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最宝贵的是产出,生命过程最宝贵的是实相,实现二者之间的统一对大多数人真的是太难了。要么在科学探索上苦苦追寻,没日没夜,熬白了头发,累坏了身体;要么在生命实相上苦苦追寻,寝食难安,结果未发现实相,却虚度了光阴。如何在生命探索的道路上,实现双赢,实现生命的丰盛,则是人生的完美。
什么是真理?就是那些真实不虚的道理。道,它是源于心中的人生真相;理,它是经大脑对真相加工整理过的诠释。理不离道,才是正途。
当下的社会,是科学崇拜的社会。科学主义几乎将科学变成了一种宗教,因为很多人对科学并不了解,却又相信它的威力,这就变成了一种迷信。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最大的区别是,科学主义强调一切都不能偏离已经发现的科学结论;而科学精神强调一切都是可以质疑的,没有科学质疑,就没有真正的科学。对于科学研究者而言,恰恰是要有科学质疑精神,而不是成为科学主义者。没有科学质疑精神的科学就是在走向真理的道路上裹足不前、半途而废。
当下的宗教,是人类社会良性发展的催化剂,它源于人类对真理的追求。除真理和别有用心的误导之外,一切都是方便法。不过,受习性牵制的人们可能没有能力看到真理,这就需要很多方便法,需要各种指向真理的手指,指引迷者走出迷局。但应用方便法的同时,一定要让信众明白这些都是方便法,不能就此停留在指月的手指上。信,是信方便法,可以精进不懈,直达真理。疑,是疑自己的惯性、习性和幻像,让自己发现真理和实相。所以就有“小疑小捂,大疑大悟,不疑不悟”。这与科学质疑精神又有什么区别呢?
由此可见,科学与宗教的根本都是为了寻求真理,发现世界、宇宙和人生的运作规律。两者各有自己的方法,科学采用了理性证明的方法,它借用人类大脑的逻辑论证与感官可接收的信息进行证明和证伪,最终达到发现真理和真理的普及。宗教采用了各自的修行法门,发掘人类潜在的感知能力,最终达到发现真理与实相,实现人生的圆满。同一目标,不同道路;不同道路,适合不同人群。最终大家在山顶上相会,才知道是一不是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