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说:
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而且这种不自由,这种“为他人而活”,只存在于谎言之中,是讨好者自己想象中的为他人而活,这个想象中的“他人”,是严重脱离现实的。
作者岸见一郎认为:
太在意他人看法的人,也就是所谓的“讨好型人格”,看似无私,看似自我牺牲,实际上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受认可欲求(即别人的评价)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之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讨好型人格,却没有一个人在生活中感到真的被讨好过,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的在乎被我们讨好的那个人需要什么,我们甚至没有真正看到真实的对方,没有问过TA到底怎么想的。
我们只在乎:
如果我(拒绝、反对)了TA,如果我(不听TA劝告,不按TA说的来,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么,TA会怎么想我啊······
原来,我们对别人的“讨好”,实际上只是想要塑造完美的自我形象。
这样的执念,如果继续深究,它可能构建于童年创伤之中,根源是安全感的匮乏,探寻下去会有很多点需要被疗愈。
但如果只是想改变自己的讨好型人格,改变自己总是活得很憋屈,很收缩的现状,开始学会“任性”,学会做自己。
那么,我们只需要意识到讨好的“自私”本质,打破讨好的道德光环,就已经可以重新做选择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