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迹
笔迹说:
如题,岁月袭人,很多的过往不记录下来,慢慢的就会被我遗忘。五月有母亲节,想念我的母亲,奶奶和婶娘们,想写关于她们那一辈人的故事。一代代农村母亲的命运,与家族、时代、环境有关,更与个人的修为有关。
今天提笔先来写写我奶奶的故事,
我奶奶是个比较苦命的人。
说她苦命,一来是她生时的年代,二来是她出嫁的夫家也就是我的爷爷家并不宽裕。
奶奶的婚姻是奉了父母“指婚”之命。
当时爷爷家穷得叮当响,而且爷爷还是孤儿,是太姑奶奶(我爷爷的姑姑)养大的。
即便是穷,可是指婚的媒人说了,奶奶的八字只适合寻找爷爷家方位的适龄的男青年,奶奶的父母亲不嫌弃,奶奶无怨言的嫁了过来,育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我爸排行第三。
奶奶极信奉嫁夫从夫,丈夫是天。
奶奶娘家说的是客家话,从我记事起,奶奶总是说着流利的壮语(我们的方言),包括大声呵斥我们的时候。
印象里都没有听到她说客家话,她五个儿媳里,只有我阿妈说官话,她也极其排斥其他的外来语言似的,不管我阿妈是否听得懂,她跟我阿妈只说壮语,而且她还不许我们学官话。
记得有一次,难得阿爸提早收工回来,带我坐在楼台上乘凉看夕阳,逗我说话。我们用官话在说,奶奶从楼下经过,仰起头,对我们呵斥道:“像什么样!自己的话(壮话)不说,说别人的话(官话)。”
吓得阿爸闭了嘴不敢吭声,我当时年纪也小,还小声的问:“阿爸,我们还要继续说官话吗?”阿爸往楼下偷瞄奶奶远去的背影,闭着嘴,摇摇头。
或许是我阿爸排行老三,爹不疼娘不爱;也或许我阿妈连续生了三个女儿,我奶奶对我阿妈和我们都很冷漠,冷漠得她都不许我们姐仨乘凉时坐她买回的小椅子,不许我们在她炖豆子的时候跑进她的灶房,更不许我们私自跑进她的房间。
直到我家阿弟出生,她才对我们家露出点笑容,还主动跟我阿妈说要帮带阿弟。
我阿妈也倔强,跟奶奶说:“不用劳烦您老人家了,我的女儿们都长大了可以帮我带。”
奶奶被怂得不说话,但还是很高兴的样子,出去串门都跟人说,她家老三有后了,回来还会烧水给我阿弟洗澡。
要知道除了我,出生时得到过奶奶帮洗一次澡,两个妹妹都没享受过奶奶的抚触呢。
再之后,阿弟慢慢长大,奶奶一直都只疼阿弟。
她要炖了豆子,会呼喊着阿弟进她的灶房里,把我们撵出来后,舀上一小碗让阿弟坐在她的灶房里吃完才能出来跟我们玩。
不能说奶奶是重男轻女的人。大伯家抱养回一个堂妹,奶奶也宝贝得不行:阿囡、阿囡的叫个不停呢!还有二伯家的堂姐、四叔家的堂妹,姑姑家的两个表姐妹,她们都奶奶的阿囡,唯独我们姐妹仨儿不是。
奶奶是如此的珍爱着她们,可惜人老后却孤苦得无人照料。
按照家庭会议的决定,奶奶是由大伯、二伯和我爸养老,爷爷由两个叔叔负责。爷爷奶奶可以自己做饭的,于是奶奶这边都三个月轮流一个儿子家来帮她挑水,洗衣,称米。
大伯和二伯家新建了房子,都住在离祖屋一千多米远,我家就在祖屋前面盖的新房,所以伯伯们几乎都隔了一两天才回来帮忙挑水,而奶奶万一有不舒服的地方都是来喊我阿爸。
不过说来也奇怪,只要轮到我家的时候,奶奶才会喊着这里痛,那里不舒服的。
因为奶奶就没对我们有好脸色,我们自然也不喜欢她,但妈妈教育我们说,“身为子女我们不可以不赡养老人,奶奶对我们是不好,但是我们不能不管她。”
我阿妈就是这么一个人,她也不喜欢奶奶,觉得奶奶太偏心了,在她最需要人帮带孩子的时候,奶奶都只帮叔叔家带。在奶奶需要人照料的时候,她依然尽着一个儿媳妇本该尽的责任。
轮到我家给奶奶养老的时候,阿妈天天给奶奶挑新的水,知道奶奶的牙口不好,家里买了肉都会匀出来一半剁碎蒸熟送过去给奶奶。
奶奶过六十一岁生日时,只有阿妈记得,并按照风俗给她称米放进她的米缸,寓意她长寿。还包给她一个利是,晚上阿爸买了好菜,做好后请她和爷爷过来吃晚饭。
奶奶当面没说什么,过后她去串门就和人说,她过生日只有三嫂(我阿妈)记得给她称寿米,其他媳妇没一个回来。
奶奶过世的那晚,只有阿妈守在她床边。她跟阿妈说,想喝水,阿妈喂给她,她喝完后说:“三嫂,你回去吧,我想睡觉了。”说完,她就睡着了。
阿妈回来照看了阿弟后还是有些不放心,又走到祖屋去奶奶的房间看看,奶奶突然有了精神,坐起来跟阿妈说:“三嫂,你阿叔(是我爷爷的代称,爷爷比奶奶早一年过世)回来了。”
阿妈吓得不行,安抚她睡下就跑回家里叫醒阿爸,等他们再跑到奶奶的床前时,奶奶已经安祥的走了。
奶奶走了,灵堂里阿妈哭得昏天暗地。晚上阿爸和伯伯叔叔们守夜,妈妈在家里陪我们的时候就问阿弟:“阿奶走了,你想她吗?”
阿弟说,“想又不想!”
阿妈很疑惑:“为什么这么说?”
只有四岁的阿弟天真的说:“不想的是我们不用照顾她了,想的是再也没人带我出去玩了。”(奶奶有时候会带阿弟出去串门)
阿妈听后,无奈的笑笑就让我们睡下了。
关于奶奶的记忆就这么零零碎碎,总的感觉就是她很不喜欢我们,但阿妈又教我们必须要尊敬她,她是奶奶,做什么都是应该。
应该还是不应该,我无权去评判,只感觉到奶奶那一辈的人劳苦,受累,为生活所累,为子女所累,人生就这么苦累着过完了。
庆幸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能吃饱穿暖,还能追求更为丰富的精神生活。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