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来越相信“时间是非线性的”是条真理。
我的体验,人一生的时间的确不是均匀分布的,越往后,过得越快。少年时总觉得时光漫长,中年时是倏忽而过的匆匆。如果到老年,大概率会觉得山中方一日,世间已一年。
还记得一九九九年初冬的一个午后,二十多岁的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正和我四十多岁的师父坐在他家院子里几近落叶的苹果树下聊天。
我说:“师父,我最好是能考上北京名校的脱产研究生离开你。我向往大城市,等你老了我可以接你过去,一起在昆明湖边像皇亲贵胄一样散步。”
师父连连摇头:“你想错了,皇家御苑未必就是衡量幸福的标准。岂不闻‘无情最是帝王家’,王朝中的男人只有利益,没有亲情,更不懂珍惜幸福,幸福真就不是由哪座城市决定的。”
如果有一台时光机能载着如今的我穿越二十三年前的那个午后,我一定会搂着师父的肩膀说一句:“师父,你讲得真对!”
然而,人生何来的如果呢?年轻时一头撞在南墙上的勇气,人到中年再拈起来看看,至多只能算是时光赐予了自以为是的自己一个当炮灰的机会。生活过于实际,几乎是与梦想背道而驰的。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将近四十,一出校门参加全国招录考到我们系统北京分支机构,前几年机缘巧合调入我们单位,有幸成为同舟共济的同事,他是离异后带着十来岁的女儿在这里生活的。
都说婚姻是有缘的两个人一世的修行,修得好,花好月圆。修不好,镜花水月。熟悉我这同事的人当面背面都替他惋惜:无非是他遇人不淑、无非是运气不好、无非是重新开始误了孩子之类的感叹。
太监急,皇帝倒是不急的------他慢条斯理接送孩子上下学,照样过得四平八稳波澜不惊,整个人的状态比离异前还要好。有一次喝多了我触及他的灵魂浅处:“你就不考虑再找一个了?”
他苦笑着摆摆手:“算了吧!结婚这种世间最美好的事情我这辈子经历过一次就行了。余生,真没必要再抓把虱子往头上送了。”
我不怀好意地往深里劝:“瞧你说的-----好像天底下的饮食男女都在受罪似的!多大坎,至于吗?”
他呵呵地笑出声来:“别人受不受罪我不好妄言,但一桩失败的婚姻中,男人并不洒脱,除了要养育自己的女儿,还要肩负起为丈母娘抚养公主的重任。而且失衡的夫妻关系背后必定是失衡的婆媳关系,你没受过夹板气,无法理解每一天似乎都在违着心为别人过的心酸。我现在多轻松,一切以自己、以女儿为中心,这样简简单单风平浪静的小日子过习惯了,怎么可能再傻乎乎地钻进婚姻的圈套?”
他的前妻家庭背景好,好吃懒做,挣一花二,日光族,抽烟酗酒打麻将,任由他和女儿自生自灭。离婚的代价是房子归前妻,如果带走女儿,要每月发工资付给前妻两千八百元生活费。就在上月,前妻还给我们单位纪检部门写信,举报我这同事曾有作风问题。
我深表同情,不无忧虑地问:“你老了以后怎么办?难道就不怕孤单吗?”
他掐掉烟蒂,用脚踩灭了,一口气灌下半杯带有兰花香的南汀烟火普洱茶,淡淡一笑,说:“船到桥头自然直,边走边看,谁能看得到以后的路?人最重要的不是活在当下吗?年轻的时光都还没有过完,却急着去担忧还未到来的老年------是不是太早了!?”
人是群居动物。我相信,没有哪个俗人是真正喜欢孤单的。我同样也相信,要不是前一桩婚姻攒够了满满的失望,像他那样谦恭平和的经济适用男端的不会这样甘愿在异乡默默地拥抱孤单。他用满是忧郁的眼神看着我,压低声音说:“我兄,离婚的那一天我前妻指责我是个无情的人。十来年的婚姻,说放下,就放下了!你说----我无情吗?”
若说到无情,情字是重点。一桩没有情意的婚姻里,何来“无情”一说?
给予有尽头,放手有道理-------也只有深情的人,才有无情的资格。
网上关于中年人的婚姻危机话题有着各种冒着热气的观念,一方说中年的婚姻只有亲情没有爱情,另一方马上跳出来说坚持爱情是天地间永恒的存在。一方说,婚姻走到一定的地步已经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另一方则不屑地表示,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
人是用不同的材料炼制出来的,所以注定了每一桩姻缘都有其庞大而独特的内容。婚姻是复合物,非黑即白的二元论难以概括其全部。若问是亲情多过爱情?还是爱情大于亲情?估计没有人道出个所以然。
我这同事生于北京大院,红三代幼苗,历经了两代人忠厚善良的浇灌,自食其力,人畜无害,修炼得特有担当。一番栉风沐雨,如今长成参天大树,却为了幸福离开亿万人最向往的城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