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53511/076d1368ac0b30d1.jpeg)
我不敢去的地方有那么几个,首当其冲是理发店,其次就是药店。
每次进理发店,我这张嘴就要被迫营业的感觉,洗发小工到理发大工,问题接二连三,几个来回下来,他们比我自己还了解我。
头皮类型,毛囊结构,家庭住址,社会局势,一度几乎要治愈我的社恐,显得有些牛逼起来。
最后浑浑噩噩的顶着一头怪异的卷发,回归现实世界,头发却比本人张扬跋扈许多。
去药店也有这样的困扰,明明没病买点儿备用药,可一进门的那一刻,我就头晕眼花腿抽筋,哪都虚,什么都缺。
导购不是导购,那简直就是华佗在世,深得“望闻问切”之精髓,甚至不用“切”,更胜华佗一筹,打眼一瞧,阳寿还剩多少都能给你看透了似的。
老人们在这些“神医”的指引下,总是遏制不住心底的焦慌,软化血管的,保护心脏的,助益肠胃的,养肝明目的……总之多多益善,他们前仆后继的推叠在结账的台前,生怕药厂比自己先倒闭。
多少有点儿主见,不信店里“华佗”出了门,没躲过免费的血压测量,血糖检测,几下体验完毕,身上总是有点儿错处,血压血糖忽高忽低,人生都跟着大起大落,忽忽悠悠又返回药店,与“华佗”再接再厉起来。
看那些老人总是难免要替他们担心,倒不是担心那些老年病要命,只是担心他们会不会回家清醒过来了,又要暗自神伤很久,病的焦虑被花花绿绿的药片暂时掩盖住了,可空空的口袋,溜走的钱财又带来了新的焦虑该如何面对。
人很难拒绝两件事,一件是让自己变漂亮,一件是让自己更健康。不好拒绝的东西慢慢会变成深沉的焦虑,埋在心底。
有些人,不见得擅长挖坟掘墓,却尤其擅长挖掘这种焦虑,因为这焦虑如同古董一般可以变现。
心里有了欲望,难免被人拿捏上几分,理发店也好,药店也罢,也许是我们渴求的嘴脸太过明显?让这些地方总是滋生出那些蠢蠢欲动的挖掘天才。
我现在倒是刻意学着坦然面对,与这些火苗搏上一搏。
理发店推烫头,“不需要”
药店推保健品,“家里一堆”
拿了所需,抓紧逃,躲了那个场所是我仅能为自己做的一点事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