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曾国藩,介绍他的文章很多,我自己还在喜马上面播了几集他的家书。
零散的听过很多有关他的碎片故事,最有名的是结硬寨,打呆仗;和他资质平平而学作圣人的而终成千古第一完人的故事。
张宏杰,听过他的另一本书,《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听多了各种高深演绎的高人范的国学知识,张宏杰的作品,犀利的,爱之深责之切的的剖析中华几千年的劣根和积弊,听了不但没有颠覆我爱国小红心,反而更加深切的爱我的国,我的家园。为国运的颠沛而扼腕,为民生的倒悬而疾苦,作为一个旁观的角度怒其不争,更懂得了鲁迅,周恩来,毛泽东、孙中山都等老一辈先行者,救国救民的拳拳之心。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这本书不长,听到的印象深刻主要有:曾与左的恩怨情仇;曾国藩的收入与支出,曾国藩如何成为圣人,曾国藩的聪明与笨拙。
对我的启发最大的在于最后一段,曾国藩对于天命和人事的认识和态度。
他对于天命人事这件事能得到的认识,其实很有独特性和偶然性,作为一个资质愚钝的读书人,曾国藩非常认真的下了很多年的笨功夫,因此理论基础非常的牢固,而真正关窍打开后进益又很迅速。这使他的非常的自信,要有一番大的作为,这个阶段他是相信,自己可以为圣人,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经过了青年时期的高度自律和战胜了非常多的艰难困苦,磨炼了心性,又取得了极高的功业后,他又深刻的认识到清廷已经败坏,国家危亡,个人再努力也难以对抗,可谓天命难违。
然而以他经过了这么多事,修炼到晚年的境界,仍然相信孔子的一句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不可为为体,以可为为用。那段话非常的精彩。
几段精彩摘抄:
郭松涛说:为什么湖南出人才,孔子说愚不可及。
有一句叫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与众不同的精明。
如果不精心研究万物之间的细微差别,就不会得出差别背后的统一规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