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本书的标题,不由自主的会将自己代入其中。
而这种代入,意味着,这本书一定会是一本畅销书,另外,其实自己是幸运的。
我们都曾受过伤,包括,我的我们,包括,全部的都。
谁的童年又会是完美无瑕的呢?
我也不例外,受过伤,不仅在童年,甚至在成年之后,甚至到而立之年的现在。
唯一的区别在于,童年的受过的伤,是一颗种子,种在了心灵深处,而成年之后的伤,流过血,自己舔舔后,继续爬起来,自嘲一下,继续往前罢了。
想想自己童年受过的伤是什么吧。
嘲笑。这是现在在大脑中所反映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意味着什么?
自发,潜意识,深深的存在心灵的深处。
童年时候的自己,被别人嘲笑什么?
身高和体重,水桶,矮子,胖子等等。
再看看这本书中所讲的,关于童年逆境的类型。
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儿童性虐待,校园霸凌,叛逆等。
我想,自己的这种逆境确实还算轻微。
但在潜意识里影响着自己现在成人之后的一些为人处世的态度。
嘲笑,是一种语言暴力和霸凌。
这是我现在的认知。
现在,也面临一些其他的逆境。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逆境更多的书,将其定义为中性之事,甚至是积极境况。
所以,会有逆商,复原力,坚韧等一系列词汇的表达。
而在逆境之中,即使我们在成长,在反脆弱。
终归到底,我们心底的根,依然是一个孩子。
哪怕,你向着世界宣布,我早已戒掉了情绪。
其实,那只是你不愿意面对自己而已。
你想想,现在的自己,在面对一些,个体认知认为的伤害之时。
你又怎么逃得出,这本书里面所写的,儿童抵御伤害的方式呢?
我们会愤怒,会战斗,会逃避现实。
我们会敏感,会警觉,会自我控制。
我们会取悦他人,会假想人格。
我们会重启生活,会向他人分享秘密。
我们会家庭英雄主义,会向过去的生活“复仇”。
这就是我们的根。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曾受过伤,现在却有了更好的人生。
伤害和幸福,两种不同的能量。
能量在这一刻,也和情绪一样,无所谓好和坏。
而是,你怎么去感知,面对,接纳和理解而已。
早安,长沙~你好,更好的人生。
2020.03.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