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话罗安宪教授丨“梓庆为鐻”与净心之道

对话罗安宪教授丨“梓庆为鐻”与净心之道

作者: 润泽园 | 来源:发表于2022-12-20 20:20 被阅读0次

    在《庄子·山木篇》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

    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

    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大概意思是说,有一位木匠叫梓庆,他特别擅长做一种名为“鐻”的乐器。鐻做成之后,观看的人惊叹为鬼斧神工。于是鲁侯问梓庆说,你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技巧呢,能不能给我们讲讲?

    梓庆便说:“我哪有什么特殊的技巧呢?非要说的话,我只有一个本事。我斋戒三天,便忘记了庆赏爵禄;斋戒五天,便忘记了非誉巧拙;斋戒七天,便忘记了我的四肢形体。然后我才走进山林,砍伐木料,开始制作,这时候我已全无杂念,心中只有我的鐻,这大概是我能做出好作品的原因吧。”

    梓庆为鐻的故事背后,阐述了怎样的深意呢?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罗安宪教授对此解读道:

    “三天忘利,五天忘名,七天忘我。梓庆是通过斋戒的过程,让自己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排除了各种心态、各种念头对自己做这件事情的干扰,这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读了《庄子》以后,也要像梓庆一样回到内心深处,问自己三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想做什么?这三个问题只有自己来体会,别人帮不了你。”

    来自北京润泽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思诚老师对此解读道:

    “梓庆为鐻的过程也是一个净心的过程。董事长在做重大决策之前净心,这个过程实际是让自己的心更纯粹、更接近道,是在提升自己的格局境界。”

    “格局境界50分时做出的决策,跟格局境界80分时做出的决策,结果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行为作用的主体不同,则反作用不同。”

    “梓庆为鐻”与净心之道,更多精彩解读,欢迎收看今日视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话罗安宪教授丨“梓庆为鐻”与净心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sp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