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12-16“学”者与“师”者

2024-12-16“学”者与“师”者

作者: 阅写达人 | 来源:发表于2024-12-15 20:20 被阅读0次

在公众号看到两篇好文章,一篇就是《当语文抓三点就能培养出一个学霸娃》,一篇是《一位好老师最重要的事,一定是“把裸课上好”》,两篇文章都是如何做以为好老师,或者是如何遵循好老师的本质规律,他们的共同点都在于如何上好课。

第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三个观点分别是:养成每日诵读的习惯;建立大量阅读的习惯;积累自己,培养良好写作能力的习惯。一句话,说到底就是“习惯”问题。笔者身为一名语文老师,对此深有体会。笔者也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信之力行之。语文真正的“功夫在诗外”不在课堂,这里所提到的三个“习惯”都是如此,均在于学生主体积极能动性的全面精进,对此过程,老师唯有提纲挈领指点迷津,其他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地望洋兴叹的份了。琪根本原因在于,语文课本的学习是文选式阅读指导学习,课本选文并非唯一甚至也并非最好,因此,老师的课堂精讲的指导,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学习与提升,也就是一个必要但非充分性条件,这是其一;即便老师的阅读精讲指导的这个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学生课堂上这个主体性的积极参与内化,必要也就真的变成没必要,这是其二。基于语文学科的能力与素养的非严密逻辑性特点,只要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积极参与,也就是每个学生真正具备了“大量阅读的习惯”,语文就能完全在长期大量的自我阅读中目染浸润而习之。这个结果的证实是因为语文本身是一个具有半自然属性的学科,意思就是一个人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老师并非是充分不可缺少的条件,他的存在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不充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课堂或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积极参与的不可或缺性,尤其是学生的前面这三个“习惯”形成与存在,决定了语文能力与素养的最终能否实现。

事实上,上个世纪整个教育界早已存在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还有语文教育界长期存在课时最多但课程效果最低的“少慢差费”现象,其根本原因或主要症结就在于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本质属性的关注与思考,从而导致了课程教学严重偏离了学科属性,自然也就出现了这种“少慢差费”现象的产生。这是非常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深刻反思与高度警惕的。

写到这里,也就自然涉及了第二篇文章《一位好老师最重要的事,一定是“把课上好”》。

初次看到这篇文章,粗看之下,“把课上课”不就是老师最本质的工作吗?确实,这是毋庸置疑的生活或职业常识,何必拿出来说事呢?但你仔细一看,非也,你少看了一个字,文章题目说的是“把课上好”,是一个好老师最重要的事。在如今各种公开的表演课盛行的教育界,所谓表演课本质是多次反复打磨先后的课。其实,笔者极其反感这样的所谓公开课,根本原因还是表演性质。不管是校级还是区级甚至是市级的公开课,都难逃此“劫”。笔者每每去听公开课,都难免为台上表演性质强烈的老师感动脸红与羞耻,这是笔者脸薄心脆的原因;也为课堂上的学生而感到忧心忡忡踌躇不安,因为这样的表演课不但不利于他们语文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反而培养了他们那种见风使舵察言观色的虚伪,以及程序式造假的阿谀奉承奴颜媚骨的心态,这是何等的卑劣无耻的课?

在此,我们先来看看这篇文章说的何为“裸课”:指老师在没有过多预设、没有过度排演、不依赖详尽学案、不刻意备课磨课、不追求课堂环节完美、不为评奖评级评优评比服务、不特意注重教学教法形式指标、不需要注重行政规范要求的“情况”“境况”下,以最本真、最直接、最自然、最朴素的方式与学生进行知识与心灵的交互交流的一课45分钟的心态。因为这样的“裸课”“突出的是一位老师教学作为上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连续性、平常性、无预制性,避免了过度准备和表演色彩,使课堂更加贴近教育的本质。”这样的裸课也“直观地展现出其教学真功夫”。说到底,这样的所谓裸课,就是为了为那些所谓表演性的公开课矫枉过正的,也是最正常与自然下的一种课,是每一个真老师的真课堂。上课与写作其实在本质上有很多相同想通支出。古人说:“文无定法,”既是就写作者心灵与精神的多样性,也是就语言的如水无常形。不同的精神个体的写作者集合不一样的语言,就有了文章的一定形体与内容了。课堂也是如此,学生的个性是多样化的,学生与文本的切合点更是多样的,再加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与传授与学生在心灵与精神的契合点更是多样化的,所以,教师真正关注学生主体精神的多样性,以及文本与学生心灵的契合点,从学生精神与心灵的共鸣共振性这一点出发,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真正实现学生主体的多元化的有教无类,便是把这堂课“这篇文章”做好了,学生在学科能力与素养上终有一天会由你的课堂的有限走向他能力与素养的无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由教到不教”的大学习能力的形成。

说白了,裸课就是从学生这一课堂主体出发,从文本或知识点与学生的心灵与精神的契合点出发,从课堂错综复杂时刻变化的主体精神与心灵的“第一现场”大展示为出发点,这是课堂中“以不变应万变”的不变真理,也是对老师所学与所能的现存和可能的真正检验。

学习,既要主体积极参与的不可或缺,无路如何,学者永远是主要的;然而学习过程,也并非主体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盲目无序。因为,教育上,师者时刻担当着“传道受业解惑”的天职,二者的结合,就是让学习者实现如虎添翼的效用的可能。

相关文章

  • 《赵州录》—与么即别有位?谁是别者

    【问:“与么堂堂,岂不是和尚正位①?”师云:“还知有不肯者么?”学云:“与么即别有位?”师云:“谁是别者?”学云:...

  • 凤凰花下赓续的学统与师道 读李琦老师《白丁华服》

    凤凰花下赓续的学统与师道 读李琦老师《白丁华服》 师者,始也。谓其用在铺垫青年之未来。 师者,史也。谓其神乃先贤学...

  • 师者心  桃李情

    师者心 桃李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修身治教行其大道也;师之重:生命、圣学、天下。 慵懒的暑假除...

  • 师者?师者

    我们都曾受惠于这个体制,受惠于这个群体。而如今尊师重道变成了无尽的口诛笔伐,我们都站到教育的外围去做一个批判者,殊...

  • 《赵州录》—万境俱起,还有惑不得者也无

    【问:“万境俱起,还有惑不得者也无?”师云:“有。”学云:“如何是惑不得者?”师云:“你还信有佛法否?”学云:“信...

  • 教师节快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师者,有智、有理、有节, 师者,有情、有趣、有味。 感恩生命中每一位—— 给予我光明与智...

  • 站在合适的位置,陪伴来访者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 咨询师高高在上,咨询师与来访者并肩而行,咨询师在来访者的后面...

  • 师者与译者

    1.一辈子,纯粹因为喜欢。 一般,做教育的人,一做就是一辈子,大部分人也常常研究或教授的内容是定向的。那么,他们是...

  • 说与师者

    师父在上,弟子子路这厢有礼了! 师从陈子满五年,弟子用心读书\用心工作,身体力行践行三达德。事不如愿,凭一己之力改...

  • 记先生

    记先生毕寒 2016级6班 黄宝升 师者,学之集大成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12-16“学”者与“师”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lh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