孔子弟子传012|曾参子舆

作者: 龙门村夫 | 来源:发表于2020-03-24 16:04 被阅读0次

    曾参(shēn),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皙)同师孔子,比孔子小46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将其排在第12位,并记载说:“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将其排在第12位,并作一段较长的记载:

    志存孝道,故孔子因之以作《孝经》。齐尝聘,欲与为卿,而不就。曰:“吾父母老,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故吾不忍远亲而为人役。”参后母遇之无恩,而供养不衰。及其妻以藜烝不熟,因出之。人曰:“非七出也。”参曰:“藜蒸小物耳,吾欲使熟,而不用吾命,况大事乎?”遂出之,终身不取妻。其子元请焉,告其子曰:“高宗以后妻杀孝己,尹吉甫以后妻放伯奇。吾上不及高宗,中不比吉甫,庸知其得免于非乎?”

    曾参(子舆)以孝道为志向,所以孔子因他而作《孝经》。齐国曾聘请他,想让他为卿,他不去,说:“我父母已年老,拿人家的俸禄就要替人家操心,所以我不忍心远离亲人而受别人差遣。”他的后母对他很不好,但他

    仍供养她孝敬她。他的妻子因藜羹没有蒸熟,曾参(子舆)为此要休她。有人说:“你妻子没有犯七出的条款啊!”曾参(子舆)说:“蒸藜羹是小事,我让她蒸熟她却不听我的话,何况是大事呢?”于是就休了妻子,终身不再娶妻。曾参(子舆)的儿子曾元劝他再娶,他对儿子说:“殷高宗武丁因为后妻杀死了儿子孝己,尹吉甫因为后妻而放逐了儿子伯奇。我上不及高宗贤能,中不比尹吉甫能干,怎知能避免不做错事呢?”

    曾参(子舆)是孔子的好学生,而且很注重孝,在《礼记》中记载了很多孔子和他关于礼包括祭祀等内容的对话。《二十四孝》把他作为孝的典型之一,记载说: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曾参(子舆)是《论语》中几个被称为“子”的孔子弟子,且曾参(子舆)子的言论被排在《论语》的前面,因此,《论语》是由曾参(子舆)参与主持、其弟子参与具体编辑,是比较可信的。

    史籍对曾参(子舆)的记载很多,《论语》的记载也有15章。

    一、参也鲁

    《论语》评论曾参“鲁”。鲁是迟钝的意思。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论语·先进》11·18)

    三、日三省

    曾参(子舆)一生谨慎,很注意自己的言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1·4)

    曾参(子舆)说:“我每天都反省一下自己三件事: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省,从内心对自己的言行的检查、反思。这里的三还是不能作多次解,而是指从三个方面进行反省。如果没有列出三个方面,作多次解还情有可原,即每天多次或时时刻刻反省自己。但那得多累啊?《公冶长》篇记载: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想那么多干什么?“扣其两端”,从好和坏、行或不行等两个方面考虑一下,最多考虑两遍就行了。光想不学而习之,则殆矣。《荀子·劝学》也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为人谋,就是给人家工作。简单地说,我们现在不管什么行业的人,去上班工作,你尽心尽力了吗?是天天吊儿郎当,还是努力出主意、想办法把工作做好?

    忠,忠实,尽心尽力的意思。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待了朋友呢?这里,不仅仅朋友关系,还包括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诚实不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相互守信。巧言令色、足恭,大概不好做朋友。朋友之交,或其淡如水,或托六尺孤、寄百里之命,关键是一个诚字,一个信字。

    传,读chuan(二声),不读zhuan(四声),受之于师谓之传。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践)习、演习等。现在人们,接受的大概都是“授业”之教,全都是挣钱糊口、为稻粱谋的事,有几个在想、在学、在传做人的道理呢?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子舆)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

    这也是现代的人们所要做的事。

    三、慎终追远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从一个人的一生荣辱,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都有因果。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1·9)

    旧注说“慎终者丧尽其哀”,终,指人死;远,指祖先,旧注说“追远者祭尽其敬”。对这一章一般地理解是:如果百姓都能慎重地对待父母的去世、料理好他们的丧事,按时祭祀、追念自己的祖先,那么社会的道德风俗自然就淳厚了。

    查“终”“远”的基本意义,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答案:

    “终”的其中一个意思是“人死亡”,《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长终而不得反。”另一个意思是结束了,引申为“死,生命完结”,如寿终。《礼记·檀弓》记载说:“君子曰终,小人曰死。”

    “远”的一个意思是时间长,如远古、远祖。另一个意思是长久、长远,如《公羊传·庄公四年》记载:“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远裔,也称“远胄”,远代的子孙。

    三国时的何晏《论语集解》说:“孔(安国)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意思是对父母的丧事,要办得谨慎合理,祖先虽远要虔诚地祭祀。宋儒及以后注解,均从这一说法。

    这句话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过去,一个家族一般都有家谱、宗祠,每到一定的时间,会进行集体祭祀,场面甚为壮观。宗祠里一般都有一块“慎终追远”的匾额。《红楼梦》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以薛宝琴的视角,进入宁府宗祠,看到院中抱厦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四字;旁边一幅对联,写道是:“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宁荣”;“俱是御笔”。这种孝悌、祭祀行为,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同时对于维护社会基层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在现在的所谓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坚持着“养老送终”、节日祭祀这种传统制度和风俗。

    但是,根据《尚书》特别是古文《尚书》的相关记载,“慎终追远”的意义不仅如此。

    商成汤伐夏归来后,他的“左相”仲虺(hui,三声)作《仲虺之诰》,劝勉成汤总结夏灭亡的教训,要“慎厥终,惟其始”,就是要谨慎地对待事情的结尾,就像谨慎地对待事情的开始那样。

    《尚书·太甲下》中,伊尹告诫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意思是,譬如登高,一定要从下面开始,譬如行远,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对民众的事不要轻忽,要想到治理百姓是艰难的;不要安逸,要想到你的权位是不稳的。谨慎地对待结尾,要像谨慎地对待开始那样。

    《尚书·蔡仲之命》也说:“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

    《尚书·旅獒》则对这一重要思想作了更为形象地表达:“呜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可以说,“慎始慎终”的思想,贯穿了古文《尚书》的始终。

    另外,《礼记》中有“举大事必慎其终始”句子,《说苑》中也有“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的句子。

    根据这些记载,“慎终追远”的意思,就是告诫在上位者,当初国家的创立者兢兢业业,行文教,行德政,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并取得了江山,建立了政权。在国家的治理中,一定要想想先王的德行,谨慎地思考和对待以后可能的结果,就像当初的先王一样。能够始终如一地对待老百姓,人民就会稳定,就会继续忠诚地追随、支持你们。如果不能慎始慎终,拓丢掉了德行,变得像夏桀、商纣王那样,最终将会失去人民的支持,失去江山。认识了这个道理,则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

    曾子如果说“慎终追始”,后世的学者大概就不会产生歧义了。

    四、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孔子晚年的某一天,孔子在上课时,对他自己一生的思想作了一个简单总结。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4·15)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参(子舆)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参(子舆)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一般认为,孔子的“忠恕”之道,忠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6.30),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15·24)。

    五、有若无,实若虚

    对于学问,曾参(子舆)始终是如颜回(子渊)那样,永远处于进取的状态,他把有益的方法用来教育他自己的弟子。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论语·泰伯》8·5)

    曾参(子舆)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曾参(子舆)的这番话,体现了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有若无”、“实若虚”就是要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而“犯而不校”的观点,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

    六、君子临大节而不可夺

    孔子多次论述了如何成为君子,曾参(子舆)也提出他自己的观点。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8·6)

    孤是指死去父亲的小孩,六尺指15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托孤,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

    曾参(子舆)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当然,不仅君主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朋友、君子之间也可做到这一点。朋友托孤,作为君子,应当尽力照顾。这样的例子,历史上和现在不胜枚举。这也是君子的高尚品质之一。

    七、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作为君子,作为一个士人,应当以天下为己任。虽然责任重大,也要坚持到底。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8·7)

    弘是广大,毅是坚毅。

    曾子认为,士应当心胸弘大刚强,意志坚毅,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士”是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所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责任;同时,在实现“仁”,必须奋斗终身,死而后已,这样说来,道路确实遥远。

    “任重道远”,杨伯峻引章太炎《广论语骈枝》:“任重须强,不强则力绌;致远须决,不决则志渝。”

    李泽厚《论语今读》认为,宗教性的学派一方面强调严格要求、恪守小节,同时也要求在从小节做起的各种礼仪制度中,树立起刚强不屈的伟大人格。这种伟大人格的建树以及各种道德行为的可能,并不是凭一时的勇敢、情绪、意气,而是从小处做起的长期锤炼的成果。……这才是曾参讲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讲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孔子讲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韧性精神,这种人格精神……值得提倡和发扬。

    八、以文会友

    君子之交应当是怎样的?真正的朋友、君子不是酒肉可以维护的,而应当以品质来维持。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12·24)

    曾参(子舆)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君子有己任,在什么位置就应当做什么事,否则,秩序就乱了,社会就乱了。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宪问》14·26)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情。”曾参(子舆)说:“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至今都是一句为官从政的箴言。为官者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份内的事情。

    十、不要轻易动感情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一个君子,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保持克制,不过分表达感情,否则,容易影响对事情的判断和处理。但是,有些时候,该流露也要表达出来。人,毕竟不是没有思想的动物。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论语·子张》19·17)

    曾参(子舆)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可能自动地充分发挥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

    十一、孟庄子之孝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在《论语》中,这一观点两次进行了强调。鲁国大夫孟孙速孟庄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论语·子张》19·18)

    曾参(子舆)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及其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十二、上失其道则民散久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论语·子张》19·19)

    孟孙氏任命曾参曾参的弟子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参曾参请教。曾参说:“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果能弄清他们的情况,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

    十三、难与子张并为仁

    曾参一以贯之地继承孔子之道,与颛孙师(子张)等人有学术上的分歧。曾参认为,难以和颛孙师(子张)达到一致。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论语·子张》19·16)

    曾参说:“子张外表堂堂,难于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十四、将死的善言

    曾参与鲁国大夫孟孙捷即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可能有不同。曾参临死以前,把他自己的观点再次向孟敬子交流。曾参的这番话,对于人的修养也是十分有益的。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论语·泰伯》8·4)

    动容貌,是指使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于面容。暴慢,是粗暴、放肆的意思。正颜色,就是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出辞气,就是出言,说话,要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鄙,粗野;倍同背,背理。笾豆之事:笾(音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笾豆之事是指祭祀等事务。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这里指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十五、如释重负

    曾参一生遵行孔子教导,临死之时,似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论语·泰伯》8·3)

    启,开启,曾参让学生掀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小雅·小旻》篇。免,指身体免于损伤。小子,是对弟子的称呼。

    曾参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参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不仅仅用户来说明自己一生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也用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弟子传012|曾参子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nn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