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人类宗教的生死观
昨天在第一部分中从生物科学角度分析了,生物的死亡是伴随着有性生殖出现的必然结果。但,了解了这个必然的结果并不当然就能让我们平静的接受死亡,驱散死亡的恐惧。这时便需要宗教和信仰的力量来说服人类,通过不同的方向和渠道让人类同心中的神沟通,请求神的庇佑,降低对死亡的恐惧,慢慢接受死亡的到来。
那么,现如今世界上主要的宗教是如何看待生命和死亡的呢?
1.基督教
关于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所创造的万物中的一类,而且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因而人高于万物。在生存观上,基督教持“原罪说”、“赎罪说”、“生存痛苦说”。即: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受蛇的诱惑,偷吃了智慧树的果子。因而“有罪”,被逐出了伊甸园。由于是人类始祖所犯之罪,故为“原罪”。从此,人类的子孙注定要遭受尘世的各种苦难,并要过一种道德的、清贫的、行善的生活,即所谓的“生存痛苦”,为人类所犯下的罪过“赎罪”。一切痛苦既是对人类的惩罚,又是对人类的考验,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即有此而来。
那么人类所获得的报偿是什么呢?这就是“末日审判”的威慑和“永生”的许诺。基督教教义说,每一个人在上帝那里都有一个“约柜”,人的每一善行或恶行都会记载于其中,上帝无所不知。基督教所倡导的美德和其他民族所倡导的大致相同,诸如不偷盗、不杀人、不撒谎、不奸淫、勤劳、忍耐、诚实等等。人死后,其灵魂都要回到上帝那里去,接受“末日审判”。届时,上帝将按照各人在约柜中的善恶记载逐一核对,最后决定其灵魂的去向。善人的灵魂将留在天堂,与上帝同在,他的灵魂就可以超脱死亡,获得永生,被称为“上帝的选民”。恶人的灵魂将被赶入地狱,永遭诅咒和苦难,被称为“上帝的弃民”。
基督教认为,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上帝是永生的。使人活着的是“灵”,肉体是没用的。肉体因罪而死,灵凭借着神将复活,进入天国。为此,个人的生存就是为了“赎罪”,要以自己的善行皈依上帝,取得上帝的认可,这样他的灵魂才可以通过上帝而超越肉体的有限性。
因而,基督教将死亡看做是“苦难的最后解脱”。总的来说,《圣经》中生命学说的主旨就是生命源于上帝;生存时要敬畏上帝、信守律法、行善积德,以此远离罪恶,死后求得恩赐,使灵魂得以永生。
2.佛教
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佛教认为世界是一个流转循环的过程,人生在世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现世是前世的结果,后世是前世的延续,一世转一世,没有穷尽。一个人只要未得究竟解脱,则他必将在六道中轮回不息,即在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的流转中进入下轮的生命历程。佛教认为,人若"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则可转生三善道(天、人、阿修罗);若广积善缘,勤修佛法则可脱离苦海、摆脱生死轮回,进入佛国净土。否则将堕入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终生受苦不尽。正如《心地观经》所说:"有情轮回六道生,犹如车轮无始终。"至于人死后究竟入哪一道,要看他今世修行、积德如何。
在生与死的体证上,佛教三法印说提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生灭皆缘,因此追求涅槃解脱,以达"常、乐、我、净"之境界。
诸行无常--“在佛教看来,世间一切事物皆因缘和合而生,即世间一切造作而生的现象,包括各种物质现象、心理活动、形式概念,无一不是迁转流变,不遑安住的,没有湛然常住,永恒不灭之事物。所以,生死亦是无常。”
诸法无我--“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没有起着主宰作用的"我",一切事物都不是单一、独立的、自我存在的、自我决定的、永恒的。人的存在状态是无常的,不能自我主宰的。生为五蕴之和合,死为五蕴之解散,因此死亡可能随时降临。”
涅槃寂静--“佛教所讲之涅般,亦是难以言说,概括说是这样一种境界:常、乐、我、净,即远离烦恼,断绝相宗,寂然常住,皆竟清净,究竟清凉,实极安乐。除此之外,佛教还描述了许多的极乐世界,如西方之弥陀净土、东方之净琉璃世界等,其福乐无比,皆敞其门于众生。这也不失为佛教极理想之组成。”
佛教之“四谛说”是佛教关于人生的颠扑不破之四条真理,集中了佛教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它包括苦、集、灭、道四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终极理想的论证过程。
在"苦"谛中,教人们如实体证人生,指出人的本质是痛苦的,苦伴随并主宰人生。苦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具体而言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等八苦;
在"集"谛中,分析了人生苦痛来源,即人的各种欲望,贪嗔痴三毒;
在"灭"谛中,则指明了人生之最高理想境界--涅槃,灭谛之灭,意为终止受苦,脱离苦海,达到涅般寂静。这正是佛教的终极关怀之体现,是人生之真正归宿;
在"道"谛中,佛教提出了实现涅槃寂静理想的途径,如最初的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及后来的七科三十七道品等。
所以,综合而言,佛教强调人生的本质便是痛苦,而痛苦的来源便来自人的各种欲望。死亡并不代表全部的灭亡,因为死亡后灵魂并不消散,而是要根据自己现世今生积德行善的情况经历六道轮回。所以亦是警示芸芸众生在生命过程中要心怀善念,不能行恶。
而要想跳出轮回,便要有大决心,大彻悟,断掉所有的七情六欲,实现涅槃寂静的境界,最终方能脱离苦海!
3.印度教
印度教教义中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创造万物的始祖;毗湿奴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维持者,能创造和降服魔鬼,被奉为保护神;湿婆是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坏者,也被奉为毁灭之神。
印度教的教义认为每一种生命都有灵魂,会再生或转世,善恶将得到报应,这种轮回周而复始,无始无终。要得到解脱必须达到梵我如一的境界,即灵魂与神合二为一。而解脱的道路有三种:一是行为的道路,严格奉行各种戒律、例行祭祀;二是知识的道路,通过学习、修行、亲证等;三是虔信的道路,靠信仰神而得到恩宠。
所以,印度教生死观在于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而终,而是无穷无尽的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造作的行为(业)所决定。
4.儒家
儒家思想直接谈及死亡的地方并不多,不过从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反映出对死亡看法的倒有不少。
第一,儒家认为死亡是自然生命的结束,人既然出生,就无法避免老、病、死,死亡是极其自然的现象,因此在《论语颜渊》中即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说法,也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感慨。死亡非人力所能左右,所以儒家认为人对死亡无需过分悲叹。
第二,儒家一方面相信死亡与命运有关,另一方面相信死亡与使命有关。儒家认为人活于世,除了自然生命外,还有“价值生命”需完成,人必须藉自然生命以实现其价值生命。所以,当颜渊死时,孔子为其痛苦,这不仅是因为深刻的师生情谊,也出自对颜渊自然生命过早消亡的可惜,无法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生命。
因此,儒家认为君子应当善自惜生。在《论语述而》中,孔子劝诫子路不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在《宪问》中也批评“若匹夫匹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在孔老夫子看来,为血气之勇或小信小义而轻易牺牲生命,都是很不值得的。所以,尽管管仲变节改事齐桓公,孔子仍对其赞誉有加,因为他对社会国家尽到了责任,完成了自我的价值生命。基于同样的理由,孔子曾说他的朋友原壤“幼而不逊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如果一个人只有自然生命,无法完成自己的价值生命则不如不活。
第三,儒家重视死亡,不仅强调死亡的意义,更极其重视祭祀。儒家讲究孝道,“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儒家认为应当视已故的先人如同仍活着一样,并且,自己的身体乃祖先的遗体,既要小心谨慎不伤发肤,更要是自我人格不断长进以不辱先人。
儒家重视社会教化,故言人在世要“立德、立功、立言”,至于人死后要到哪里去,儒家就不多谈了。
5.道家
道教对生死的看法其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历史嬗变。
第一、汉魏两晋时期。强调肉体长生不死,人能够变化形体而成为仙人。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便是道教中第一部系统的把神仙不死的生命观建筑在理论体系上的著作。
第二、南北朝隋唐时期。这一时期,道教受到佛教的强烈辐射,生命哲学呈现分化发展之趋势。除了传统的神仙不死说,又有将佛教无生无死说同道教长生不死说混杂在一起的混合说,还有彻底抛弃传统神仙长生说,完全接受佛教不生不灭的生命观。
第三、宋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道教生死观由肉体不死为主一变而为追求精神不死,尤其表现在道教内丹学中,以肉身为假相,认为人无身则无患,劝人在生命体验中把骨肉换尽,追求精神不朽。
道教对生死的看法有一些鲜明的自我个性特征,这些特性如下:
第一 重(zhong)生性
道教对于「生」持一种虔敬尊重的态度,高度礼赞生命之神圣,以生死为人生第一要事。《太平经》说:生是根本。《悟真外篇.石桥歌》高唱:「人生大事惟生死」这些都充分展示了道教「贵生」、「重生」的思想。
重视生命走向极点是神仙长生。道教神仙长生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不死之「道」,这种不死之道隋唐以前主要表现为肉体不死,宋元以后则主要体现为精神永存。人的生命与此种不死之道合而为一即可「神仙长生」。道教生命观追求无限存在,即道教所谓「无极之道」。这种无极之道是「此在」的。一般说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宗教强调对彼岸天国的追求,道教与众不同,重视此岸生命获得永恒,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此在」世界。道教重视现实生命,追求现世快乐。
第二 主体性
从神仙长生出发,道教建立起我命在我、神仙可学的生命主体论,主张在生命化育历程中奋进不息,在生死海中无畏拼搏,勇猛精进,直至到达长生不死的理想境界。
道教主张「我命在我,不属天地」。(《西升经.我命章》)这是将人的主体能动性高度发扬的生命观,对生命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坚信人定胜天。既然我的生命在于我自己主体能动性的发挥,那么神仙可学便是顺理成章的了。
道教的主流观点认为神仙可以学致,人通过自己主观的刻苦努力,可入于神仙长生之林。唐代道教学者吴筠撰《神仙可学论》专门阐述这一观点。神仙长生可以学致的命题,让生命永存的幻想纵横驰骋,试图凭自我学道来化解生死,反映了人类对生命存在的执着追求,人类面对死亡所作的不懈抗争。
道教生命观的主体性展示了道教对个体自我自由选择的重视,使人成为自我生命的主宰者。成仙了道毕竟是个体的事,生命永恒存在只能具体地体现于个人身上。故道教与儒家的群体主义不同,道教在承认群体,不违背群体利益的前提下,又使个体生命的价值得以实现。可以说,在道教生命观的主体性中含有较强的个人主义精神。个人主义意识的觉悟激发了道教对生命永恒存在的主体能动追求。
第三 实证性
道教生命观并非纯粹思辨性的产物,其应用性很强,要求在实际运用中加以验证。道教生命观是行动哲学,鼓励人们在行动中去体验生命的真谛,去证实生命的不朽,去实现对生命的理想追求。道教生命观重视现世利益,不追求来生,但求今生今世生命得到了证,而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对死亡的否定,是不能通过空谈来实现的,必须亲身践行。
在道教对神仙长生顽强地追求中,也产生了一些相当有效的实证手段或者说操作方法。这些方法虽未能做到使人不死,却可以让人延年益寿,强身健体,提高生命存在的质量,延长生命存在的时间。这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正是道教生命观实证性的具体展示。这些操作方法有:
(1) 外丹服食术
说到外丹服食,人们自然就会联想起《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太上老君仙丹和王母娘娘蟠桃的情景,按《西游记》所说,服食这些金丹和仙桃就会长生不死。其实,这正是道教传统的外丹服食术的形像写照。
道教外丹术在探索生命之道的过程中也出现失误,没有证实神仙不死的可靠性,但也产生了不少有益的副产品,推动了中国古代化学、矿物学、冶炼学、医药学等多门学科的发展,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便与道教外丹术相关。
(2)气功内丹术
现代生物学认为,生命活动的独特原则是节奏性,所有生命都是有节奏的。道教早已注意到人的生命的节奏性,并探讨怎样从「气」的角度把握这种节奏,使生命协调健康地发展。于是有道教气功与内丹术的产生形成。
道教修炼气功内丹术的目的在于羽化登仙、长生不死,尽管这一目的并未达到,但对于探索人的生命问题不无有益的启示,对于激发人的生命活力与潜能,延年益寿,不无功效,对于现代人体生命科学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3)医药养生术
世上很多宗教都重视医药学,借助于行医传教布道,道教也不例外,并由此而形成了道教医学。何谓道教医学?按日本学者吉元昭治在其所着《道教与不老长寿医学》一书中的解释:所谓道教医学,可以说就是以道教为侧面的中国医学。
道教医药养生术集中体现在孙思邈身上。孙思邈强调养生可以延寿,认为人的寿夭不是固定不变的,关键在于摄养。为此他提倡积极的预防医学。孙思邈的养生学成就高于他的前辈葛洪、陶弘景之处,就在于他自觉地将养生学与预防医学结合起来。他又特别强调养性的重要,养性是养善性,其要义是治未病之病。他要人不仅注意生理卫生,而且注意心理卫生。
从以上三大类操作方法可以发现,道教生命观不是空谈义理,而是主张实证,通过自我的身体力行去体验生命真昧所在。
第四 超越性
所谓超越,对道教来说,就是超越生死,超越人与自然的对立,实现人的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自然同在。
人类最深切最永恒的焦虑莫过于死亡焦虑,道教对神仙不死的信仰和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使人类这种深切焦虑得到缓释和慰藉,减少了对死亡的恐惧,甚至让人感到有可能超越死亡苦海,到达永生的神仙世界。道教神仙不死信仰并非凭空产生的,并非像儒家所批评那样,完全是胡说八道,而有其生理和心理的依据。道教生命观对生死的超越反映了人类的本能要求。
因此,道教是非常入世的宗教,他启发引导人们去探索人生、人体、命运、社会、宇宙等的奥秘,创建了一种重人生、乐人世的积极生命观。坚信死是生命之终结,是人生之断灭,不存在再生之可能!
个人非常欣赏道家这种个人意识觉醒,只要今生与天斗的气魄!
明日更新最后两个宗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
参考资料:
《基督教哲学的生死观》
《来去自如-论佛教的生死观》
《走出痛苦的轮回》
《西藏生死书》
《简论道教与佛教生死观的差异》
《人的宗教-印度教篇》
《儒家思想中的死亡观与生命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