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洁尘的《啤酒和鲈鱼》。王寅称《啤酒和鲈鱼》“既可以当成读书指南,从中快速了解原著浓缩的精华,也可以视之为文坛掌故和八卦汇编。”确实如此。中午午休的时候,在关掉大灯的办公室阅读这本书,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在逼仄的小书店里寻找着洁尘新的作品,然后计算着生活费咬牙购买一本,那种精神上的单纯的快乐是现在想起来都会笑起来的体验。洁尘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并且,多年如一日保持着书卷气和烟火味的完美结合,不缺乏博览群书的智慧,同时又有世事通达的爽朗,在这本书中,她细细点评喜欢的书本、电影、画作以及音乐,夹杂文坛掌故和作者八卦汇编,也不乏基于自身的情感和体验,读者分享着她的书房的秘密,仿佛一位老友,喝着茶闲聊八卦,她自己说的:“八卦还是很重要的,它是世间的底纹、是江湖的阴面,是名人的荣誉之一。八卦其实就是这些名人身上的光晕,而通过八卦来窥探人性、了悟世情,也是读者的一个收获。”
其中有一篇《一个人的寿司》给了我最多的思考。她用日本传统食品——寿司串起了《苏尔的寿司》、《将太的寿司》和《寿司之神》几部电影的观后感。这三部片子,无一例外展现的都是日本人的“职人精神”。
什么是“职人”?
在日本,传统意义上的“职人”,指的是为日本皇室和贵族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的手工艺人,后来衍生泛指从事手工制作行业的手艺人。职人在日本的社会地位相当高,一来当今社会机械化、自动化、大规模、成批量已是全球制造业的一个总体概貌,因而手工制作的缓慢和昂贵也就突显出来了,二来,一个真正的职人身上有一种当今社会十分罕见的品质,在日本有两个词汇形容这种品质,一个词汇是“一生悬命”,从头到尾,自始至终,一生的精力和心血都贡献在所从事的职业上,还有一个词汇是“一筋”,跟中国俗语中的一根筋差不多的意思,执着坚韧,一条道走到黑,绝不半途而废。
什么是“职人精神”?
“职人精神”是一种工作态度,蔓延至整个日本社会并受到推崇,这也是日本制造业称誉全球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原因。
最近几年,不管看日本的书籍,还是日本的电影,从中感受到的都是日本人骨子里的“职人精神”。比如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店主在经营杂货店的同时数十年如一日的为周围居民排忧解难,比如说《深夜食堂》,老板也是勤勤恳恳经营着夜宵生意,日复一日从不间断。因此给我的感觉,日本人从事一项职业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一从事就是一辈子,几十年专注同一件事情,当然可以做到极致。
反观中国当下,颇具讽刺意义。所谓“一言不合就跳槽”,大学毕业短短几年就换了很多工作的比比皆是,今天这家店还在,明天就销声匿迹。就连很多的所谓的“百年老店”,都向连锁化靠拢,细究起来,老板换了不知几茬,配方不知道暗中调整过多少次,最多有心人捡起这个名号重新经营而已。之前一段时间,从日本背“马桶盖”、“电饭锅”的新闻甚嚣尘上,为什么?因为“made in china”已经成为低价劣质的代表,而一些先富起来开始追求品质的中国人,宁愿花几倍的价钱追求“日货”,虽然后来新闻大反转,这些产品都是中国生产,可是为什么国人还是宁愿在日本背回来一大堆“化妆品、衣服、袜子”,确不愿意就近购买的原因确是值得深思。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顿时成为一时媒体高频出现的新词。于是一窝蜂的开始宣传工匠精神,连房地产广告都带上了“工匠精神”,仿佛就带上了高大上的光环。我上班的时候习惯听一会儿广播。最近听的广播做了一系列的报道,主题就是“工匠精神”,宣传的是什么呢?一年做一张琴的斫琴人、快失传的手艺人、刻版师,听起来很高大上,代表着我国的手工艺者,但是有什么现实意义吗?我不觉得大家都去关注这些小众的手艺人有什么积极意义,大家一窝蜂的去从事这些行业,对社会有什么大的推动意义么?对于这些濒临灭绝的手工技艺,需要政府的鉴定、保护、和扶持,但是对于全社会来说,大概也只是一时的关注,因为根本影响不到日常生活,通常也只是看看而已。因此在报道的最后,记者也感慨,这些现代的“工匠”,除了被博物馆纳入表演项目的,其他的人,都另谋他业。所谓的“抱朴守拙”,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我认为“工匠精神”还是存在在各行各业普通劳动者的身上。核心是一种认真精神和对职业的敬畏。不仅仅把工作当作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对工作负责,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出杰出的成就,就是“工匠精神”的代表。从这个定义上看,这组报道失败也失败在没有这种精神,差不多想当然,觉得“工匠精神”就是去寻找一些“老工匠”,国内环境恶劣可见一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