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来写孔子简历,我会这么写——我们一直以来所填的表格就这么填写,而且我相信读者也希望我这么写:
首先,出生年月要写: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阳历9月28日孔子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
接下来要写的,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公元前535年(鲁昭公七年)孔子17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
当然,同一年孔子穿丧服赴鲁国大夫季孙氏宴,被其家臣阳货拒之门外也要写——因为它表明孔子丧失了士的身份,被鲁国上层社会拒绝,孔子家族面临再一次跌落——跌落为庶民,从而万劫不复。
再往下,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孔子19岁。绝望的孔子服丧期满后前往宋国。在宋娶宋亓官氏为妻。
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孔子20岁。回鲁,生子孔鲤,因鲁昭公贺以鲤鱼,故名,字伯鱼。这一年值得特别记录:第一,长子出生;第二,孔子恢复了士的身份并获得最高象征意义上的国家褒奖,几乎从草根一跃而为鲁国闻人;第三,出任季孙氏家委吏之职,管理仓库——用今人的话说,工作了!成为国家公务员了!
公元前531年(鲁昭公十一年),孔子21岁,获得升迁,任季孙氏家乘田之职,管理畜牧。
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孔子30岁。这一年也值得大书特书:因为,孔子辞去了公务员职位,抛弃了司局级级别,做了一件开创历史的大事:创办私学。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35岁,去洛阳留学归来,鲁国发生“八佾舞于庭”事件,昭公流亡齐国。孔子亦赴齐。
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孔子37岁。返鲁。自此直至51岁出仕前,都安心办学教书。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孔子51岁,又值得大书特书,因为孔子再次出仕,任鲁国中都宰,政绩显著。接下来的几年里,孔子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小司空。再升任大司寇,行摄相事。外交上,相鲁定公赴齐鲁夹谷之会;内政上,堕三都以强公室,政治生涯达到巅峰。
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 孔子55岁。三桓怨恨孔子隳三都削弱自己的势力,齐国嫉恨孔子在夹谷之会上对齐国的挫败,使出美人计离间孔子和三桓及定公,内外交逼中孔子辞官,去鲁适卫,开始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先后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国。
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孔子68岁。鲁季康子召孔子,孔子结束周游列国,返鲁。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孔子73岁,卒。弟子为孔子服丧三年,子贡为其守墓六年。
我这样写,不足千字概述孔子一生,已经足够简略。
但是,孔子自己写的简历是什么样子的呢?
子是这样曰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只有三十八个字。
不。区别不在于字数的多少。
区别在于:我写的是世俗的功业,孔子讲的是心灵的修业。
我写的是成功,他讲的是成人。
我记住的是世俗眼中的人生阶段和上升阶梯,他注重的是自我智慧的发育和境界的提升。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亦信乎!
孟子说:“从其大者为大人,从其小者为小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一般人之所以为一般人,不亦宜乎!
就凭这两份不同的简历,我永远不会自作聪明地说:孔子也是一个普通人。
不。我是普通人,孔子不是。
我知道我们和孔子的差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