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拆书法RIA是什么?
随着对拆书法的了解,越发感知到拆书的魅力。拆书法中的RIA,其中R阅读片段,I重述原文,A拆为己用。
A分为A1.A2.A3。A1是激活经验,主要指过去的经验,A2催化应用,主要指未来遇到类似的事情如何处理?A3是现场演练。
二、缺乏同理心的案例分析
周末参加拆书帮年会,遇到一个朋友A讲了这样一件事。
1.起因
有一次,他们在讨论激烈的如何发掘个人天赋这个话题时,有个小伙伴B讲述了自己患抑郁症的痛苦经过,听完后,现场有个小伙伴C就问了分享者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你得抑郁症的原因是什么?”
2.经过
当时做为分享者B,不顾自己的痛苦和悲伤,把自己带有伤疤的往事揭开,为的是给大家提供素材。
可是提问的小伙伴C并没有感恩这点,反而犯了一个错误。虽说提问时,并没有有心伤害分享者,可是这种问法本身就已经构成伤害。
提问的小伙伴C没有太多的同理心感知到他人的痛苦,于是再次揭开了分享者的伤疤,在伤口上撒盐。他是故意这样做的吗?想来应该也不是。
可能他只是抱着好奇心,也可能出于他所认为的关心,而去问了一个显得有点不人性化的问题,不管是怎样的缘由,这样的提问最终所呈现的效果,就是提问者缺乏应有的同理心。
3.进一步的分析
就这个事情,可以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C为什么会显得没有同理心呢?C本人有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呢?显而易见的是,C应该没有。
4.可能的原因
就好比人身处一个死胡同里,只是凭借自己的理解,认知和所掌握的信息,是很难意识到自己是在死胡同里的。
就好比鱼儿生活在水里,压根意识不到水的存在。
人很难向上提升一个思维,去意识到自己之前压根没有意识到的东西。
人身处笼子里,很难意识到自己在笼子里。而却实实在在身处笼子。笼子外的人看的很清楚,而笼子里的人压根浑然不知。
5.解决办法
那么怎样才能意识到呢?
两个方法
1>高人指点。
认知高一层的人直接给你点出来,比如在死胡同里,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半空中有个人直接告诉你在死胡同,那么你怎么走出来呢?
二维的角度看,走不出来,如果把思维拔高到三维,就很简单,跳出来就可以。
是不是很简单?可是身处二维的人是觉察不到三维的存在,甚至永远都没有三维的人给你点出来,所以这才是真正的难。
贵人不是年年有,更不是你需要时可以时时刻刻出现的。
这就是外力的局限性。
2>反求诸己
没有外力可以借助,怎么跳出来?这个真的有点难,不过也不是不可能,如何做呢?
首先,要有开放的心态。
要有一颗接受新事物的心,愿意去接触自己不理解的事物,哪怕超过自己的认知,也不首先排除打击。而是抱有谦虚的心态,去虚心请教。
可以去查找相关方面的书,也可以物理接近认知高一些的人,跟他们建立联系。
其次,自己上网查找。
善于利用互联网的查找功能,从最开始的几个关键词,顺藤摸瓜,逐渐抽丝剥茧,直到找到自己所能理解一些的答案。
再次,读思维工具和框架领域的书。
可以去看批判性思维的书籍,比如说《学会提问》拥有一些常见的思维方式,用这些思维框架和模式,进行推理,推出可能的答案。还有六顶思考帽等思维工具。
以上所说是其实就是破镜。
如果不打破固有认知,也没有外界的反馈,同一个错误会重复犯很多次,甚至终身都意识不到自己做错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三、那么拆书的意义是什么呢?
拆书中的A2催化应用,就是将自己过往做错的事进行反思,运用到未来类似的事。也就是可以避免自己同一件错事避免再次错误。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大脑中之前过往中,几乎所有的失败经验,一件一件进行分析,将这些失败的经验进行激活。
否则这个经验无非是沉睡在大脑的某个深处罢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模糊,直至最终遗忘。
那么下次遇到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就好像是新错误一样。
有些错误可能会及时纠正,有些错误可能要半年,一年,甚至十年还觉察不到。生命是有限的,在重复犯错的道路上走太远,又怎么会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呢?
待到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喜欢做的事都没完成,那将是怎样的遗憾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将,拆书的意义就是----破镜,打破过往错误的经验教训,将其激活,变得鲜活起来。避免自己再次入坑。
想想看,这是多么重要的事,生命的长度无形中就延长了好多,还有什么事情比生命延长更重要的事嘛。
至此,对拆书的意义理解更加深透了。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