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秋叶对拆书法的改造

秋叶对拆书法的改造

作者: 莹莹微光 | 来源:发表于2019-04-19 22:25 被阅读0次

RIA拆书读书法:

1.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2.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

3.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

秋叶的三点改造:

第一,选择一本书坚持拆,这样大家有连续感,有些人也会买书一起看,这样效果更好。

第二,把引导大家拆书变成我拆书给大家看,向大家展示我的思维模式,期望大家通过我的展示得到启发慢慢地自己也去思考,不强调一定要交作业。

第三,努力提高拆书内容和现实话题结合的趣味性,争取写得好玩一点儿,更适合碎片化阅读。

书籍选择标准

1.话题能够引发群体共鸣的,内容有一定的连续性,又容易结合现实的。像心理、营销、经济、管理模型是我觉得很适合连续拆书的方向,其实拆历史类的书也不错,不过这不是我强项。

2.书本身未必要好,最好就是那种整合型的书,书的内容不够深入,正好留下我进行发挥改造的空间。越是经典,越不优先选。

3.书的内容一定是自己原来有积累,能够快速抓住重点的,比如很想拆心理学,但是感觉自己的积累不够,还是等闲暇多的时候,再来玩。拆书其实拆的不是书,是自己,是积累。

拆书三特点

知识介绍

主要是抄书,再补充一些资料,主要是确保知识面介绍相对完整清晰,并把一些绕口的翻译改成简明易懂的语言。

扩展思考

仔细考虑这个管理模型的应用面、适用面,甚至是不适用面。

全面复习和批判性思考这个管理模型,是一次自我学习的过程

努力把管理模型变成结构化可视化的图形,让大家看起来多一点点乐趣,这也是在积累我的PPT管理框架模型库。

互动练习

我会提供一些引申思考,甚至提供一些场景,鼓励大家思考,写下自己的拆书心得去微博和我互动。

小伙伴总结的拆书框架:

1.背景介绍(大众普遍的问题、自己遇到的问题、作者的问题),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简介(书籍内容、类型、作者),顺便还可以提一下你对本书的整体感觉,用比较流畅的文字引出书中你觉得好的某个观点(这部分最好简洁明了,赘述无益)。

2.知识点介绍:摘取原文片段,包括一些必需的概念、定义以及简化版的案例(作者讲了什么,你的理解,分析一下有什么利弊优劣,作者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给你带来什么启发)。

3.知识点应用:结合你自身,列举一些你自己的案例,并写出用书中的观点、模式、方法分析自己案例的过程。

(1)回忆过去的经历或者思考将会面临的此类问题;

(2)描述经历、问题;

(3)使用知识点分析你会遇到哪些问题,看看原文作者是如何解决的;

(4)把这一思考学习过程的心得分享出来。

4.总结反思:

(1)对于作者的观点,它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是否可以升级做得更好?

(2)对于自己,以前为什么没处理好?你觉得以后可以在什么时候、哪些方面用到新学到的思考方式?

拆书时间如何分配

第一,我在固定的时间发布,形成约束我养成写作习惯的心理暗示。

第二,我在固定的几个时间段写稿,我选择了几个碎片时间:周四早上、周四晚上、周五早上。只要有一个时间段有空我就可以动笔,由于我写东西是快手,写一篇拆书一般不需要一个小时,所以时间都是足够的。

第三,我会提前翻翻书,找到下一期的话题,大概在心里留个印象,这样平时在路上我随时可以构思,可以节约正式写作的时间。其实用这个方法,我同时在构思周六的时间管理心得的随笔。

我坚持拆书的目的

拆书是一种脑力训练。人一定要坚持一定强度的思考练习,才能保持思考能力不会退化。

对我的微信而言,拆书是一种干货分享。这种高强度思考其实也是大家喜欢看的,反而有助于留下订阅者。

对我的伙伴而言,拆书是一种书稿积累。有的出版社已经表示,希望将来能合作出书,这个事情,我还没想好怎么运作,先做下去,以后积累多了,很多事就会水到渠成。

拆书也是我的一个习惯,为一件事情找到三种以上的用途,可以大大节约我的时间成本。

拆书只是第一步,我们最终要用这种能力拆世界

其他小伙伴的总结

除了通过拆书来获取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我们还可以拆图、拆电影、拆经历

拆图:当你看到一幅优秀的海报时,通过分析其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PPT设计制作上。

拆项目:通过拆现实的商业项目,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分析对方的思考方法,从而完善自己的思考模式、思考框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叶对拆书法的改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kx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