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石家庄村建村初期生产力落后,生产资料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服装发饰、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居住条件、食品结构、经济来源、生产强度、日常生活等方面,与过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解放前,房无片瓦,衣不遮体,地无一垅的村民有之;逃荒要饭、流落他乡的有之;卖儿卖女、妻离子散的有之。而今全部村民都住上了砖混结构的新房,破旧低矮的土坯石头房已成永久历史。村民家家有余粮、人人穿着新。全村普及了电视,50%的户装上了宽带,人人有手机,户户有机动车。村容整洁,村民精神饱满,如今,西石家庄村正以矫健的步代迈入小康。
第一节 服饰与发式
1、服饰
西石家庄村人的服饰,随着社会潮流和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样式。衣着经历了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从“长袍马褂儿”到现代时装的变化 。
19世纪至20世纪初,即清朝时期,男性村民流行的衣服是长衫、马褂儿。女性村民的上衣是宽衣阔袖的大褂儿,下身是印花裙子。布料一般是土法印花、染色、加工的家织粗布。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即民国初年,男性村民逐渐脱去马褂儿,改穿左开襟、布纽扣的长衫;妇女们上衣一直是右开襟、布纽扣的褂子,但袖子已经减瘦了许多。男女下身都是穿大裤裆掩腰单裤或棉裤,冬季下边用布带扎腿,脚穿的是自制千层底布鞋。妇女是一年四季扎腿,脚上穿着三角形的小脚鞋。腰带都是布条做成,少女有的还在腰带上绣几朵花儿作配饰。 20世纪40年代,村民男性已改穿对襟褂子,但到冬天或过年过节自的仍然穿长衫。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村民服饰样式发生了大的变化,逐渐由对襟土布褂子,换成洋布对襟褂子、制服、军便服了,后来过渡为中山装。下衣逐步由掩腰裤变成制服裤。腰带也变成了皮带。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村民从自做衣服过渡为购买成衣,服装样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有夹克、西装、便服、休闲装、时装,布料也由棉制品到化纤,由化纤到毛制品、皮制品,现如今纯棉制品又得到一些人的青睐。
2、头饰
20世纪40年代以前,男性冬秋多带帽壳,有学问有身仿的头面人物大茚戴礼帽,春夏多用白色毛巾在后边打个结裹住头部;女性村民未出嫁的不带头巾,中年妇女常带一三角形头饰,叫箍儿,以盖住头边。老年妇女戴着一顶黑色的条绒圆帽,头发用一枚巴掌大的黑色网罩兜着,露在后脑处。 青年妇女一般是长巾或方巾,夏季不带头巾。
从50年代开始,男性逐渐以帽子取代毛巾。帽子以学生帽为主,女性多围长巾。60年代,男性多戴军帽,青年少女也有戴军帽的。长巾逐渐消失,80年代以后,戴帽子的人越来越少,只有一些老年人冬季还保留戴帽子的习惯,女性一般只佩戴沙巾。 饰品以女性为主,早年间有带玉石、白银手镯的,穷人有带铜质的;有带银质或铜质戒指的,也有带银质耳环的,穷人一般带铜质的耳环;生活富裕的村民带银质簪子,一般人带的都是铝质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戴头饰的已很少看见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一些富裕的青年女子又开始带金质戒指、耳环和项链,一般村民也只是佩戴些仿制品,老年妇女也开始戴饰品了。
3、发式
清朝年间,男性村民都留一条大辫子。头部前边剔去一少部头发,后边全留,把头部后面的头发梳成一根大辫子。未婚少女梳一根发辫,前边留有“留海儿”;结婚后,把辫子散开在后边打成髻,用网子网成盘头,也叫“上头”,而“留海儿”逐渐长长后梳到右耳后边,老年妇女就把头发全部梳到后边,成为盘头,有的发髻上戴点首饰。 民国成立后,政府下令不许留辫子,男性全部剪掉辫子,成了半留头;女性发式未变化。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男性多留光头,戴手巾;女性发式变化不大,个别少妇改为剪发头,看起来精神了许多。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男性村民逐渐留分头或平头;少女一般留两个辫子或剪发头,结婚后也不盘头了;中年有留成燕尾头,有的人还仍然盘头。
20世纪六十年代,少女大多剪成短发,不留长发,或留成分头,而男性村民几乎全部变成寸发头。 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男性村民的发式变得多起来,有分头、平头、寸头、港式头,有的剪发成女式头,开始留长发和染发;女性多为削发头或披肩发,留辫子的几乎没有了,开始流行烫发染发,发式也变得多彩起来。
总之,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村民的衣着花色单调,一衣多季。当时做衣的面料多是经染料加工的机织“洋布”、粗棉布、麻布。“身着补丁衣,脚穿打掌鞋”是当时农民的真实写照。“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儿穿了,小儿穿。”是当时最流行的顺口溜。人们发式也从男留辫女盘头变成如今头饰发式的丰富多彩。自改革开放后,村民穿衣不只是为了遮体御寒,开始追求服装的样式和花色,讲究潮流和时尚,穿衣发式已成为一个人品味的象征。
第二节 生活习惯
村民的生活习惯函盖的方面极其广泛,在这里仅就几个主要方面概述一下。
1、裹足
辛亥革命以前,即在清朝统治年间,女性必须裹足。女孩在7~8岁就用一条长条布把双脚裹起来。裹成的脚形状呈三角形,脚上的四个小趾全部被压弯,卷向脚心。走就路来颤颤巍巍,重心前倾小步快跑。出嫁时男方要看女方脚是否小,越小越好,称“三寸金莲”。在裹脚过程中女孩受的苦难以承受,有时疼得日夜不安,连路都不能走。成人后,小脚走路也不方便,更不用说劳动了,实际上裹脚桎梏了广大妇女参与社会的能力,是对妇女身心的摧残。
辛亥革命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华民国革命政府,下令取缔了妇女裹脚这一陋习,使广大妇女逐步从封建枷锁中解放出来。
2、打更
1860年洋务运动以前,我国还没有钟表,计时多用“漏壶”或“燃香”,村里设“更夫”,一晚上分为“五更”,每到一个时辰,更夫就到街上打梆子敲锣。一声锣为一更,二声锣为二更,三声锣为三更,以此类推。五更天大亮。
村里一般设两个“更夫”,一个打梆子,一个敲锣,一边走一边口中不住地喊:一更天了,二更天了……
1860年以后钟表逐渐流入中国,有些富人家购买了钟表,打更逐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村里“打更”彻底消失了。
3、贺号
西石家庄村民有一种传说,名字起得越不雅越容易养活。由于过去医疗条件落后,人们为了使孩子能顺力地长大成人就故意起一个不雅的名字,有的人家对孩子越是“骄养″叫的名字越难听,如:狗蛋、黑狗、苦瓜、狗剩、掉蛋、黑蛋等等。
有的女孩按排行叫大妮、二妮、三妮……十妮;男孩按排行叫大小、二小、小三、小小等等。如张俊昌小名就叫“小四”,村民称呼常有小名,久而久之有的连其人的大名都不知道叫什么了。
村里重名的也很多,为了方便村里专门找几个有较高文化的人,帮助穷人家起名字,有的上学时,老师给起个“学名”,这就是“姓名”。
成人后,个人可以向村里“贺号”小组提出申请,经查经据典,根据你名字的含义确定“号”。如张俊峰,姓张,名俊峰,号老冉。祁林,姓祁名林,号老鹰等等。凡贺号者要请“号者”们吃顿饭表示祝贺,酒席间,由贺号的“学者”把赐号写在红布上,亲自戴在被起名的胸前。每年正月十五将一年内所贺的号,用红纸公布在村公所门前。自1937年“七\七”事变后,这一贺号习俗逐渐停止。
4、打春牛
这是早年间村里十分流行的活动。每年立春之前,在村外挖一个深2尺多的土坑,寓意把冻土打透。事先用纸糊一个“牛”样的纸牛,里边装上干透的鸡毛,一个“春牛”就做好了。
立春时刻,由村内长者打第一鞭,随后人们就用树条、棍子对“春牛”一顿乱打。此时,被打“春牛”肚里装得鸡毛就纷纷扬扬向上飞起,这表明:天地间阳气开始上升,春天来了。从此后人们开始了一年的劳作,孩子们开始放风筝玩,河水解冻,小草发芽,整个大地开始复苏。
5、敲钟
上世纪五十年代,村里有三口大铁钟,三个生产小队每个队里一口。社员们上工干活都听敲钟,钟声一响全体社员都聚集在公房前面,等待生产队长派工干活。
到八十年代生产解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敲钟已不再是上工,而变成每户养牛户撒牛的号令,此时户户把自家养的牛放出来,聚积在一起,由每队指定的放牛人去放牧,等天黑后,由放牛人敲钟,各家去把自家的牲口赶回家。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由于实行退耕还林,荒山开发村民陆续把牲口卖掉,从此村里的三口铁钟正式完成自己的使命光荣下岗。
第三节 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西石家庄村人的饮食变化经历了,从吃饱吃好,到营养搭配,追求健康饮食的变化。
自古至今,西石家庄村人的一日三餐,都用土坯或砖砌成的锅台做饭、蒸干粮。燃料是从山上捡的柴草。吃饭时,一家围坐在低桌上,中间放上盛菜的小锅。除了冬季,人们都一手端着大碗,一手拿着干粮到街上聚餐,边吃边唠嗑。59年食堂解散后,一直到80年以前形式没有多大变化,后来这种在街上打伙吃饭的风俗逐渐消失。
1、家常饭食
以前,村民生活甚苦,饭食极其简便。一般农忙食干,农闲食稀。干,以饽饽为主,多是高梁、玉米、谷子的面粉掺糠加菜制成。有时以荞麦面、高粱面制成饸饹、烙饼、包子、水饺等来调节饭食样式。单纯用白面(小麦面粉)制做食品,平时非常少见。用小黄米蒸制的干米饭,只有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时候才食用。 稀,以小米粥为多,或拌以山药、蔓菁、胡萝卜和蔬菜、瓜豆之类,混而煮之,称之菜饭;另外,也有用豆面、高粱面做成稀面条食用,用白面做成面片或拌成疙瘩下锅做成汤饭的,但不常有,只有病人和幼儿、老人才有较多的机会食用。
做菜极不讲究,为节省食用油,多清蒸或生腌,平时吃的最多的是腌萝卜、腌菜疙瘩、腌洋山药。平时,一天三餐,冬寒、农闲时节为节省粮食,也有一日两餐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因为物资匮乏经济落后,只求能够吃饱肚子。杨树叶、榆树皮、柿子萼、山药蔓常用来充饥。主食大都是稀粥、窝头、红薯,能吃上白面馍馍是人民最向往生活。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白面制品已成为第一主食。菜类质量也有明显提高,除青菜之外,肉、蛋增多。菜作多炒食,且讲究风味。村民食菜,很少盛盘,大多是将菜锅放在低桌上,一家人相围共食。
现如今,村民的食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吃得好,还讲究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现在村民的饮食文化也有了较大改观,现在多数家庭都用盘子盛菜,碗也由原来的粗瓷大碗,换成了细瓷小碗,有的家庭中午还能摆出“四菜一汤”。
2、年节饭食
自古以来,年节饭食优于平时。西石家庄村的年节饭食有: 馍馍,用白面发酵揉成丘状蒸制而成;或卷以大枣,或不揉成丘状,直接用刀切成段为卷子。旧时人们为了节省白面,往往向白面中掺一些白玉米面。 水饺,又叫饺子,以白面为皮,旧时也掺以荞麦面、高粱面,裹馅而成。馅有素、肉之分,因家境不同、嗜好不同而定。
年糕,以黍米面、小米面或玉米面为原料,经加工后加以豇豆、大枣,在大铁锅注水放入篦子,小火撒而蒸之,待熟后凉凉后切成方块。年糕是村民过年的必备食品,它有粗粮细作的成份,也有“年年高”的寓意。
面筋,用白面和成桨糊状,加入海带丝、葱、豆腐、花椒大料等调料,用篦子在大铁锅中大火蒸制而成,待出锅后切成条状以备熬菜时用,也有用食用油榨成金黄状食用的。面菜是村民过年的必备食材。
豆渣窝窝,以玉米面为主加入少量豆腐渣,放少许食盐做成圆饼状蒸制而成。
菜锅煮饺子,以大白菜为主料,加以猪肉、粉条、海带、豆腐、面菜熬煮后把水饺放入煮熟而成。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改善,年节饭又不断增加了新的内容,但这些传统的饭食,村民们至今还保持着。
3、筵席
西石家庄村的筵席大都在婚丧嫁娶时摆设,喜庆筵席和孩子过满月更丰盛一些。
村民的筵席方式是,主食为馍馍,菜类主要有炸面食、炖海带、煮粉条、炸山药等,分碗而盛,或八碗、或十二碗,也有吃大锅菜的,因条件不同而异。
现在,随着村民生活的提高,肉食在筵席中的比重增加,由鸡、鸭、鱼、肉为主菜的筵席基本取代了过去的八大碗。
酒席是专门为饮酒所设,过去十分简单,大多是4~8个小盘,分别是炒豆腐、炸薯丝、桨粉条、炒白菜、咸黄豆之类;酒,多是烈性白酒。近年来,酒席逐渐丰盛,除冷拼外,还有热炒。一般有鱼、肉。盘子也大了起来、多了起来,少则八个,多则十几个,酒,仍以白酒为主,酒的档次多因主人象庭经济条件而定,大多数主人总是竭力将酒席搞得丰盛一些,以示体面和隆重。
4、待客
解放前,大多数村民都是大碗白开水待客,过年时,少数村民才买点次茶叶,如茶末、茶棍等。现在一般家庭常年有茶叶,喝茶也用上了茶杯。茶叶也从茶末、茶棍变成了中等茶叶,个别农户还购买一点中高档茶叶,如龙井、碧罗春等。
第三节 居 住
1、住宅形式
自古以来,西石家庄村的家庭院落格局一直保持着依山而建,独门四合院的建筑特色。
一般上房3~5间,左右留两门,均是客房兼卧室,一般是长辈人居左上房,晚辈居右上房。正方两边各配厢房和厦子(做饭的地方),一般人家不盖下房。人口较多的家庭会盖下房,下房一般是过庭屋子,即左边是走廊,右面是屋子。上房较高大,东厢房较西厢房略高一点儿,但不能超出上房,下房最低。大门口一般开在左手边,也有正上房前边开门,名曰:正阳门,多在入口处建一影壁墙。
居室中的土炕多依窗而建,它不单是村民的睡觉之处,每年冬季,女人还要在这里从事纺花、缝纫和工绣。
灶火,寒季在屋,暖季在外,并与炕中火道连同,以备冬天取暖之用。窗户多是木棱花孔,外面糊以毛头纸,透光性较差。
上房一般为3~4.5米,石木结构,少数富户房墙为表砖。房舍或设院墙、或不设院墙,大都依山势建造,参差错落。
上世纪七十年代,村中房基地发放面积减小,有的村民盖成了二合院或三合院。新建房舍中一明两暗式的结构逐渐被一明一暗式代替,前沿房被筒子房取代。
1980年后,村民建房趋向高进深(6~8米),以增加使用面积,同时采用釆光较好的玻璃门窗。2000年后,村民建房用材由木石改为砖混钢筋,门窗改用铝合金,且室内装修也变的豪华起来。如今有许多村民在县城购买了楼房,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陈设与装饰
村民屋里的陈设方式是在上房中,正中为客室,是年节祭祀和长辈会客之处。正壁前放条几,条几前放桌椅。两侧为居室,居室陈设较为随便,一般都因人因地安置,建国初,基本上沿袭这种陈设格局。
上世纪七十年代,村民屋里的陈设大都是抽屉方桌、宝盖柜、柳圈椅等。八十年代后,电视机、收录机、电风扇和各种耐用电器,以及高低柜、衣橱、写字台、沙发、茶几、组合柜、沙发床等成为村民屋里的新陈设。
过去,木制梁檩结构的屋顶,室内建筑装饰以“扎顶幔”最为常见,即用苇或高粱秸杆作骨架,也有用尼龙绳为支架的,糊裱以纸。居室里的炕厢常用彩纸或报纸裱糊。室内墙壁用石灰水粉涮。
客室正壁挂大幅中堂,或字、或画,大多为领袖画像或山水画,大都庄重、大方,表现吉祥与希望。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村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室内装饰也较以前有了大的改变,根据爱好专门陈列一些花卉和手工艺装饰品,如盆景、雕刻等。
2000年以后,所建新房基本都作装修,门窗材料由木制改为铝合金、塑钢等,墙壁用腻子打抹并涂上涂料,地面用磁砖贴面,门窗都包门套,室内装有各种灯饰。
总之, 解放初,人们住的一般都是用石头泥土砌成的泥皮石头房。屋顶用木材、芦苇搭建,多采用三间或五间前檐建筑风格。屋内有用土坯做的通间大炕,炕下面有洞,连通烟囱,在冬季可以烧火取暖。土坑上铺着柴草和席子,由于卫生条件差常生跳蚤和虱子。屋内的家具、梁、檩都被熏的油黑。家里老老少少挤在一个屋子里,家具不齐全,也没有什么功能。
改革开放后,房屋在本质上有了巨大变革。人们不再单纯地依靠天然材料,而是采用钢筋水泥等人工材料,而且更加重视房屋内外的装饰。例如在墙壁上镶瓷砖,内装修更讲究使得房屋变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如今的房屋,无论从结构还是外观,都远远超过了过去。个人已成为购房主力军,乔迁之喜降临到越来越多百姓头上。村民的住房消费快速增长,在城里购房的人越来越多。
第四节 出 行
过去村民外出,由于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物质条件还极度匮乏,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普遍较低,出行还基本要依靠步行,远途则骑马、骑驴或坐木轮马车或木轮牛车。
五十年代后有了胶轮车,六十年代后,自行车逐渐进入村民家中,到八十年代末,村民出行基本上近途骑自行车或坐拖拉机、三轮车。进入二十世纪末,乡村道路建设开始起步,交通工具也开始广泛运用,摩托车和电动车取代了自行车。现在,人们进城开始坐班车,出远门开始乘火车坐飞机。
2000年之后,随着中国的GDP连年增长,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曾经在路上罕见的小轿车,如今也使宽敞的马路拥挤起来,从足不出户一辈子没进过县城到出行畅通天天有进城的班车,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村村通了公路,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第五节 生 活 用 品
在建国初期,假如咱们家里有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和手表,那肯定会让邻居们羡慕不已了。因为在哪时,这只有土豪才会买的起的。那时候上班上学交通基本靠走,如果哪家有一辆自行车,肯定会被大家羡慕坏了。手表,在那个年代也是稀罕物件,一般家庭是买不起手表的。
九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推进,当时的人们已拥有了摩托车、小汽车、手机。到了2000年,电脑成为一种奢侈品进人个人家庭。现在的农村生活和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从之前的自行车,摩托车,到现在家家都有的私家车,还有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通讯工具也从手提式电话,大哥大,BB机,变成现在的智能电话,而且人手不止一台,无论走到哪儿都近在咫尺。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村民生活变化最大的三十年,虽然村民的生活已经‘三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冬季取暖);有了‘四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有保障);村里实现了“五通”,即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电话互联网,但是农村仍存在着‘六多’即光棍多、空巢老人多、留守儿童多、结婚彩礼多、因病返贫多、过度喷洒农药多等现象,还需要政府和村党支部在这几个方面多动脑筋,下大功夫。
第六节 经济来源
解放前,村民的经济收入甚微,人们连肚子也吃不饱,没有什么经济收入。贫民一天到晚只能靠打长工、干短工来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些稍有点地的村民,经济收入稍微好一点,但也只能从牙缝中省下来点粮食变卖成现钱,买一些油盐酱醋。有的靠种棉纺布变点现钱。有的妇女还给富人家纺线织布,挣点手工费补贴家用。
稍微有点头脑的村民,掏腾点粮食、棉花、花生等赚点差价;有的村民学点手艺,如:破石锻磨的石匠、割条子编筐、编篓的编匠,还有打铁的铁匠、做家具制工具的木匠等。他们虽然能挣到一些钱,但由于过重的税赋,也只能剩点养家糊口的钱,根本没有什么经济积累。
抗日战争爆发后,村民的生活更加艰难,腐败无能的国民政府,打着抗日的旗号,到处搜刮民财,并巧立名目增加税赋。如:民税、治安税、割头税等等,这些税赋多得让人眼花缭乱。过重的税赋像压在村民身上的一座大山,使本就十分艰难的村民更加喘不过气来,村民生活几乎到了无法生存的边缘。
解放后,党和政府实行土地改革,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家家有地种,人人有田耕,村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根本好转。每年除自己食用外,还有一点节余,村民割荆条、刨药材、捉蝎子买点钱,家庭收入稍微有了点起色。
实行食堂后,村民不再分粮食,经济来源基本断绝,只能在农闲时做此副业。副业收入还要按比例交生产队一部分,剩余部分作为家中的开销。有的村民出售自己的布票,换取现钱以供家中开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家进一步改革农村土地政策,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允许村民保留一定量的自留地。村民分得自留地后,扩大了种植自主权,有的种点经济作物,有的用自留地产的粮食养猪、养羊、养鸡。村民的经济收入又有了较大改观。
文化大革命后,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总路线指导下,村民的各种副业被以“割资本主义尾巴"为名全部取缔。村民的经济收入只能靠到黑市上交易粮、棉、布票,有的村民还偷着出售点鸡旦、花生挣点零花钱。妇女们起早贪黑纺棉织布,靠卖布得点钱,村民的经济收入几乎又跌到了谷底。
进入七十年代后,党中央放宽了一些农村政策,农民可以搞一些养殖、农产品和农产品贸易。这个时期,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养殖: 一般村民每年养1~2头猪或2只羊,除少量自食外,剩余的出售给国家食品站,食品站按标准给划价,那时售猪分一级、二级,太小的不予收购。
②编篓: 供销社每年收购一些荆条编制的花篓,村民从山上割来荆条加工,没有手艺的,可到集市上直接出售荆条。
③买柿子、黑枣: 每年从自留柿子树上摘下柿子加工成柿饼出售;黑枣采摘后晒干即可出售。
④捋洋槐叶: 每年五、六月间村民上山捋洋槐叶,采摘后来后晒干,即可出售。
⑤刨药材: 每年春秋两季村民上山刨些野生药材,如:柴胡、元志、防风、知母等等,经凉干后变卖换钱。
虽然当时村民没有固定收入,但拓宽了挣钱的门路,经济收入也相应增加了一些。
八十年代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西石家庄村村民的经济收入大幅提高,尤其是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全面实行农业体制改革,绐村民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村民经济收入直线上升。
有的村民承包了几十亩荒山成了果树种植大户,每年收入万元以上;有的村民养殖蛋鸡成了养鸡专业户,每年的收入也达一、二万元以上;有的村民成了种植苗木专业户,种植板栗树苗、核桃苗、樱桃苗,年收入高达几万元;有的村民外出打工成了包工头,每年收入十万以上。
西石家庄村村民解放前,人均收入只有几十元;解放后至“文革”前,人均收入达到120元;“文革”中人均纯收入又下降到百元左右;80年代,人均纯收入达300多元;90年代后达到了800元;进入新世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超过了1000元。从这此数字可以看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村民纯收入较二十世纪80年代翻了几番。
第七节 债务及借贷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村民家遇到天灾人祸或急于用钱的事项,一时筹措不下,必须向别人借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借款方式。现将几种借款方式介绍如下:
一、 高利贷
“高利贷”借贷方式,盛行于二十世纪40年代以前。其方式有以下三种形式:
①“月滚利”
这种借贷方式,适用于用款时间短、事项急,借款人只有向地主富农或有钱人借贷。一般为借贷双方私下协商。利息的结算方式为:每月底核算,下月本金=上月本金+利息。如:借贷本金为100元,若协商利率为5%,则本月利息为5元;第二个月本金为105元,利息为5.25元;第三个月本金为110.25元,利息为5.51元……,如果六个月还款,则本息为134元。
②“年滚利”
这种方式,适用于借贷时限一年以上,其计算方式为:所借本金加上年息为第二年初的本金。如:年息30%计算,年初借款100元本金,则年底利息30元,下年初本息合计为130元;第二年底利息为39元,第三年初本息合计为169元。照此“滚算"下去,几年下来,借贷人变卖所有家产,也根本还不清本息,最后落个倾家荡产。
③实物抵押贷款
由中人介绍,借贷人以房产、土地作抵押贷款。首先,双方商定实物价格(一般低于市价两成以上),以房契或地契作为抵押,按实物价格贷款,到期后不能归还贷款的,则借贷人抵押的实物归贷方所有。
以上这三种贷款方式都比较苛刻,是旧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一种手段。二十世纪40年代,党的农村组织带领村民抵制高利贷,开展减租、减息活动。解放区村民从此结束了“高利贷"的剥削。
④出门利
“出门利",即从所贷本金中先扣除利息。比如:贷款100元,年息若为30%则利息为30元,只给本金70元,年底还款时,仍按100元还款。
⑤借粮
旧社会,每年春季青黄不接的明候,有的穷人家里断了粮,为了生存或无种子下地,就不得不到地主家借粮。借粮有死口种借法:一种是春借一斗,秋还一斗五升;另一种是小斗借,大斗还。
二、村民之间相互借济
村民之间的相互借济,自古有之。就是村民找亲朋好友借钱,借多少还多少,时间不限,不计利息,也无字据,只靠亲情和信誉支撑,是村民的一种传统美德,是相互帮助的具体体现。
三、信用借贷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建立以后,集体或个人可以申请在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利率按国家规定的利率结算,同时,为了支持贫困地区或贫困人口发展经济,国家还发放无期无息贷款。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体制改革以后,国家豁免了过去村集体借贷的大部分贷款。九十年代,中国农业银行对农村又放了一部分小额贷款,以支持村民搞多种经营,特色农业,推动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家银行进行了体制改革,所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银行借贷制度进一步规范,银行借贷实行了抵押和担保制度,保障了村民和银行的合法权利。为方便村民,农村信用社在各村设有代办点,西石家庄村原有两个农村信用站,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存款和贷款。
第八节 农具、生活用具的进化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这一百多年的时间,西石家庄村民所使用的农具、生活用具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就几种主要的用具做一简单的介绍。
一、农具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西石家庄村民使用的都是旧式传统的落后农具,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①耕种农具
镢头:刨地使用,有板镢、镂镢和山镢三种。现在仍在使用。
铁锹:铲土、装载用,有平锹和尖锹两种。现在仍使用着。
铁耙: 平地用,现在仍在用。
大锄:中耕土地使用,现在基本不用了。
薅锄:锄草使用,现在用于谷地、白菜等作物的锄草。
扒把:锄草使用,现仍使用。
耠子:耕地用,20世纪80年代后已不使用。
新式短犁:用于小决农田耕种,现村民仍有使用。
耧(种轼):种地用,现在很少用。
擦子:平地用,现已不再使用。
耙:平整土地使用,现已不用。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耕种农具大都已实现机械化,如今,手扶拖拉机、农用三轮车、旋耕机等已融入村民日常的劳作之中。
②收获工具
镰刀:收割工具,现已很少使用。
钐镢:刨玉米桔、高粱桔用,现在仍使用。
板镢:刨地、刨坡地用,现在仍使用。
搂镢:收获地下的作物用,现在还在使用。
碌碡:脱粒用,二十世纪80年代后停止使用。
竹扒:打场用于去掉杂质,晒粮时也使用。现在仍使用。
木锹:打场用于扬起种粒,现已停用。
簸箕:用于装填粮食或去除粮食中的杂质。
现如今,村民打玉米用脱粒机,板栗去皮用板栗脱篷机,核桃脱皮用核桃去皮机,收获农产品基本实现机械化。
③提水工具
辘轳:从井中提水用,80年代以后不再使用。
柯栳:从水坑提水时的盛水工具,现在仍有人使用,只是材料由柳编改为铁皮制作。
水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用于水井的提水工具。当时村里有四、五台链子水车。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提水工具实现了电气化,主要有水泵、电动机、潜水泵等。
④储存工具
粮仓:储藏粮食用,一般有柳编、蓆编两种。现已不用。
圈:储藏粮食,主要用于储藏玉米。一般有荆编、铁丝两种。现在仍在使用。
瓮:陶瓷制品,储藏粮食的工具,现仍在使用。
瓦罐:陶土制品,口小肚大,储存粮、面、米的用具。现已不再使用。
二、交通运输工具
①运输工具
西石家庄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主要运输工具是:扁担、条筐、独轮架子车。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增加了双轮小车。八十年代后,运输工具逐渐实现机械化,主要有:小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
②交通工具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交通工具很少,村民出门主要靠步行,远途可坐火车。五十年代到七十年,自行车、公共汽车、蒸汽机火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八十年代后,自行车、摩托车、内燃机火车、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进入二十一世纪,摩托车、电动车、小轿车、高铁、飞机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三、纺织工具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村民用布主要是自纺自织的粗布,进入六十年代后,土布仍较适行,到七十年代末,逐渐使用机织细布,粗布逐渐被淘汰。村民主要的纺织工具有:
纺车:把棉花纺成纱的工具。
拐子:把纱拐到上面成为大圈。
织布机:人工操作的织布机具。一般是木制,结构较复杂。
四、日用工具
①火柴
火柴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1860年以前,我国使用的是“焌灯”,村民们称“替灯”,即用麻桔片,或易燃的薄木片(长15厘米,宽约1厘米),一头削尖蘸上硫磺,这就是"替灯"。"替灯"相当于我们现在用的“火柴”,取火方式是:先用火镰(长2寸、宽1寸的皮包,有一边安装一条长10厘米、宽5毫米的月牙式铁条)打击火石(专门取火用的小石片),火石因摩擦产生火花,从而点燃和火石一起蘸有火硝的碎纸,然后用燃烧的碎纸去点燃蘸有硫磺的"替灯"。
1860年,洋务运动后,火柴传入中国,村民称其为"洋替灯"。进入三十年代后,“洋替灯"才流入我村。
原来的火柴在任何不平滑的物体上都能擦燃,火柴盒上有一砂面更易擦燃。由于温度过高火柴就易自燃,为了安全起见,20世纪50年代后期,国家发明了新型安全火柴。安全火柴只能在火柴盒上的磷面上才能擦着火,使用起来更安全可靠,到如今火柴仍在使用。
村民吸烟的点烟工具,上世纪五十年代仍使用"火镰"取火,进入六十年代以后"火镰”被淘宝。七十年代,点烟工具为汽油式打火机,八十年代改为气体打火机。现在,打火机己普及,使用火柴的人已经少了许多。
②灯
二十世纪40年代以前,虽说煤油(村民称洋油)陆续引入中国,但村民使用的仍是以棉花籽油为燃料的油灯。
棉花籽油灯的基本构造是:有一个灯台,上边放一个盛油瓷碗儿。瓷碗上方有一孔,可穿入用棉花捻成的细棉条,棉花籽油通过棉条浸渗上来,用火点着,即为普通生活用灯。
公共场合照明使用的是大一点的盛油瓷碗儿,周围有3~4个穿灯捻的地方,燃着后有几个灯头,亮度更强。如:戏台上、村里纺棉的场所、油坊里,都使用这类大灯。
棉花籽油灯产生的黑烟大,污染严重,油灯附近的人一晚上鼻涕全部被熏成黑色的。
五十年代后,村民开始使用煤油灯(也称"洋油灯"),农户大都用一小玻璃瓶,上面用一小铁片中间打孔,插入一个薄铁筒,里边穿入一纸捻子,做成灯芯子。煤油通过纸捻子吸上来,点燃灯头即可。煤油灯的污染比棉花籽油灯小了一些,但仍有污染。
学校或公共场合,使用的灯是专门制造的。即灯口为一扁口,上面有一中间粗两头细的玻璃灯罩,用一螺丝控制灯头大小。还有悬挂式的,上边有一个白色灯帽,这种灯较亮,也此较安全,黑烟较小。
会场、戏台等一些公共场合,一般使用汽灯。即盛油的地方可以密封,出油的孔很小,油箱内充上气,在气压的作用下,油孔冒出的油变成“油气”,外面再套一纺罩,点着后灯发出白色的光。这种灯亮度大、烟小,但较普通灯耗油量大。
村里还使用一种叫"马提灯”的保险灯。它用玻璃罩密封,不怕风雨,是夜晚出门照明的工具。这种灯曾流行于五六十年代,后被手电筒取代。
③炊灶
自西石家庄村建村以来,大部分村民使用大锅灶做饭,以燃烧桔杆为主。冬天是连火炕,夏天专用做饭。灶台旁边放一风箱给灶火送风。土灶台的砌造很简单,但经久耐用,做出的饭菜香甜可口。目前村民还在用这种土灶台做饭。
进入八十年代后,村民有用煤球炉做饭,这种炉子燃料为机制煤球,既简单方便又卫生节省燃料。进入九十年代后,村民用上了煤气炉(燃料为液化天然气),和电磁炉、电锅、电压力锅、电烤箱等电气化炉灶。
④炊具
村民自古以来使用铁锅做饭,八十年代后,使用铝锅的逐渐增多。九十年代后,村民已用上了高压锅、不锈钢锅、电饭锅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大部分村民用的是粗瓷碗,有的村民使用大粗瓷碗。七十年代后,大粗瓷碗淘汰,农户使用细瓷小硫,盛莱也由铁小锅变成瓷盘。
⑤米面加工工具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加工米面都是人推或用牲口拉石碾、石礳,来加工粮食,加工量少、速度慢,用的农户几乎天天要推米磨面。70年代后,村民用柴油机带动电磨加工粮食。到八十年代中期,村里有了交流电,电磨加工粮食成了村民首选,电磨每小时加工小麦100斤左右。九十年代后,面粉加工厂兴建,逐步取代了小机器加工,村民食用的面粉到面粉厂用粮食直接换成面粉(一般八五面),方便了许多,且面粉质量也大大提高。
第九节 劳动强度和效率
一、农业劳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农业劳动主要是手工操作,用耠子耕地,如用牲口拉,一天最多耕2亩地,用人拉一天还耕不了1亩地。收割小麦一个劳力一天最多割1亩半,劳动强度大且劳动效率低。八十年代后,耕地用手扶拖拉机或小拖拉机,每天可耕10~15亩。由于村子地处山区,地块小且分散,不适用大型农机作业,村民手工播种、收割还是比较多。从春天抢墒播种,担水点种开始,到后来用大锄中耕、扒草,再到用镰刀一把把收割,都挥撒了村民大量的汗水。现在除播种收获仍需人工外,锄草大都使用灭草剂,减少了除草之苦,提高了劳动效率。
如今,在退耕还林、生态农业的政策引导下,耕地全部栽种了核桃树,粮食作物种植逐减少,大批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农业劳动减少很多。目前村民主要的劳动是:管理果树和果实采摘。
二、家务劳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家庭妇女的家务劳动强度很大。她们除了参加农业劳动外,几乎包揽了全部家务劳动。农业上的抢种、抢收离不开她们,家中的缝衣、做饭、纺棉、织布等更是她们的专利。
从秋收起,她们就开始劳动,秋后,她们就开始纺绵花。下了锅台上纺车,晚上,有的妇女要纺棉到凌晨,那时晚上没有电灯,她们为了节约一两灯油,集中在窨子中纺棉花。一个人每天最快纺1斤棉花,还得用拐子拐成线团。
次年正月就开始织布,两三天才能织完一个布(宽50~60厘米,长13米左右)。织完布还要染色,最后做衣服、做被褥等。
进入伏天,妇女们又忙碌起来,她们在溽热潮湿的条件下,开始纳鞋底。她们早上把麻在腿搓成麻绳,一整天坐在树荫下纳底子。一家人一年用的鞋底,都要在伏天纳完备用。做为一位家庭主妇,一年没有多少闲暇的时候,不难想象她们的家务劳动是何等繁重。
二十世纪80年代后,妇女逐渐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像纺棉、织布、纳底、做鞋已经没有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农贸市场的完备,人们吃的、用的、穿的等生活用品,都到市场购买,妇女们彻底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目前村里中青年妇女进𠂆当工人,进城做家政服务,成为家庭收入的一个显著增长点。
第十节 货币和票证
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一个多世纪过去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货币和票证的流行式样也发生大的变化。为了让大家更直接的了解货币和票证的发展史,现将百年来的货币和票证做一简单介绍。
一、货币
1、清代时期
这里仅就晚清时期,即辛亥革命以前的货币,做一简单描述。
这段时间流行的货币主要有:制钱、铜子儿(铜板)、银元、碎银、元宝、金条、银票等。
①制钱: 制钱为圆形,中间有一方孔,青铜制造。制钱正面刻有“乾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通宝”、“同治通宝”、“光绪通宝”、等字样;背面是两个满文字母。一枚制钱相当货币1文钱。
②铜板(铜子儿): 铜板为圆形中间无孔,紫铜制造。铜板比制钱大而厚,有大铜板、小铜板两种。铜板的面额有一文、二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种。铜板正面铸有“大清铜币”或“光绪元宝”等字样,下边有“当制钱ⅹⅹ文”字样;背面中间铸有团龙,边上铸有时间等字样。
③银元(也叫洋钱) 银元为圆形,中间无孔,银质,较铜板大而厚。银元正面铸有“大清银币”、“光绪元宝”字样,边上铸有“库平七钱二分”、“满八钱"等字样;背面中间铸有团龙,下边有铸币年号及单位。
④碎银 即散碎的银块,上面铸有xⅹ钱。
⑤元宝 其形状为上大下小,上边边缘突出,两头高、中间低,呈椭圆状,有银制和铜制两种。元宝正中间有半球状圆体凸起,下面铸有重量xⅹ两。
⑥金条 其形状为长方体,大小不一,金质,在一面铸有“xⅹ两”。在清朝末年,由于黄金价格不断变化,因而不同时间的兑换率也不同。在通常情况下,1枚银元可兑换制钱1吊(或称1贯),即1000文(一千枚制钱),因为金银铜都是有价值的物品,它随着物价的变化而变化。下面是鸦片战争之后一段时间的兑换率,以供大家参考。
1两黄金=8~10两白银
1两白银=1600文制钱(到咸丰年间,最高时1两白银=2300文制钱)
按照现在价格:
1两黄金=13000~14500元
1两白银=100元左右
1文制钱=0.2元左右
⑦银票
银票是各个"钱庄"开出的有价票证。"钱庄"相当于现在的银行,它不属于国办,大多是私人开设的。因为,当时各地贸易的开展,经商的商人带银元、黄金不方便,所以从清代开始就有了钱庄。商人把银元、黄金交到钱庄,由钱庄出具带有暗号和钱数的银票。银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通,执此银票可到钱庄兑换银元,按规定交纳利率。银票相当于现在银行的现金支票。
⑧纸币
在清朝末年,已开始使用纸币。纸币有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等几种面值。当时人们认为这种纸币本身无价值,一旦发生政乱,将一文不值,所以,在市场上人们宁可要制钱,也没人要纸币。这种纸币在社会上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2、民国时期
1912年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当时国内普遍流行的货币有:铜板、银元、纸币、金票、碎银和金条。
①铜板: 与清朝末期的铜板形状、大小、质量、颜色基本相似,只是图案有所不同。铜板正面中间印有交叉的两面国旗,周边上方铸有"某省制造”,下方有“当制钱ⅹⅹ文”等字样;背面中间有稻穗、麦穗图案。
②银元: 与清朝末期的银元在质量、形状、大小、薄厚上基本相似。银元正面中间有"壹圆”字样,周边有稻穗;背面中间有的是孙中山侧头像,称"孙文头",有的是袁世凯的侧头像,称"袁大头”。还有一种是柱拐棍的蒋介石,称“柱拐棍的",银元的边缘有“中华民国xⅹ年字样。袁世凯称帝后,又发行了一种印有"双龙"的银元,称"友详"。
③纸币: 民国时期的纸币有很多种,一般的正面中间印有币值,如壹圆、伍圆、壹拾圆等字样。不同币值有不同图案。正面上方注有"中国银行"、“中央银行”等不同银行的字样。下方印有“中华民国xx年印”。背面有不同的图案及号码。
④碎银、金条和金票: 这三种货币与清朝末期的一样,按照市价折合币值,实际是白银和黄金的价值,金票可到钱庄兑换。
3、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前
①日伪军货币——准备票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大片领土,全国大部分地区沦为日伪统治区。1940年汪精卫公开投敌建立日伪中央政府,各地日伪政权相继建立,日伪货币开始在敌占区流通。当时流行一种日伪币,村民称“准备票”,面额有壹圆、伍圆壹拾圆、壹佰圆等。纸币正面中间标明面额,两边有不同图案,上方注有“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中间注明币值。
②解放区货币——冀南票
1937年10月,日军攻击我县城,国民党县政府闻风逃走。于12月12日,抗日县政府在县文庙举行成立大会,后日军占领县城后,我抗日政府迁至山区黄北坪乡长沙村,当时的形势不断变化,西石家庄村属于解放区,县城以西至野草湾为游击区,县城以东为日伪控制区,即白区。当时在解放区实行了自己的货币,人们称之为“冀南票”。
冀南票面额有:壹圆、贰圆、伍圆、壹拾圆四种,底面为不同图案。上方印有“冀南银行”字样,下方印有“中华民国xx年印”字样。背面中间有图案和币值。1943年以后,全县不论游击区,还是敌占区开始认可"冀南票"。到1944年以后,全县开始流通使用"冀南票",日伪票逐渐被淘汰。"冀南票"一直延用到全国解放。
当时银元也仍流通使用,但铜板和制钱流通越来越少。由于各地钱庄因日伪的袭扰,不能正常开业,一些钱庄相继倒闭,因此,金票无法兑现,持票人及时将金票兑换成银元或纸币。
4、人民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人民币的面值有:壹佰元、贰佰元、伍佰元、壹仟元、贰仟元、壹万圆、拾万圆七种纸币。
1955年5月1日,第二套人民币正式发行,人们以旧币换新币,兑换率为:壹佰元兑换一分、贰佰元兑换二分、伍佰元兑换五分、壹仟元兑换一角、贰仟元兑换二角、壹万圆兑换壹元、伍万圆兑换伍圆、拾万圆兑换壹拾圆。同时又新增了"贰元"、"叁"元的面额。
1962年4月20日,第三套人民币开始发行,与第二套人民币比价相等,并在市场上与之混合流通。这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取消了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保留的1分、2分、5分纸币。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起,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38年。
第四套人民币于1987年4月27日至1997年4月1日发行的一套货币。1997年4月1日起,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币种停止发行。2018年5月1日起,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纸币和1角硬币停止流通,1角、5角纸币和5角、1元硬币还在继续流通。2019年4月30日停止兑换。 第四套人民币是筹划设计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取消20元券,50元正面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背面用黄河图,100元正面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位领袖像,背面用井冈山全景,并将两张票券作为第四套人民币的配套面额。第四套人民币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与第三套人民币相比,恢复了50、100元大面额人民币。为适应反假人民币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发行了改版后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线与无色荧光油墨印刷等新技术。
目前,人民币已发行到第五套。第五套人民币,于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8种面额,其中1元有纸币、硬币2种。第五套人民币,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第五套人民币取消第四套人民币里的1角、2角、5角和2元纸币,恢复了20元纸币。
2019年4月29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 2020年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央行定于2020年11月5日起发行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币也在不断更新变革,以适应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二、票证
1、粮票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粮食自然无法做到敞开供应。中央政府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1953 年,中央政府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包括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粮食计划供应政策,1955 年8 月25 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 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紧接着,国家粮食部向全国发布这一暂行办法,很快,各种粮食票证便铺天盖地地进入社会。那时只有凭粮票,才可到粮站购买粮食、面粉以及面条等。粮票的面额有:1两、贰两、半斤、壹斤、伍斤、拾斤、伍拾斤、壹佰斤等。粮票的种类有:全国粮票、地方粮票、军人粮票等。直到1987年全面开放粮食市场后,粮票才停止发行和流通。
2、布票
布票是中国供城乡人口购买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种票证。也是中国对布匹购销实行统一管理以及保证布匹按计划供应所采取的一项措施。1953年开始实行。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部门印发。跨地购买时,到指定地点兑换异地通行票证。特供军用的布票由国家统一发放,可在全国通用。布票的单位一般有:1寸、2寸、半尺、1尺、2尺、5尺、10 尺等。布票是购物的凭证,本身不含价值,不许买卖流通。布票是按年度,按人口发放。西石家庄村在六十年代最紧张的时候,每人每年给1尺8寸,后来过了困难时期,每人每年发7~8尺布票。购买布匹需凭布票到供销社购买。20世纪80 年代初期,随着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布匹供应日趋丰富,布票随之取消。
3、粮证、油票和饲料票
非农业户口都使用粮证,按月定量供应粮食和食用油。每人每月大约供给粮食30斤,食用油3~5斤,使用不完可支取粮票和油票。农村饲养母猪的,按小猪数量发给饲料票,可凭此票到粮站购买玉米。1987年粮票作费后,逐步取消粮证。
4、购买证 1960年国家进入困难时期,公职人员发放购买证。购买证按人口定量供应点心、棉线、肥皂、电池、香烟等生活用品。1978年以后购买证才停止使用。1960年国家进入困难时期,公职人员发放购买证。购买证按人口定量供应点心、棉线、肥皂、电池、香烟等生活用品。1978年以后购买证才停止使用。
5、国债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我国国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1950-1958年):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种国债。在此后的"一五"计划期间,又于1954-1958年间每年发行了一期"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发行总额为35.44亿元,期限为10年。1968年全部还清国债,当时我国对世界宣称,是"即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1958年后,由于历史原因,国债的发行被终止。
第二个阶段(1981年至今):我国于1981年恢复了国债发行。1981-1987年间,国债年均发行规模仅为59.5亿元,且发行日也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这一期间尚不存在国债的一、二级市场,国债发行采取行政摊派形式,面向国营单位和个人,且存在利率差别,个人认购的国债年利率比单位认购的国债年利率高四个百分点。券种比较单一,除1987年发行了54亿元3年期重点建设债券外,均为5~9年的中长期国债。
6、国库券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了发展经济,国家每年发行一定数量的国库券,期限为3年、5年、10年等。国库券有凭证式和记帐式两种,利率较存款利率稍高一点,同时还免收利息税。国库券发行以后,人们的购买力很强,近几年等不到发行到县里就被抢购一空。每年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都发行一定数量的“国库券”,用以国内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
中国的票证历史可谓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是囊括中国农业、商业、工业的发展史,也是中国那时候的真实写照,它贯穿了一代人的生活,也将永远存在于这代人的记忆之中。自1954年到1958年,国家先后发行了五年期"国家建设公债″,期限为10年。1968年全部还清国债,当时我国对世界宣称,是"即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