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评价司马迁的《史记》用到十个字: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而司马迁自己评价自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余秋雨评价他以一人一己之力推开了中国历史研究厚重的大门。
司马迁的命运多舛,他生活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西汉时期,与当时最伟大的生命交融相会,三十年与汉武帝相爱相杀。他既活在当下但又超越于当下,我们很难想象他是在怎样的痛苦和屈辱中以超越时代的眼光写就这洋洋洒洒的五十二万字史记,以一笔一划将其存于厚重的竹简,深藏于当世,流传于当今。
司马迁,出生于陕西韩城。
韩城位于黄河大拐弯之地,隔着黄河山西永济隔河相望
每每在河流大转弯的地方,文明兴旺,韩城也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陕西后腰 韩城位置司马家族的先祖据说是颛顼,这是一位能与天地相通的巫师天官。他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观天象,测人事,由他制定、推广的阴历历法,至今沿用,对中国人的农业种植文化有深远影响,他提出编写史记。
出生于韩城的司马迁,十二岁随父亲入长安,得孔子嫡系后代授业,十八岁后随董仲舒学习,传习儒家,在26岁后他壮游山河,黄河、淮河、长江,他用自己的步伐和眼光亲自丈量了汉武帝时期的疆域阔土,打开了广阔视野,看到一个伟大的时代。
壮游路径为李陵执言后他遭遇腐刑,李陵之败是汉武帝少年得志攻打匈奴开始后,热血时代中高扬征途里的陡然停顿,人性的幽微里,司马迁仗义执言后被囚禁囹圄,他选择留下性命的宫刑,忍辱撰书。
他在《太史公自序》中写道: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皇帝始。
自我激励背后有巨大痛楚,他以自己的使命化入笔墨,写道: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史记的用五种体裁写就,是石破天惊的开创。
分别是书八篇,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
其中,书是专门的分类史,
表是以表格形式记载的以年月为纲以事件为纬的历史重大事件,
本纪是以朝代先后为序记载的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各朝代或皇帝的历史,
世家是世代相传的诸侯王的历史,
列传是除本纪和世家以外的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传记,
五种体例互相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以二十八星宿折射诸侯,添加的《孔子世家》和《陈涉世家》,对应月亮与太阳,一个映射阴性的力量,人内向求索的文化和精神;一个是作为人民的代表,象征百姓的力量。三十世家的集成中他自成一家之言,建构对世界的超时代理解和理念构建。
七十列传的人物一个个破除阶层,位份,性格鲜明,富有情感,他们活成了当世的主角。位列最后一席的司马迁,以太史公列传为自己谱写了一曲英雄主义赞歌,以一己之力成一家之言。他究天人之际,将天人隔开,散发理性光辉,通古今之变,捕捉古今变化背后的规律,以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成一家之言。
由他写就的华夏谱系,让炎黄子孙概念得以树立,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记忆是我们共同的文明。
《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朴茂简重。莫如有人说,这是司马迁的化魂之作,阅读之,与其精神思想相互交流,五百年一遇的灵魂,何其壮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