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561920/1bdd1e112a60d8eb.png)
1.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心理学术语上又称为“迎合型人格”,通俗解释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好先生”“老好人”。
2.不善于拒绝的我们
卡耐基说过,人性有很多的弱点,其中一个就是不善于拒绝别人。
他还在书中教导大家,怎么去利用这个人性的弱点呢?
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已经拒绝过你一次,就基本没有办法拒绝你第二次了。因为,人真的很不善于拒绝别人。
但是,每一次你不拒绝别人,都是在拒绝自己;每一次向外的讨好,都是向内的背叛。每一次你恭维别人多一点,都会毁掉自己一点点。
3.被驯服的狮子
马戏团是怎么驯兽的?
从前马戏团里有一只小狮子,为了驯服它,马戏团团长准备了两个工具:鞭子和棍子。
棍子立在小狮子的身旁,上面有一根结实的绳子,系在小狮子的腿上。小狮子想要自由,想要出去玩,但无论它怎么挣扎,都无法逃离绳子的束缚。当它试图把绳子咬断的时候,迎来的将是团长的鞭子。
5年后,小狮子已经长大,变得强壮,但只要马戏团团长用童年的小木棍把它拴住,并拿起鞭子,它就不敢再有任何挣脱的念头。
就这样,一只狮子被毁掉了!小狮子最终没有长成大狮子,它变成了一只大猫。拴住它的不是现实中的小棍子,而是心中怕痛的阴影。
一个人在他小时候,需要通过顺从来避免恐惧和痛苦;这种顺从长大后,就会变成一种复杂的讨好型人格。
一个讨好者的内在,是一个过度敏感和脆弱的小孩。他们一边讨好别人,一边又独自承受着背后的累和委屈。
他们总能非常敏锐地洞察到他人的需求,也几乎难以拒绝任何人的请求;而他们自己,好像是一个完全没有需求的人,哪怕别人已经碰触到了他们的原则和底线,他们也能一忍再忍。
讨好的根源是害怕,是害怕别人觉得你不够好。
而讨好别人,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不讨好自己;你总觉得是自己错了,所有事情,都是自己的责任。
4.你不用吃力,因为不必讨好
你不用吃力,因为不必讨好。
你不需要老戴着好人的面具,做着让别人满意的事情。因为你能不能被别人喜欢,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你好不好,而是因为:你是不是你自己。
并且,所有的好,从来不需要讨;你好不好,取决于那人懂不懂你的好。
5.与他人无关的世界
If you are here for everybody,who is going to be there for you?(如果你花心思讨好每一个人,谁来讨好你自己?)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生活还是在情感中,你总试图给身边的人留个好印象。
小时候,你知道了,会哭的孩子有糖吃;长大后,你又学会了,撒娇的女人最好命。
为此,很多时候你不得不放弃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去答应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甚至放弃自己,成全对方。
杨绛先生说过,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对的,你忘记了,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以,你又忘了,这个世界上,最需要讨好的人,也只有你自己。
其实讨好和情商高的区别,很容易判断。情商高的人愉悦别人,顺便把自己也愉悦了,收获的是成就感;而讨好的人愉悦别人,就先把自己放弃了,收获的是安全感。
这个世界真的不存在一种一定需要你去讨好的情况。如果存在一定要讨好的环境,那这个环境中,就一定也存在着藐视、玩弄和不够尊重。
其实不尊重不是最可怕的,讨好也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藐视成习惯,讨好成自然。就是说,你被虐惯了,所以越虐你,你越开心。
你要做的事很简单,就是远离这样的环境,而不是去讨好。
赢得世界尊重的唯一方式,不是卑躬屈膝,不是刻意讨好,而是尊重你自己。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你要讨好别人,可以,但别忘记,先讨好你自己。
活着最重要的事,就是按自己的意愿活着,跟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永远不要试图成为那个不想让别人失望的人。
否则到头来,你可能讨好了所有人,却偏偏只讨厌那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