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讲故事的,讲从我一个人的行走到一群人成长的故事,也偶尔炫耀一下如何创新区域教研,实现抱团发展的。
一、背景
从一线教师到教研员,不愿意做拿钥匙的丫鬟,想带领区域教师一起发展,于是建立网络教研共同体。从发文传达到聚焦问题,再到围绕主题的网络研讨。
二、组建团队
1.团队的特质
积极的,主动的,有情怀的公益者。
2.团队的分工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流水线作业,每个流水线都有固定的团队。每个团队都有固定的分工。例如开展一次活动:公告制作、宣传、开直播推流,调试,主持,互动,简报,公众号编辑等。
活动主题的分工
五大主题的分工,岁尾年末的争吵。
40次活动,也做为一个考核,这种考核没有物质,但是都是我们苦心经营的,所以都很重视。
三、运营
年初的整体设计
活动计划表,做成手册,为了避免拖延,提前做成公告,放在小鹅通里播报出来。每个人被逼一把,都可能做影响自己一生的大事。
每次活动开展的流程:
策划团队策划主题,宣传团队通过视频号,直播预告,进行宣传。活动后的简报,公众号编辑,推文。
运行图。
四、主题
五大主题:课题,课例,阅读,写作,信息技术。
如何运行,以课题为例,根据环节,根据要素,手把手教你做课题。
以课例为例,啃读理论,案例实践。培养自己,带出团队。
以阅读为例:共读一本书,导读一本书。
以写作为例:一周千字文统计。未来还要确定主题,例如围绕大单元,围绕观课议课。
以信息技术为例:寻找大咖分享,根据自己运用的技术分享,所谓专家就是自己用到某个技能感觉很受益,分享出去。
五、团建
没有信仰的团队无法走的更远。节假日,特殊日子,寒暑假等。
六、团队理念
承担即成长
在做事中考验一个人,锻炼人。
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七、个人成绩和团队发展
孔萍最美教师,冬冬,爱华,玲玲,园园,秋梅,骨干教师。
艳丽,省级优质课,潘凤,名师。
自己的成长:有跳出舒适区的勇气和底气。课堂上的师生共创,融合,非满堂灌。
教博会的评选。
八、存在问题
保姆式带领
考核机制
理论欠缺
时间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