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书斋

作者: 乐道也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05:55 被阅读70次

梁启超是清末戊戌维新运动主要倡导者与领导者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他的书斋有两处,一处是在他的出生地广东新会市的茶坑村;一处是他晚年专心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地方,即天津市的饮冰室书斋和住所。

怡堂书室

广东新会故居位于会城镇茶坑村,梁启超1873年诞生于此。故居是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的一座古色古香的青砖土瓦平房,坐落于农舍间。由故居、怡堂书室、回廊等建筑组成,建筑面积有400多平方米。故居系梁启超的父亲梁莲涧修建,它与恰堂书室为连体建筑,俱平房式,占地168平方米,有天井、围墙。

入门跨过小天井,便见一古色古香的房间,门高厅阔,这是正厅。正厅两厢的耳房都有小楼阁,楼阁上有走马式的曲折栏杆,使建筑物具有晚清建筑特色。正厅和偏厅门前都有小天井,两厅相隔一条水巷,有石梯可上偏厅屋顶的阁亭,亭前有小阳台。梁启超故居内设陈列室,存放梁启超的部分遗物、著作,展出生平事迹及照片等,供旅游者参观瞻仰。

离故居不远,是两处梁启超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一处是故居前的怡堂书室。这是梁启超少年时期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由其曾祖父所建。另一处是村口的奎楼,俗称文昌阁,后来成为宏文社学的所在地。

 饮冰室

梁启超在天津市的故居,是他于1914年初为安全的缘故,在天津河北区原意大利租界西马路(现改名为民族路)购入地皮建造的一座中国式的二层小楼房。1915年初建成后,全家陆续迁入居住,成为家属楼。1916年梁氏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讨袁,就是在这座小楼里进行的。1924年,梁氏又在这座楼房的西侧,加建了一座意大利风格的二层小楼,作为办公室和书斋,梁氏给它命名为饮冰室,并以“饮冰室主人”自号。从此,他在这所著名的书斋里埋头进行学术研究和著书立说,其传世之作《饮冰室合集》就是以此书斋的斋号而题名的。

相关文章

  • 梁启超的书斋

    梁启超是清末戊戌维新运动主要倡导者与领导者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他的书斋有两处,一...

  • 仅见斯人 17 私窠子

    文/妖怪来也 不出所料,蔡锷从天津带回来消息,他摇着头告诉杨度说,梁启超还是老态度,坚持过书斋生活,不问国事,国体...

  • 名人书斋联选(五)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梁启超手书联,悬于作家冰心的书斋) 好事流传千古良书播惠九州(郭沫若题写宁波天一阁)...

  • 2018年9月21至今毕读书目

    1,徐刚《梁启超传》 2,梁启超《梁启超自述》 3,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文集) 4,蒋伯潜《诸子通考》 5,梁启...

  • 书斋

    作用: 租书 借书 看书 喝茶 读书会 经营模式: 呼吁爱买书 看书的朋友把他们买的书放到书斋,有挑中那本书的顾客...

  • 书斋

  • 书斋

    有些人认为,人应该充满境界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调低下的思想。这种说法听上去美妙,却使我感到莫大的恐慌。因为高尚的思想...

  • 书斋

    我渴望拥有一间书斋,哪怕小小的,只能容下一桌一椅和四壁的爱书。一方书斋,是安放心灵的乐园。我无须理会读书以外的事,...

  • 书斋

    春风有意发枯墨,夜雨无声润砚池。 博山炉中沉香火,澄心堂上待好诗。

  • 书斋

    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 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尤其是盛唐,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梁启超的书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gu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