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时汉 侵权必究,授权转载见文尾。
亚洲第一 、世界第三 20年前建 、20年后拆?
龟山赤壁大战全景画形同鸡肋,可望异地保护
一、武汉正式启动龟山整治复绿
汉阳龟山东临长江、北靠汉水,和武昌蛇山夹江对峙,是江城武汉的脊梁和文峰。它又名“大别山”,面积35.3公顷,最高海拔90.2米。历史上留下望郢台、鲁肃墓、蝴蝶泉、摩岩石刻等遗迹。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龟山上陆续修建了广播电视塔、计谋殿、赤壁大战全景画馆、索道和蹦极等设施,一些单位曾先后在此办公。由于历史原因,山上的乱搭乱建,让龟山很受伤。
据《长江日报》报道,2017年元月起,龟山公园取消门票免费向市民开放。由于龟山管理历经多次更迭,建筑产权和经营十分复杂,现索道因亏损早已停止运营,众多建筑的存在影响了龟山绿色功能的发挥。
根据龟山整治复绿的要求,龟山景区全面清查,共有10家单位,40余处建构筑物,建筑面积约44000平方米。除了鲁肃墓、黄兴铜像、蝴蝶泉等景点以及少量服务设施、管理用房外,将拆除影响景观的建筑,原址恢复为绿地,对供水供电等设施等进行立面整治,使其与环境融为一体。
目前,龟山景区管理处已拆除张小五茶社、滑索铁架以及西配电房大部分构筑物,累计拆除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同时,与相关单位联系,协商拆除整治方案。市大桥大队、市人防办等市属单位也在积极行动,近期将实施搬迁整治。
据业内人士称,这是继蛇山南坡、月湖公园周边环境整治复绿后,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第三次大规模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行动。
龟山整治复绿后,将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修建人文绿道,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景点,进一步保护好城市绿脉、擦亮城市名片。
二、绿色龟山将成武汉新旅游文化地标
2019年2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就“优化旅游供给 推动武汉全域旅游大发展”进行专题询问,市、区人民政府及市旅游委、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应询,15名市民代表旁听此次专题询问。
有市人大代表指出,长江主轴是武汉旅游产品中的核心,而龟山则是核心中的核心。一方面龟山资源丰富,另一方面资源存在碎片化、分散化的问题。
市园林和林业局负责人表示,要解决龟山旅游资源碎片化、分散化的问题,首先要科学界定旅游资源,保护好生态,修复山体。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停车场等配套基础设施。继续深入挖掘龟山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蛇山,武龟山”文化品牌。同时,严格规划审批,确保旅游资源的开发符合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将龟山打造成城市景观平台,成为武汉市新的旅游文化地标。
据了解,多年来,市政府先后组织编制多轮龟山景区规划,2017年,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组织市园林设计院编制《龟山景区景观提升总体规划》,提出优化交通体系;通过绿道等慢行系统串联月湖、古琴台等景区;激活闲置设施,打造城市阳台;讲好龟山故事,将龟山景区打造为长江主轴核心、江汉朝宗中心。
据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16日讯,龟山风景区整治复绿工程再出大手笔,11处历史遗留的建(构)筑物被拆除,其中包括扎根龟山办公50多年的市公安交管局大桥交通大队。其原址将建南大门引导游客登临龟山,完整体验“龟蛇锁大江”胜景。
三、全景画馆何去何从
龟山上体量最大的建筑除了龟山电视塔系列,就是东边的计谋殿和西边的全景画馆。目前媒体上还没有公开对它们的处置方案。计谋殿大门紧锁约30年,现代人的智慧还不足以为它提供保护“计谋”,但若拆除不会引来更多的争论。而对全景画馆早有议论,是拆是留还没有拿出最后方案。
赤壁大战全景画馆位于龟山峰脊,历经5年修建而成,是一座双环形天坛式建筑,总高25.8米,内径45米。馆内大型全景油画“赤壁之战”,集现代科技和精湛艺术技巧于一炉。采用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和声光电技术手段,再现了1800多年前发生在荆楚大地的赤壁大战历史画卷。游人置身古战场,身临其景,闻其声、见其人、硝烟滚滚、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鼓角嘹亮。全景画高18米,长135米,规模乃当今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堪称美术界的旷世杰作。
然而,这全景画馆若海市蜃楼,处在狭窄山上,加之门票收费,其社会影响力极小。有人统计,1999年开放之初,自由参观者最多的一天只有26人,“五一”黄金周期间仅接待游客150多人次,“十一”黄金周上午、下午各售票1张,2日上午售票3张,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
而它的存在极大地损害了山体自然景观,像座石磨压在人们的心头。因此,从还在基建时开始,拆除全景画馆的呼声一直很高。2004年末和2005年初,武汉市政协委员池莉、郭粤梅建议取缔龟山全景画馆。薛洪源等11名人大代表向市人大提交议案———《关于突出城市绿岛,充分发挥龟山旅游功能的议案》。该议案提出:下决心拆除龟山上的不和谐的建筑,如像碉堡似的“全景画馆”。
报道引来各方关注,集中为两种观点:一、全景画馆是武汉城市建设中最大的败笔,应拆除;二、赤壁大战全景画是罕见的艺术品,拆馆之议应慎重考虑。
尽管有关方面作出了拆除的决定,但由于来自各方面尤其是文化界的强烈干预,全景画馆的问题又被搁置下来。于是,大门紧锁20年,它就像赤壁大战后的曹孟德在闭门思过。
四、异地保护完全可能
20年过去了,武汉正式启动龟山整治复绿,龟山全景画馆再一次纳入议事日程,它的存留面临抉择。
3月中旬,有关方面组织政府部门和专家登临龟山,参观赤壁大战全景壁画,并召开了建筑利用专家论证会。
会上,专家和市民代表从文化和生态的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尽一致的意见,赤壁大战全景画馆的问题有待武汉市政府最后拍板。
这次会议的重大收获,笔者认为是廓清了这样一个问题:拆除全景画馆并非毁灭赤壁大战全景画。
一般人以为,如果赤壁画馆终遭拆除,爆破声响过之后,曾经的违章建筑被铲除,而《赤壁大战》全景画也灰飞烟灭荡然无存了。
然而专家们参观全景画的背后时发现,它并非画在壁上,而是画在巨大的俄罗斯画布上。据现场观察,这画布保存完好,没有出现腐烂霉变。清华大学教授王铁牛发出惊呼,太好了。不少人现场表示,这一发现为《赤壁大战》全景画的异地保护提供了依据。也就是说,全景画馆可以拆毁,而《赤壁大战》全景画可以得到保护,两全其美。
专家们认为,异地保护在国际上是有先例的,一旦决定转移,技术上不存在问题。至于有专家提出原作遗址保护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对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性而言。黄兴铜像都可以从武昌阅马场移到江这边的龟山上,美术作品本身不存在“原作遗址”保护的问题,它可以保存在最能发挥社会效应的地方,也是对其艺术成就的更大认可。
五、转移到哪里更合适
安土重迁。现实对人们的传统观念有巨大的冲击,拆迁在如今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权衡利弊,如果拆除全景画馆这龟山的“毒***瘤”是必要的,《赤壁大战》全景画的异地重生就面临选址问题。
从武汉市本位思考,有人认为可将它移植到汉口园博园,丰富那里“长江文明馆”的艺术内容,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画作反映的历史主题来考虑,它放在事件的发生地更为合适。
1800多年赤壁大战的发生地历来是有争议的。有文赤壁黄州、武赤壁蒲圻等七处之多。有专家学者更多地论证在武昌金口赤矶山一带,那里有众多与三国相关的地名:百人山、黄军浦、大军山、小军山、诸葛城、祭风吧、五谷城等等。
赤壁大战地域广阔,由于此战太著名,深入人心,各地都有可能附会地理山川以作纪念。现在形成旅游景点的赤壁市(原蒲圻),也有不少历史根据。如龟山全景画馆展示牌写得清楚:赤壁山临江矶头“赤壁”二字乃周瑜所书。
笔者是武汉人,又在蒲圻呆过十年,对这两个地方都有感情。若要我为选址投票真左右为难。但是,从艺术作品的更大彰显、为旅游内涵的更大打造,《赤壁大战》全景画一定要找到更好的地方发挥其价值,而不应该是藏在龟山人未识。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罗时汉”
“山色归读”是Fountain&简书社区首批特邀合伙人,简书会员官方授权资深推广专员。购买尊享(以及其他各类)会员专享链接: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9aba7c25aca1(有特别优厚的返赠简书贝哦)
联系微信:gd_4215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