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需要生与死的思考么

作者: 我是老楊 | 来源:发表于2017-09-13 01:17 被阅读67次

    前面《关于生 关于死》三篇文章中,分别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了死亡的必然性,也从不同宗教的教义中认识到引导信徒从容面对死亡的丰富且精彩的理论设计。

    那么,年轻人是否应该早早的思索生与死的命题呢?

    思索生与死,其实并没有所谓早晚。佛教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我们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并非所有的安排都是为我们而设计,死亡便是无常的。你从来都不会知道,哪一天死亡就会降临。20岁、30岁很早?无数几岁的小生命惨遭横祸、离开人世的新闻并不少见,这样想想还觉得我们离死亡很远么?

    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这句话说出来很沉重,做起来更难以下手,当将整个生命历程倏忽间缩为一天,任何人都会不知所措。这种紧迫感造成的后果亦会因人而异,有些人认为时间如此紧迫了,我更要珍惜分秒,提早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永远在路上,就算死亡降临,也要牺牲在我前进的路上。也会有人觉得,反正明天就有可能是最后一天,那今天不如就纵情享乐,游戏人生,陪伴最爱的人,做最爱做的事。

    不能评判哪一种选择是好,哪一种是坏。正如在外飘荡、一直在路上的游子同居家平稳生活的少年,谁都没有资格去轻视或嘲笑对方的生活状态,可能在某些时刻,彼此的生活状态都会让对方心驰神往。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明天可能不是生命最后一天,可能是后天,也可能是一个礼拜后。生活状态也并不就应该一成不变,在外的游子和居家的少年,身份亦可以自由切换,若想不留遗憾,还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在紧迫的生命历程中多多体验。哪怕是生命最后一天,我们也要对这世界的色彩多看一眼。

    另外,思考生与死、生命的意义,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明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很多人谈三观,交友恋爱除了看星座是否搭配,要看看三观是不是默契;工作面试除了个人能力,也要考察下三观是不是正确。三观虽然是个很虚的东西,但即使我们没有发觉,它也的确会指引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做的每一个选择和决定。

    人生观: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价值观:做什么事才有意义

    世界观: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先要了解生死,认识生命和死亡,这种状态下我们选择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最符合我们的真实内心,也最能够指引我们生活方向和人生选择,在遇到变故和挫折时不会轻易动摇和放弃。

    通过生物的进化历程,了解到死亡是我们交换这个精彩世界的筹码后,便会更加珍惜这一趟生命历程,这可是几十亿年的生命进化带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怎能不好好珍惜和体验呢?所以于我来讲,我想要的就是尽我所能去认知和体验这个世界。所以我对任何事物抱有好奇,想要了解其来源,会不断追问为什么。对生命多面探寻和究问到底,这便我的生命态度。

    在我们人生的前二三十年,我们在不停求学,也是在为认识这个世界学习基本的知识,同时培养适应这个世界的生存能力。以便进入社会后,能够胜任工作并为社会贡献价值从而换取相应的物质积累。

    工作为我们积累物质财富,在一定年龄或者契机到达时,我们可以离开工作,利用积累的物质财富,开始亲身的体验这个世界,去南极、去北极、去这个星球上每一个极点,尽自己所能让自己足迹踏上尽量多的土地、海洋、山川、湖泊。

    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可以安心的告诉自己,我已经尽我所能的去了解这个孕育我的星球,学习足够多的知识、认识足够多的人、品尝足够多的美食、经历足够多的风景,我可以平静的面对死亡,这一辈子真TM划算,我也不继续占用这个星球的资源了,把机会留给更多的后来人!

    如果说需要再精细一些的时间规划,我会参考:“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意即,在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不断学习了解这个世界;三十岁能够根据自己习得的知识、技能开始立功立业;四十岁能无所迷惑,看清世事;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规律;六十岁凡世间所闻之事均能融会贯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那如果我将多种宗教教义视为自己可以借鉴的人生原则,我会这样安排:

    在三十岁以前,我欣赏并希望按照道教的教义,“我命由我不由天”去无畏闯荡。相信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和拼搏,改善自己的命运轨迹,冲破阶层、物质等外界环境的束缚,从而站到一个更高的平台开始建功立业。

    从三十岁到五十岁,我欣赏并希望遵循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将之前所思所学的知识,实践到现实生活中。在立业的过程中,继续学习,让自己的自然生命充实无比,努力向着自己心中的事业目标、国家治理方向不懈前进。

    从五十岁到七十岁,我希望开始摸索并努力实现自己自然生命外的“价值生命”。我不会继续一成不变的工作,而会解放自己的身体,更多的走入世界,寻找自己可以为这个世界创造的最大的价值。同时,通过我所知的天命,以及达到不惑的经验,尽量让身边的人、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哪怕只是小小得美好一些,作为宇宙中渺小的个体,我的生命价值亦得到了彰显,来自生命深处的幸福和快乐亦会令人心悦。

    从七十岁开始,我便希望能更多学习体悟佛教四谛。特别是“灭”和“道”这两谛,世间的痛苦来自于欲望,要想真正的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和痛苦,便要尝试消灭欲望,无欲无求方能无痛无惧。在七十岁前我便要体会这世间种种,不论好坏、不论悲喜,我这一生便是为了来这五彩世界体验一遭,好的坏的都是我的收获。此后,便可潜心修习,对一切事物抱平常心,世间的欢乐、悲伤、诞生、死亡都慢慢与我无关。不需要来生,这一生的体验已经无憾!

    其实这种原则,我也可以称之为我自己的宗教,它会指引我这一生前行的轨迹。

    把每天当做来到地球的第一天,把每天也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7331d04ddb39:一直觉得大多的我们对于生思考的太多 独独有意或无意的未对死亡做力所能及的思考 殊不知或许在对死亡进行思考的同时 生而为人的一些忧虑恐惧欲望种种 会变得云淡风轻 生而为人的轮廓也会愈发明朗 想要这种状态 只是思考的深度在现阶段总是有限 除却自身业力 也就当做修行 一点一点的靠近 直至最后完成 或许也就是完满了
        我是老楊:@Yellow_丹丹 對的,孔子說 未知生 焉知死。有時可能也要反過來,勘破死方能更好指引如何生
      • 狂想而已:把每天当做来到地球的第一天,把每天也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 很喜欢这句话
        我是老楊:@狂想而已 这句话知难行易!心向往之,努力靠近

      本文标题:年轻人需要生与死的思考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zh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