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没事就来拆拆书】亲情推荐
已经了解拆书法的孩子,直接看第三部分的拆解即可。
1.什么是拆书法?
拆书法也叫RIA便签读书法
R:书本原文
读到自己心有所动的内容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简要复述原文里看到的知识点 ,写下以前以前不知道或是需要自己特别注意的信息。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回顾自己有咩有经历过见过类似的情形和事件下下了,写出时间人物发展事件,锻炼激活自己本身经验的能力
A2:以后我怎么运用原文的内容?
结合度到自身的知识和和观念,反思自己的经验,考虑自己以后如何运用,在拆书的初级阶段选择致用类的片段。
2.为什么要拆书?图书与培训的联系和区别体现在哪?
大部分人读书存在三个问题:没时间,读不懂,看不下去。
概括起来就是不知道——怎样转化知识成为能力?而拆书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拆书教我们将书中的观点与自己的经验结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学习的闭环。
培训跟图书相同点是在核心知识上,而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培训包含了输出的部分X,即学习者激活经验、学习者规划应用、学习者现场演练三部分,分别对应拆书的A1,A2,A3。不过A3只适合线下读书会这样的场景,个人读书只需要A1A2就可以。
3.全新思维共情力为切入点,为大家详细讲解如何拆书?
⑴WHAT:什么是共情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2476/876fee381f79c4b4.jpg)
I拆书家引导
首先我们来做个小测试:
当你和同学说:最近真的好累呀,一点都不想上班!
此时你最想听到什么回答?从一下选项选择一个:
①不想上班就别上啊,辞职呗!
②不上班的话怎么挣钱养活自己
③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又不是你的老板
④我比你更累,更不想上班
⑤我曾经也有你这种想法,不过后来我……
⑥你平时多注意点,别太累
⑦是啊,每天早起确实很辛苦
无独有偶,大多数人会选择第⑦个回答
虽然第七个回答没有添加任何新的信息,只是认同你的情绪和态度,但我们想听到这样的回答,其实这就是共情
⑵WHY:为什么需要共情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2476/0fc6fc6aec45c62b.jpg)
I拆书家引导
在他人表达痛苦之时,共情就体现了高情商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孩子哭闹时,如果得到母亲的及时反馈,那么孩子在心里就会知道母亲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伤痛,这就是父母的共情力。
倘若父母亲选择简单粗暴的方式无视孩子的疼苦,那么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在人群里有强烈的无助感,缺少依恋,难以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阻碍共情的因素是自己强烈的情绪,进而无视他人的感受。而沟通的第一步就是打开心扉,和对方达成共情。
A1激活经验
回想一下,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你摔倒了,你的父母当时怎么跟你说的?
吃瓜群众1:没事,你可以自己站起来
吃瓜群众2:来,起来,让妈妈看看摔疼了没?然后摸摸头,拥抱,安慰。
......
其实心理学上更倾向于第二种父母的方式。孩子的语言系统正处于发展阶段,表达痛苦的方式就是哭闹。
⑶HOW:共情力如何提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2476/4d31c2b3a8938e54.jpg)
I拆书家引导
共情力不仅体现在我们的沟通技能,也体现在我们的工作上。
共情力的提高主要依靠他人对我们想法的反馈,工作上的协调沟通大多不是用语言表达,而是非语言的间接传达。
怎样更好的和他人沟通,理解他人的能力也就尤为重要。
A2催化应用
当和同事有意见分歧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运用共情力去做?试着运用原文实际参与一下,写下自己的疑问,双方交换疑问,并且写下来,冷静分析对方想法?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A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