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人都应该有两个身份同时存在:一个是行走在线下的肉身自我,另外一个是活跃在线上的数字化的自我。虽然一个是肉身的,一个是数字化的,但对于做个人品牌来说没什么两样,我们必须按照线下的形象管理来对线上的形象进行管理,做到360度无死角。
那么,我们如何对线上自己的朋友圈来进行形象管理呢?
先来看几个朋友圈的误区:
1.直播型:虽然我们只是普通人,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活在聚光灯下,只有点赞才是真友谊。
这些人的朋友圈成了直播间,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餐,出门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早上吃的什么,中午吃了什么,晚上吃的什么,事无巨细,一一记录。而且还会积极求评论,点赞。
2.鸡汤型:生活已经惨不忍睹,不如干了这碗鸡汤。
他们时而感悟人生,仿佛看穿看穿世间的一切;时而佛系颓废,让人觉得他们没做到的事情,不是他们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去争;时而又假装努力,问一问你有没有看到过凌晨四点的城市,并附上几张挑灯夜战的照片。你可以假装努力,但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3.炫耀型:我要告诉全世界,我过得很好,让那些看不上我的人羡慕嫉妒恨吧。
这些人的朋友圈就是一个字一一“晒”,晒车、晒娃、晒衣服、晒宴席、晒旅行凡是能拿得出手的,都拿出来晒一晒。有时还会借用一些道具,如看到旁边停着一辆豪车,就来自拍一张晒一晒,在一片点赞声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4.事业型:我做的事是天底下最有价值的事情,反是不认同我的都是没有开化的。
这类人的朋友圈仿佛写着“我这里有天底下最好的产品,不买就是不识货”。你在上班时的、你在玩耍时、你在睡觉时,她依然都在发朋友圈,熟不知人们早已对她设置了屏蔽。
5.吐槽型: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看着越来越不顺眼。
这类人仿佛有与整个世界抗衡的勇气,就像在一辆正在逆行的车,感觉整个世界都在跟自己过不去。他们的朋友圈里挨挨挤挤全是时下的新闻,并点缀自己的独家点评,却没有发现身边的朋友为了不让自己成为下一个吐槽对象,已经远远的躲开了。
以上五类朋友圈的形态都不属于奋斗者应该打造的朋朋友圈类型,对照一下,看看有没有中招。
那真正的奋斗者应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类是让自己朋友圈的人们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有哪些成功的案例,还要让别人通过你了解你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那些与别人没有半毛关系的东西,就要学会隐藏。
另一类是朋友圈只展示两样东西:一个是他的方案有多么专业,另一个是执行这些方案的人有多么优秀。
总上所述,一个高情商的奋斗者做好自己的线上形象,应该做到:
1.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展示这些信息的方式,给自己一个不被屏蔽的理由。
2.别把自己当回事,让别人记住你的专业以及你的专业态度,比记住你这个人更有价值。
3.现在是个注意力严重稀缺的时代,控制自己寻求别人注意的欲望,要懂得克制。
4.为自己的信息做减法,留下能够“变现”的稀缺优质信息,过滤掉低价的杂乱信息。
所以作为高情商的奋斗者,我们要懂得克制自己展示的欲望。
如果你刚好需要,我刚好专业,那么我们之间的故事就发生了,要让故事发生就要让别人知道并记住你。不是记住你的肉身,而是记住你的优势,让人在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1797/2293a0933b5c423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