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了一本书《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该书是由国外某制作团队就大学生的学习话题,走访世界各地的知名大学后,对采访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而成。
书中对亚洲的韩国、日本、印度,甚至中国的介绍,除了学习刻苦外,几乎没留下多少印象。真正提神并印象深刻的是对以色列大学生与英国牛津大学生的讲解。
犹太人的出色成就可以看一下数据:“诺贝尔奖获得者中近四分之一是犹太人,哈佛大学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犹太人,耶鲁、常春藤大学30%以上的教授是犹太人,美联储是犹太人创立并掌控的,美国财富一百强企业中30-40%是犹太人掌控的,华尔街上的所有投资银行都是犹太人创立的……。“
然而,成就如此巨大的犹太民族,在世界上却仅有1700多万人,还不如上海市的人口多(2400多万)。这样的奇迹,会令人不由自主的对犹太人最大聚集地——以色列产生浓厚的兴趣,也都会有探究他们成功之道的冲动。
书中总结出的犹太民族科技辉煌的缘由是对教育和学习的热衷。他们把学习当成了生存的战略——活着就要学习。而他们的学习之道也与众不同:在以色列高中毕业后,无论男女都要先进入兵营,服役三年后,可以选择工作或环球旅行一趟,待到第五年,无需经过统一的考试便可在国内任选大学及专业就读。而且学生们学习的方式以互动性的讨论或辩论为主,很少有静坐听课的情况。
对牛津大学的教学情况,印象也很深:大一大二是一带二——一个导师带两个学生,到了大三就是一对一,而且根本没有讲课一说,只是布置一个题目,让学生写论文,完毕后,导师就论文里的内容不断地提问,使得学生不得不全力以赴地思索和应付与其有关的各种细节和盘问。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与国内的情况大相径庭。诚然,国情不同,没有可比性。但是,这些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东西方文化——对知识或教育的认知或理解,却很值得人们去用心参悟。
比如对知识的理解。记得前几天突然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知识就是新的东西”,感觉说的很实在。对每个人来说,无论是生活的常识还是高深的理论,在从未了解之前,都是知识。当知识被熟知以后,对自己而言,就算不上知识了,只能算常识。
而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绝非常识,否则就算不上学习,只能算复习。由此,比对一下我们现实校园的情况,听课看似在学习知识,但因为缺乏交流和辩论,除了对所学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外,很少有对知识的扩展和引申,以至于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更不知其未来然,限制或束缚了所获知识的范围,使得知识的价值打了折扣。
概而言之就是国内教学注重教,轻视学,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缺乏创造性的发挥。而西方国家普遍重学轻教——重视和鼓励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去学习知识。重视体现在不搞乏味的全面灌输,提倡创造性的自学;鼓励体现在只提供有针对性的解疑答惑,避免干涉或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
用形象一点的说法就是国内的教学提供的是"鱼”而不是“渔”,使得国内的学生除非自身是条大鱼,否则毕业以后,很难利用所学捞到大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