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同样是阅读,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同样是阅读,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作者: 非烟店主 | 来源:发表于2022-04-27 23:47 被阅读0次

2022.4.27

我以前想过我为什么读书,答案是:我不知道该干什么,很迷茫,看书总没有错,于是就开始看书。

但是前几天读到《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的读书方式和结果,让我重新审视我读书的目的和方法。

他在三年的时间里读了100本书,就出了自己的爆款书《认知觉醒》,接着又出了书《认知驱动》,并一举奠定他在心智探索领域的地位。

而我,在四年的时间看了200多本书,结果毫无建树,现在还时常迷茫。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可是我们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呢?

他是在36岁的时候开始看书的,以前的情况我不了解,在网上也查不到,所以我不好判断,他今天的成就与他过去的经历关系有多大,但是单从他的看书方式可以判断,我和他的差距确实很大。从下面几点就可以看出:

第一点,他从开始看书首先问自己的是,看书的意义是什么,究竟为了什么看书,他会找到各种看书的意义,比如改变自己。这件事看起来非常务虚,但是当你真正这样想的时候,就会明白,这绝不是毫无意义,反而意义重大。

当你始终明白读书是为了改变的时候,每看一本书都会想想,这本书究竟能给我带来什么改变,而不是满足于今天又读完了一本书。

而我刚开始看书,首先想到的是我该怎么阅读,既然要开始阅读,那早点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岂不事半功倍。我看中的是方法和技巧,他看中的是意义。当追求的东西不同的时候,那结果必然是不同的。

他看了一本书,看中的是能获得什么价值,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改变,因此会构思怎么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生活中。而我看完一本书,首先想到的是我又看完了一本书,看得起兴的时候,恨不得拍桌子跺脚,但是过一段时间,书里的内容就忘得差不多了,激情也完全消退。

在选书方面,他会选择看什么书能让他获得更大的价值,而我选择的标准是哪些书是我喜欢的,容易理解的。我是为了读更多书而读书,他是为了获取价值而读书。

第二点,因为他看书是为了改变,他每看完一本书,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应用,所以他会认真思考书里的知识,怎么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有好的应用场景他就会尝试着去用新学到的知识,有好的实践结果,就刻意练习变成自己的习惯。

而我的目的本身也是为了改变,但是我错解了目的,把阅读这件事当成了目的,结果我更看中阅读的数量,而忽略了阅读之后的应用,所以我只有阅读几乎没有思考,更谈不上改变了。李笑来说过:单是阅读毫无价值。

周岭把从阅读到改变分为四个步骤:阅读,思考,行动,改变。而我大部分时间的阅读仅仅停留在第一步,自从去年十月开始思考怎么用书中的内容帮助我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思考我才刚刚开始起步而已。

第三点,阅读除了要解决实际问题,最主要的是要帮助我们成为想成为的人。《掌控习惯》的作者把行为改变分为三个层次:改变结果、改变过程和改变身份。只有你身份变了,思考方式和行动动力才会变,这才是做一件事最根本的东西。

周岭说他在看一本书之前会考虑,看这本书是想变成什么人,这本书能让他变成什么人。而我看一本书更多的是想这本书能让我增加哪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能不能让我显得更有学问,能不能给我身边的人解决一些问题,让我显得更“有用”。

经过这么比较我终于明白我的差距在哪里了。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同;做事情的动机不同,结果也自然不同。我再一次体会到了那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比人与猪之间的差别还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样是阅读,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dr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