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ue是我进公司第一个认识的女孩,年纪相仿家也住得近,很自然的我们之间就建立了处在同事和好友之间的关系。她是个喜欢装可爱的女孩,有事需要同事帮忙,就会叫着姐姐,叫着叔叔,和工厂谈不拢就会扯开嗓子装可怜。
那个时候,她对我还算提携,会主动告诉我公司里谁谁谁是老板的亲戚,谁谁谁是公司里的老干部。她讲起公司里心照不宣的各个关系的时候,眉眼里露出些许骄傲,仿佛在说着“我知道的可不止这些。”
一次她手里的订单出了问题,工厂嫌弃包装太麻烦,直接甩手不包了,三千个产品直接运到了公司。她的组长看着堆在仓库的货,皱皱眉随口道“也就三千个,你包一下算了。”她惨兮兮地领了命令正在发愁,当她看到我的时候眼里出现了了一道曙光。
是的,我还在实习期,手里实打实的订单也没有,过去帮忙也是应当的。可是当我在午休的时候继续坐在台上包装,Sue却打开综艺视频看得开心;当个别几个同事过来看到我勤奋地返工,打趣让Sue一定要请我吃饭感谢,她一边肯定地应下转头就不再提这事。
三天后,终于把三千个产品包装完毕,Sue心情愉悦地和我道了谢,只是这次我知道,这愉悦的心情来自可以出货了,而不是我的有利帮忙。
为什么我一个本科毕业,在校拿着奖学金,啃下过校级项目,荣誉拿到手软的大学生,现在在出卖自己劳动力,而且是免费的劳动力。我看着自己这几天因包装脱皮的手指,有种想要落泪的冲动。我只有不断地提醒自己,切记眼高手低,眼高手低,眼高手低啊!多少90后就因为心高气傲不做实事,而被评头论足。
2
过了实习期,老板特地把我叫进办公室里表扬一番。原来是有人给老板打“小报告”了。
就清明节那天,公司休息,我组里有一批重要的大单为了保证品质要全检。公司里的QC和司机都被叫来加班。因为是组里的事情,我也主动的过来加班,全组连同组长五个人就我一人在节假日里出现在空荡的办公室。再加上刚来那几天给Sue打下手,两个人也看在眼里,就和老板随口提了句。也就因为这个点,让老板看到我的责任心,也为一年后直升组长成埋下了铺垫,只是当时的我还不知道。
因为一个新的烦恼出现了。Sue开始有意的孤立我。公司里几个小女孩去唱K,没有叫上我;她们去聚餐也没有叫上我;甚至一起做公交车也把我和其他女孩子隔离起来,我一句闲话也插不进去。
这种孤立无缘感还是第一次,我第一次觉得原来电视里出现的情节,真的在现实中存在,而且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就在彷徨迷茫之际,我想以前看到过一句话:当你挤不进圈子的时候,不用急不用慌,好好打磨自己,到时后自然有人围着你转,因为你就是圈子。为了早日实现这个雄心抱负,我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致。用一句话形容我当时的疯癫状态,当订单出现问题时,我会试过一切方法去解决,等到走投无路之时,才想起这公司是老板的不是我的,我身后还有个boss。

3
当我去上海录指纹办签证准备出国参展,Sue再看到我的时候已然褪去昔日的虚伪或是骄傲的笑容,已经变得有些痴愣不知所措。可是我已经没有时间去思考她表情的含义,也没有时间想破脑袋就为在小圈子里插上一句话。因为等着我的是交接工作,加班加点提前下好单子,和客人确定meeting时间......
一年后,我成了我们组的组长,三年后我成了sales manager。而Sue还是做着和三年前一样的工作,工资也就加过200块。
上周在小会议室里开会,商量明年的产品开发,Sue从门口路过,我叫住了她,“能帮我倒杯咖啡吗?” “好嘞。”
至于公司里的小圈子,年轻的一帮我们会去咖啡厅聊聊工作生活,年纪稍大骨干的一帮,也会在意聚会的时候我当天是否有空。我还不能断言我就是圈子,但我能说我就是圈里担任直径的那几个人,短一节了,圈就小了,圈子笑了就没劲。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