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是部编教材新增内容,也是这套教材的亮点之一,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构架起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这个学期的《快乐读书吧》主题为“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旨在引导学生读整本的童话书。其实,二年级上册已有一次主题为“读读童话故事”的读书活动,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对童话有了初步体验,这一次重点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同时学习整本阅读。
本次《快乐读书吧》由3个板块组成:童话概述、《安徒生童话》导读、拓展阅读。对于《安徒生童话》,我主要按照“读作者”和“读形象”两个板块来进行阅读活动。选取名篇《丑小鸭》为精读内容,主线是:发挥想象和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为了更深入地感悟人物形象,在读完了《丑小鸭》后,我布置了一道续写的作业,今天,批改时,发现孩子们对人物形理解基本到位,对丑小鸭不畏困难,乐观对待生活在字里行间给予了赞美,也对那些欺负丑小鸭的动物和人给予了批判。从他们的文字中读出了是非善恶美丑。
读出爱美之心。一个孩子这样描述:“丑小鸭又经过老太婆家,他想进去看看她。老太婆开门一看,一只美丽的天鹅站在眼前,一下子惊呆了。她看了他一眼着得不过瘾,接着又看了第二眼,看了第二眼还想看第三眼。老太婆免费让他住了一晚……”读到这里,我差点没笑出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到了美丽的花朵,忍不住摘下来据为己有,独立欣赏;逛街遇到了漂亮的衣裳,一定要穿上身试一试才罢休;迎面走来靓丽的姑娘,不忘偷瞄几眼,一直目送至远方……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老太婆”。要不,怎么这么多孩子写道:“农场里来了只美丽的天鹅,鸭子们都围上来赞叹不已。”“看到那只高贵的白天鹅,他们都争着要和他做朋友。”“丑小鸭的哥哥姐姐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白的诗词很美,最为广泛的大众所接受;苏东坡的诗词很美,为广泛的大众所接受;张择端的画很美,为广泛的大众所接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天经地义,谁会抗拒充满美的和谐地生活呢?一个八十岁的老人穿上新衣服,倍感精神,一个少年儿童穿上新衣服觉得很自豪,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爱美是人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随着社会化、生活化、群体化,每一个人具备了基本的审美功能。
读出思乡之心。在前面的古诗主题教学中,已给学生渗透中诗中的各种意象,诗人通过意象来寄托感情,其中月亮是思乡情绪的意象。这一次习作,有孩子把它用到了:“白天鹅望着圆圆的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爸爸妈,他决定回家看看。”还有孩子写:“天鹅看到他的同伴和爸爸妈妈快乐的生活,非常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他踏上了回乡这旅……”在“故乡”这两个简单而朴素的方块字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下来的思想哲学、民风民俗,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会在故乡情结中良久徘徊,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几千年来,“乡土情结”几乎是游子的普遍心态,乡愁的音响一直在中国诗传统的城堡上空缭绕。故乡与游子,这似乎是诉说不尽的话题。思乡这种情结已经融入到华夏民族的基因里,从儿童开始。
读出是非观。“当白天鹅说出自己是当初被他们欺负、嘲笑、排挤的丑小鸭时,他的哥哥姐姐们都羞愧地低下了头,并说对不起他。”这是大部分孩子的心声,也是他们对待错误的态度。“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文学作品的意义之一是教人向善、向美、向真,孩子们能从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与角色共鸣,这也是阅读的魅力所在。
“言为心之声”,文字是孩子心灵的写照,只要我们细细品读,用心发现,你就会沿着童心之路,走进芬芳四溢的花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