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十年后就失去价值。大概率会击碎所有中产的美梦!理由有三个。1.奖励机制不合理。2. 学票贬值。3.出生人口下降。下面具体分析。
1. 奖励机制不合理。
学区房的受益人是房东!但是学区房的价值= 房价+学票(就是能够在某所学校入学的资格)。房东因为学区房的涨价,获益很多。但是学校并不会因为学区房增值而变得更好。那么老师辛苦的教学生,学校辛苦的办校。并没有足够的收益,或者说和那些房东比并没有足够的收益,那么继续维持高质量教学的动力在哪里呢?
2.学票贬值
买学区房的家长规划路径是,上个好中学,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改变家族的命运。可是,即使名校毕业的学生,也只是能保持中产。更别说其他学校的,学历贬值。从中产到中产,并没有改变命运。更别说,很多学生即使上了好学校又真的能如愿么?毕竟教育,是家长,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3.出生人口下降
之所以有学区房,本质上供需失衡。就是上学的孩子多,好学校太少了。那么出生人口下降,就导致供需转变了。很有可能就是学校多,学生少了。比如很多乡村中学就倒闭了。所以,长远看,学区房就失去了价值。
为什么是十年呢?十年前2008年的学区房概念又有几个人听过呢?房地产终于炒出概念,十年后,多重因素叠加下。自然就要落幕了。所以奉劝,买婚房的不要选学区了,贵得不值得。
这样的观点对吗?思考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