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有事出去,微信发了张现在进行时,告诉手机那头的夫君九点会回去,然后就不再看手机。等再拿起时,离九点没多少时间了,立刻马上往家赶。
紧赶慢赶,赶到小区后门口正好九点,关门人已在等候,大概等我一进门,他就上锁,然后下班。
我们家从小区后门进特别方便,如果错过了,就得去前门绕一个大圈,所以晚上夜归,常会有跟关门人抢时间的经历。不管是刚好进去了还是被铁将军挡住,有一点不变的是,关门人每天都是那么准时,准时关门,准时离开。
“有多少工种掐着点儿想下班?” 脑子里忽然冒出这么个想法。然后,一大批一大批工种出现在脑子里,在我开了楼道门,打开楼道灯,上楼,开门,进家,坐定之后,还在继续。太多太多的工种,人们无心恋战只想快快下班。工作,只是工作!
“有多少工种能掐着点儿下班?”“有多少工种到了点还不想下班?”问题越多,想得就越有意思,甚至想到了“职业”、“事业” 。
那么自己呢?我的工种又是属于“想掐着点儿下班”,还是“能掐着点儿下班”,还是“到了点儿还不想下班” ?
一堂课,如果教学任务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完成,想着拖堂那么几分钟吧,如果发现拖堂已经于事无补,又想利用个午自修或是去要来一节课,这是大多数我们这种工种人的通病。对,是病,因为准点下课是规定,可很多同行,包括我,还是会犯,放不下啊!在我们的世界里,判定是否“下课”不是铃声,而是我们自己觉得这课内容有没有授完,可不可以就此结束。
傍晚,萨克斯《回家》响起,若作业没改完,校讯通没发好,学生间的矛盾没有调解好,跟家长的沟通没有结束,《回家》响多少遍是没有用的,回家只能算是一个通知。但一切会变得匆匆,因为有一个家等着我们早点回,有一个孩子等着我们快快回。在我们的领域里,能否“下班 ”不是根据钟点,而是我们思考今天在单位的工作有没有做完。
下班,一个多么让人舒服的词啊,它意味着停止、轻松,曾一度,我非常羡慕那些可以真正到点下班的工种,就像别人家羡慕我这份假期多多,动动嘴皮不出力的工作一样。后来,我畅想过一份到了点还不想下班的工作,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一定是特别有劲特别幸福。但是,真的是工种的缘故吗?同一工种,不同心态,照样是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做法,是吧?所以,关键还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以怎样的状态去对待。
是的,应该就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