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住 生 心

作者: 爱动客 | 来源:发表于2020-03-29 12:13 被阅读0次

    最近这段时间,每天都是早醒,有时早到三点多就醒了,实在苦恼。有时醒来,虽内心告诉自己,这远还没到闹钟响铃的时间(我设的闹钟是5:40),完全可以继续躺着啊?!但因醒来后头脑清醒的很,睡意全无,无奈何,只好起床读书。

    这一周读书的内容是《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这内容实在是太宏大、繁杂了,我甚至觉得,如果真能把这一课的内容都能完全理解、吸收及运用的话,那人生问题就都解决了,不会有任何的烦恼了。

    今天,我想就文章中的第二部分“不住于相”的内容,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无我;

    我们获得了某项成就、某个职位或某种能力,……,都有显摆的冲动,有被他人吹捧或奉承的期待心理。广大的民众,也把仰慕的目光放在这些光芒四射的名星、名人身上,转而去激励子女向这些人看齐。这种情景,其实是一种有“我”的表现,不论是“外我”(说出来或表现出来等),还是“内我”(沾沾自喜、自恋等),其本质是一样的。

    这段时间,我把曾经的“爱动客单身交友” 群的群主一职又重新接管了起来,并且把这群名改名为“石来运转&520” 群,初衷也是想为身边的单身男女搭建一个相互认识、交流、互动的平台。这个群至今还是得到众多的单身或非单身人士(观察员)的积极关注,一天时间里群成员净增了210人(从原本的39人,现在是249人)。前二天中午时分,我在群里发了一个群公告,希望广大群成员就群名踊跃献计献策,因群公告内容是@所有人,于是有人就有意见了,说群主就可以滥用权利,随便@人吗?!早上已被群公告一次了,中午又来,说要适可而知。其实当时就我内心而言,这个群员说得是对的。不管做什么事,“度”都是很重要的,过犹不及,但当时我就明显感觉到自己作为群主有被挑衅的意思,于是就接了话,后面发生了一场你来我往的辩论,最后火药味越来越重,虽然有群员建议我动用群主的权力,把对方清出群,我没这样做,但也是气得够呛,结果坐BRT原本要到思北(银行中心)下车的,都坐过站了,车到了开禾路口我才醒悟过来,赶紧下车。

    事后,我认真反醒自己:为什么要接他的那话?!其实还是自己的“我”心太重,总觉得自己是群主,口才也还不错,并且也是一片真心诚意来做这个事,理应得到尊重,一旦出现与自己意愿之外的情形出现,自己就打回原形,控制不住自己,说明自己的修炼还是远远不够的,心胸远没有打开。

    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仍然在意的事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正因为有“我”,才会去计较那点滴的利弊、对错、得失,如果一切都无“我”了,这一切的外境,一切的风起云涌,又怎能激荡起你内心的波澜呢?!古人云:“一念为迷则凡,一念为悟则圣”,烦恼和智慧,其实也在转念之间。

    有“我”容易导致的问题,就是招来别人的“羡慕妒嫉恨”。有句话说得好:你把你的痛苦和不幸说出来给我听听嘛,让我也开心开心!容不得别人好,是很多的人心态。你如此的优秀卓越,对照自己如此糟糕的境界,真是难受啊!于是,怒从心头起,恶从胆边生,真希望看到那春风得意的对方遭遇不幸。呜呼,这样的情况,原本是一方想分享成功的喜悦,最后可能得到可能是真真切切的罪过!

    二、无人;

    不少人(包括我),自己做了什么好事、善事,希望对方知道,如公车上给人让了座,内心就有对方对你说声“谢谢”等的期盼。我自己最近也有自我炒作和包装的倾向,比如这学期课程是网络直播教学(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己有了那么一点点创新或想法,就把它放大到了“前无古人,后有来者”、“全球首创”的高度,其实,现在我写这篇文章也有自我宣传的嫌疑。我对自己的行为,美其名曰,弘法就是要高调!这可算得上一种“善巧”的方法,“酒香也怕巷子深”!其实,我对于这样的“高调”是否妥当,内心也是在摇摆。

    “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是我内心非常认同的一个理念。自己哪怕真的是做了点好事、善事,如果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呈现,那真的是“善”莫大焉!所以,大善人曹德旺比大善人陈光标更能让民众认可,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

    之前看过一个群里分享的视频,视频名称为:《无座位票》,讲得是一个残疾女孩给老人让座位的事例,这个残疾女孩的行为,是“无他”(不让被帮助的人知晓)境界最好的诠释。

    世间万物皆有因缘。被人知晓的好事、善事,那叫积功德;做了不被人知道的好事、善事,那叫积阴德,阴德比功德对行善者更有顺益,甚至对子孙后代都是积福,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孔家为什么能76代后,在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仍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与他们的 先祖(孔子)一生都在积阴德有关。

    三、无事。

    做到了无“我”、无“他”,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但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那就是无“事”。

   对你做的好事、善事,都不要放在心上,不要求世人记住我(施予者)、他(受施者)、事(施的行为本身),如水的状态,“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真能做到这样,那就真是到了极致了。作为圣人来说,其实他(她)也肯定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而不会在自己的胸前挂一个牌子说:“我是某某圣人,我做了什么善事等等”,如果这样,这个所谓的“圣人”,那真是俗不可耐的“凡人”了。

    很欣赏《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书中的一句话:“眼中的金子与沙子,对眼睛会构成同样的影响”,希望自己能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不管是金子和沙子,都不在让它们“住”在眼睛里,保持一双清彻明亮的双眼。

    综上,是我对“无住生心”的理解和认识。

(照片拍摄地:安溪龙门仙地村,景色中仙境,值得一游)

相关文章

  • 无住生心

    无住生心 《金刚经》须菩提请佛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是《金刚经》的...

  • 无住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无 住 生 心

    最近这段时间,每天都是早醒,有时早到三点多就醒了,实在苦恼。有时醒来,虽内心告诉自己,这远还没到闹钟响铃的时间...

  • 无住生心

    确诊的第四个年头,抗争在继续。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确诊”一词又被增添了另一层“新冠”的面纱。辩证的看待,确诊确...

  • 心生无住(原创)

    看那日暖壁生晖 由心生喜 忘了忧 忘了忧时 忘了我 忘了 本该如是 本该如是 不因相 本心原是暖生晖 灵动无为似有...

  • 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体用

    金刚经有句话叫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破我执, 无住是无什么?生的又是什么心?如何才能够无住生心? 凯哥今天就聊无所...

  • 小打卡

    2019年12月03日,心门特训营早课小打卡。 “无住生心” 早课,狼叔讲:“无住生心 ”。 那么,可不可以将“无...

  • 无住生心试解

    罗什版《金刚经》计有五千一百八十字,为《大般若经》的一会,也就是第九会,选自《大般若经》的五百七七卷,也是整...

  • 应无住生其心

    《金刚经》中弟子须菩向释迦牟尼佛提问:如果一个人发愿,想获得究竟解脱,他(她)应该把念头放在哪里呢?如何才能降服这...

  • 妙印法师金刚经六译之4笔记

    概要提示: 无住布施,保持无念,入四禅八定。无念下亦可以入空或者入大乘(空性) 无住生心,其中的心是空性,明心见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 住 生 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iy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