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与“罚”

作者: 彩虹满屋 | 来源:发表于2019-03-17 10:50 被阅读10次

    每个学期,一到期末复习语文,总是离不开听写、默写、订正,练习、巩固、检查,反反复复,枯燥无味,没有一丝半点儿新意可言。我虽忙此不迭,学生却躁动不安。总想改革,至少让形式有趣一点儿,让学生欢快一点儿。改来改去,水涨船高,万变不离其宗。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悬赏吧!复习阶段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奖励,考试过程中审题细心书写工整的奖励,小测成绩多少分以上的奖励,有进步的奖励……于是,到散学典礼那天,讲台上一叠叠的奖状,一摞摞的奖品,大有企业年终颁奖的隆重阵仗。光辉普照,人人有奖,给幼小的心灵以希望、激励。教室里,那一双双明亮而充满期待的眼睛,闪闪发光,即使口头上说哪个奖自己肯定没有份儿,内心里却保留一线生机,等待意外的惊喜,好回去过个大年。

    散学典礼结束回来,听朋友说他孩子班上期末大奖是麦当劳套餐。大家在教室里兴奋地吃薯条、汉堡,喝汽水,欢度散学典礼,庆祝自己圆满完成了一个学期的学习任务,那高兴的劲儿仿佛是在进行一场盛世的庆功宴。那阵阵扑鼻而来的诱人香味,勾魂摄魄,是孩子们最无法抵挡的。然而他的孩子和班里另外两个孩子一无所有,手中空空如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吃喝玩乐,谈笑风生。他们就像三个贫困孩子,灰头土脸,衣衫褴褛,跌跌撞撞误入富贵之家的聚会,沦为笑柄,无处藏身,更无地自容。那些孩子的高高在上和这三个孩子的低人一等,形成鲜明而无情的对比,天壤之别。

    难以想象,当那些孩子接受奖赏而津津有味地享受美味佳肴时,那欢声笑语中流露着的满足和得意,在那三个可怜的孩子听来是何等尖酸刻薄;那举手投足间映射出来的成功和威风,在那三个孩子眼里是何等趾高气扬。也许那些孩子的言行和平时没什么区别,并非刻意的炫耀和过分的显摆,只是因为真情流露,掩饰不住得奖的喜悦,掩饰不住石头落地的轻松,更掩饰不住美食对味蕾的强烈刺激......每一抹表情,每一句话语,每一个动作,都深深地刺痛着这三个孩子的内心。不是因为脆弱,更不是因为敏感,而是因为羞耻。这不是因为犯错被当众批评、训斥、打骂的羞耻,而是利用无形的大环境和公众舆论压力所造成的精神折磨,众人皆荣你独辱,这样的“辱”更深,更重,更伤,更重,如寒霜骤降于初生的秧苗之上,瞬间冷却孩子内心向阳的热情,熄灭孩子胸中希望的亮光。

    也许教育者只是想借助这样的方式向孩子传递一个道理:不管做事还是学习,都要勤奋刻苦,努力按要求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才可能得到美好的回报。这个初衷没错,但是我相信,这几个没有获得大餐的孩子在学习上也一定有所付出,甚至付出的跟获得大餐中的部分孩子不相上下,只是完成任务的效果不尽人意。相比之下,他们内心的委屈沮丧,失落不公,甚至自我否定,自暴自弃,不知教育者是否有所感知,有所预料,有所防范,有所弥补。加拿大教育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中说:“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教育学就是‘善’(good),是‘美德’(virtue)。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具备这种优秀的品质。一位缺少这种优秀品质的老师或父母是实际上就是缺乏教育的学问。”言下之意,就是教育者在从事教育时,应该心怀善良和美德,“心向着孩子、心向着孩子生存和成长的固有本性”,才能正面影响孩子,包容孩子,鼓励孩子,促进孩子,让孩子心存感激,心怀感恩,心生希望。教育的方式有千万种,爱的表达也有千万种,而我们在面临教育情境时,选择只有一种,那就是孩子能够接受的那一种。

    弯下腰来了解孩子,走近孩子,而不是假借权威的力量控制孩子,让孩子压抑个性地屈服,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加强责任感。此时,也许一番鼓励的话语,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抹亲切的目光,一弯真诚的微笑,更能触动一颗失落而卑微的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赏”与“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wy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