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
它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
仰韶文化的面貌是:经营农业,饲养家畜,烧制陶器,有定居的村落和集中的墓地。
出土的红陶器上绘有几何形和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的特征。
2.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
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苏淮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墓葬中,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它标志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文物体现出极高的制作技术。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是研究父系氏族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文化遗存。
3.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
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
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以南的一种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文化。
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稻谷、谷壳等遗存,其时间约在7000年以前,还有其他大量动植物的遗存,这证明当时的社会经济已经比较活跃。
这一时期人们的居住地已经形成大小各异的村落。
其生活用器以陶器为主,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图案,此外还有少量的木器。
4.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
良渚文化属于石器文化,距今5200~4000年,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地区。
良渚文化在农业、纺织、制玉和制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一时期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
墓葬中时常可以见到玉制品随葬,显示出贫富分化的迹象。
5.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年。
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
红山文化的陶器最大特色是外壁刻有一些“之”字形纹和直线纹。此外,玉雕工艺水平也相当高。
6.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属新石器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址。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
龙山文化经过测定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800年~公元前2300年,属于氏族公社时期。
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这一时期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顶峰时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