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淅淅沥沥,阻止不了归家的脚步。收拾行李出发,回老家。
老家是什么?
小时候,爷爷奶奶家叫老家,那是我出生和长大的地方。小村庄里,大部分是我们同姓氏的或远或近的亲戚,邻里街坊也无比亲切,大家有什么事情都一起商量,农忙时互相帮助,一起分享丰收的果实。
经过一个铁路道口,拐一个弯儿,第三个胡同,就是爷爷家了。胡同口是爷爷开的小卖部,泡泡糖、无花果、玻璃弹珠,童年的玩具和零食都装在这个小卖部里,村里的孩子也常来买,常常觉得自己非常富有。
爷爷睡在小卖部,早上起得早,奶奶还没有开大门,他便自己用木棍拨开,开始在院子里劈柴、烧水。我在两位老人家的晨忙中醒来,等待炉子把整间房子都烘暖了,才从被窝里出来。院子里有一个葡萄架,并没有很好吃,却一直盼着葡萄成熟,每天在葡萄架下玩耍。
家乡盛产煤矿,爷爷也曾在家门口的煤矿上看大门,我们便跑去玩儿。那时候的快乐很简单,跳皮筋,扔石子,丢沙包,都是能撑起整份快乐的项目。
长大后,我和爱人,孩子组成了新的家,老家是父母和奶奶所在的那座小城。在不断长大的过程里,我跟小城里的家逐渐剥离,从属于到附属,从熟悉到陌生,成了只在节假日才有时间回去的家。
成长的过程里,并没有幼年时光里那般无忧无虑。家不再是单纯的爱的归处,不再是唯一的避风港。家里也会有狂风暴雨,有时候甚至想要逃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再也不是那个值得留恋的地方。
于是大学,去了一个遥远的城市,一座有海的城市,认识新的人,开始尝试新的生活。那时候身边的人都盼望放假回家,只有我,希望假期短一点。不想回家,好像距离远一些,就能摆脱掉那些是非纷扰,能躲过的每一天,都用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毕业那年,我一个人拖着一堆行李,在另外一个沿海城市停留,这一停,便再也没有离开。我在这里有了爱人,有了孩子,有了家,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家。在这个家里,不用在意谁的感受,不需要任何小心翼翼,就肆无忌惮的做自己,想哭就哭,想笑就放声大笑。
孩子的出生让我再一次身陷囹圄,开始了另外一种生活。家庭结构再一次发生变化,跟曾经毫不相干的人一起生活,矛盾爆发再爆发,像极了曾经那个逃离出来的家的样子。
我开始绝望了,生活就必须是这个样子吗?还是我自己把它过成了现在这般模样。幸运的是,经历过那些痛苦的绝望的不知所措的灰暗日子以后,终于开始一点点变好。生活给的历练太难了,我连及格都没有达到,努力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被生活捶打过的人,在过往的岁月里,留下激情和无奈。
期待重新绽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