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云与卫哲
他们是通过演讲相识的,如果马云的演讲不那么受欢迎,还会不会引起卫哲的注意?
记得我想改变时,购买的网课老师说,未来写作和演讲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当时没有明白背后的意义……
后来通过写东西,遇到了贵人,遇到了朋友,遇到了同行,遇到了设备代理商……
他们给予我帮助,让我变得更好,或者接受我的建议,让他们变得更好时,我感受到了表达的力量。(我性格挺内向的,现实生活中不太喜欢跟陌生人交流。)
而且,在跟他们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更能明白别人所关注的,交流也越来越顺畅。例如:日常交流中,大部分人聊天都想自己诉说的问题,被理解被重视被听见,倾听者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大家对跟自己有关的信息,更感兴趣。
不论是演讲还是写作,都能帮助我们展现自己,吸引同频的人,被看见,被接纳,被认可。
另外卫哲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谨慎态度,也值得学习,想着以前上班没得选择时,有工作就去做了,最后发现自己并不合适,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还没有什么成长。
这一次我也要审慎地选择工作,毕竟没那么多时间,可以浪费了。
2.因为任何来得迅猛的激情和狂热,退下去的速度也会同样惊人。
这让我想到梁静茹《慢慢来 比较快》中“慢慢来会比较快 来的快去得也快”这首歌在陪着我走过了很多次自我否定的时期。
其实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的好友2020年上半年做微商,做的最好的时候,月入十万。
大概有3-4个月的时间收入其实都不错的,之后没多久找我借钱,说她老公跟人合伙做贷款,欠别人十几万,她把她赚的钱全赔进去了。
再之后,她跟我说没有做微商了,她的代理卖假货,她被罚了1w,还被取消了代理资格。她感叹说:“这钱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上半年多风光,下半年就有多狼狈。”
她的事给我很大的启发,不是钱财上的得失,而是在赚到钱后,放松了对风险的警惕。(她很优秀,如果不是代理出了岔子,她可以走得更远的。)
这件事之后我告诉自己,每一次解决难题时,都是在为以后积累经验。慢慢来就好,只有那么一件想做的事,不着急,一点一点修整自己,最后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就好。
3.天下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你能帮助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要是很想完成一件事,自己就会找各种办法去解决。
这个是内因,是自己的精神力,推动自己去接受挑战找方法,靠的是自己。
这时候如果自己做不到,就会想着向外寻求帮助,所以想要突围解决问题,从自己出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要先自救,别人才有机会给予你帮助。感谢自己愿意跨出那一步,然后遇到了那么多的贵人。
4.狂风行动
这个部分对客情的解读,颠覆了我的认知,我一直都觉得长期服务好老顾客,做好客情是关键。
却没曾想过,客情会阻碍自己,发现问题。现在想想的确是这样,例如:老顾客发现了产品有一点点问题,而这个问题在他的忍受范围内,可能他就不会提出来,反馈给卖家,卖家也不会有应对的补救措施。
但换做其他的顾客,别人碰巧就在意的是这点问题呢?产品不就丧失了机会?
“狂风运动”暴露出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一直存在的,只是狂风运动加速了它的爆发。
处于发展期的企业,更注重企业生存,来不及思考快速发展的风险和后遗症,就像我们国家对待环境那样,前期需要快速发展,所以先污染后治理。
等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环境问题暴露出来了,就开始治理环境,做保护环境的事。
对风险控制的忽略,在我做的私房上也挺突出的。上次有小伙伴分享了,她前期通过免费送蛋糕,积累人脉的方法。
之后就有小伙伴照着做,结果因为没有对风险问题的思考,活动吸引到一批非目标顾客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她不得不提前叫停这个活动,亏了大概3-5千。
在没找到适合的方式前,各种尝试都是被允许的,只是除了考虑理想状态,也要做最坏的打算,把风险控制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例如,活动限定时间,限定数量)
5.高压线瘦身
还记得以前的公司制度,有很多页,公司里的员工应该没多少人,完整地去阅读这些限定的条款,只有遇到有争议时,才会拿出来研究一番,调节矛盾。
但在员工薪酬方面监管的挺严的,毕竟跟能看见的利益(金钱)相关。
所以能被员工牢牢记住用起来的制度,一定不是条例繁多的。就像产品的特点一样,有时候说太多,未必会有好的效果。少则多,多则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