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意大利风情街”一瞥

作者: 2018栏杆拍遍 | 来源:发表于2019-04-27 07:47 被阅读1次

             关于北京天津建筑的特点,在老北京的民谣中,有一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就是“天津的洋楼、北京的四合院”。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也就分别成为了两个城市的名片。我今天先给大家介绍天津洋楼,关于北京四合院,以后再详细介绍给各位博友。

            天津洋楼之所以成为天津的名片,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在公元20世纪初的天津,也就是西方列强强行打开我们中华古国的国门时,曾经有8个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政府同意,在天津设立了“租界”。这些西方人在这里建造了不少欧式风格的建筑,供驻华人员办公和居住。其中意大利租界的范围大体位于现在北安桥以东至天津火车站之间。意租界的建设从1902年开始,当时意大利任命了一位名叫费洛梯(filete)的海军陆战队中尉做为经理,负责意大利租界的规划和建设,因为这个任命,这个普通的意大利人便被永远地载入了天津城市建设的史册。在意租界建设过程中,以“马可波罗广场”为中心建造了周边整齐的道路网以及配套的公用设施,房屋建筑主要以意大利的地中海式花园别墅为主,并注意所有的沿街建筑形式互不雷同。各街区的主路也分别按照意大利风俗给予命名,使这片小小的租界,具有与周边中国街巷明显不同的意大利风情。当然,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除了以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命名的广场名称还被保留之外,其他那些明显带有殖民倾向的街名,早已被废除,代之以“光复”、“自由”、“民族”“民生”等路名。当今天我们走进这片曾经给中华民族留下耻辱的街区,看到这别具风格的建筑,不禁为我们悲惨过去而悲哀,但同时也油然而生一种自豪,那就是,不管什么国,什么人,想在中国土地上永远作威作福,是绝对不会长久的。曾日月之几何,江山重又归为人民所有,看今日之天津以及神州大地,究竟是谁家之天下!正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在天津游览的第三天的下午,我在去天津站的路上,顺便匆匆走过了意大利风情区,留下了部分照片。

            下图,北安桥及具有欧式风格的灯柱,从此过桥向东,就进入了意大利风情区

           下图、从桥上看下游,沿海河两岸新建的高楼鳞次栉比

           下图、  北安桥上的异国风情雕塑-  金色的少女塑像和铸铁灯饰

           下图、  北安桥北的欧式建筑,颇有著名的伦敦大本钟的感觉

            下图、  桥头的装饰石柱和雕塑

    下图、 易兆云故居 

           易兆云旧居是原国民政府浙江督军、浙江省督军署军需处处长易兆云在天津意租界的旧居,坐落于马可波罗路(Via Marco Polo),(今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90号至92号),该建筑目前为河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天津市列为“一般保护”等级的历史风貌建筑。

            本照片中易兆云旧居,位于民族路92号。建于民国初年,总建筑面积为1800多平方米。建筑平面为L型,建筑主体为两层带地下室,建筑外檐的福寿雕饰和中式门窗都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建筑顶部设有凉亭,凉亭原有两层高,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天津,凉亭被损毁一部分。现已修复,尚未对外开放。

    下图、 一宫/ 马可·波罗俱乐部,此建筑原为“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简称一宫),成立于1950年1月1日,是新中国第一家工人文化宫。2004年改建成为马可·波罗国际俱乐部,与新建成的马可·波罗广场浑然一体,成为本市意大利风情区的新景观。

    下图、 大轩食府 (天津市总工会 旅游服务基地)位于马可波罗广场西南角。建于1908年-1916年,是一座砖木结构二层楼房。二层设露天阳台,上为方形塔楼并设有凉亭。装饰为爱奥尼克式廊柱,属意大利风格建筑。

    下图、  这是大轩食府庭院中的汉白玉西洋少女雕塑

            下图、 这是位于马可·波罗广场中心的科林斯式石柱,是1924年为了纪念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而修建的。柱上有手持橄榄枝的和平女神塑像。基座的四周均刻有石像,向下有喷泉周边围以莲池。设计者是意大利著名雕塑家朱塞佩·博尼(Giuseppe Boni)。石柱的底座,在黄色夜景灯的照耀下,显得金碧辉煌。

    下图、自由道步行街,在此街的北边,还有一条“光复道步行街”,也是意式风情区的主要街区,白天来此的多是游客,店铺前边可以用“门可罗雀”形容,只有到了华灯初上之后,才真正到了车水马龙的时候。

    下图、  在马可·波罗广场周边,建有六座分别以希腊神话中女神命名的地中海风格别墅,这是其中的一座:路易酒庄

         下图、 这是位于马可·波罗广场西北角的民族路80号建筑。建于1908年-1916年,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塔楼凉亭为尖拱式,造型较为雅致。此处曾为张鸣岐旧居,2009年4月3日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重点保护单位。

               张鸣歧:原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

            下图、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导览图

    下图、  这是位于“新意街”口的“奶茶小店

    下图、  这是位于“游客中心”楼前的雕塑,被剥去衣衫的女人,正在力拒男人的强吻。

    下图、  这是位于马可·波罗广场西南角的建筑,其右侧的二层楼为“意风区艺术展览馆”。

           下图、  这是一座刚刚重修完工的不知名建筑,铁门紧闭,楼内无人居住。

    下图、  曹禺剧院夜景

              曹禺剧院位于意式风情区的北部,门牌为民主道5号。是一座两层砖木混合带地下室楼房,局部建有三层,建筑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是在曹禺故居旁边修建的纪念性恢复工程,2011年9月22日,曹禺故居纪念馆正式开馆,曹禺剧院启用揭牌。

            下图、  这座建筑杳无人迹,但却公示着“门口禁止停车”。

    下图、穿过“意式风情区”,就是灯火辉煌的“天津站

            下图、  天津站内屋顶的巨型灯池

    下图、 和谐号已停靠在14站台,旅客已经开始上车了。对于我来说,三天的天津之行到此结束,该回家了。

            本组照片摄于2012年春节之前。

    原题:(原创) 老天津“意大利风情街”一瞥    2012-07-15 08:48    发表

    2018.12.31     阅读(1400)| 评论(3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津:“意大利风情街”一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gc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