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稿子本该在两周前就完成了的。
每当我坐在电脑前,都会对自己说:“今天一定要把它搞定。”然而一个电话或一个微信就把我带走了:“报价单弄好了没,明天打印出来给我看看,客户催着要。”我心里一惊,这事给忘了,连忙答道:“好的,老板,差不多好了,有些地方还需要再确认一下。”挂断电话后,我心里盘算着,还有两天才到截稿日期,来得及,先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吧。
一个小时后任务完成了,我抬头看着前方鱼缸里游来游去的小鱼儿,摇曳多姿。其中一只金鱼隔着玻璃与我对视,仿佛认得我,这是不是有点扯,不都说鱼只有七秒钟的记忆吗?我摇头一笑,继而转念一想,鱼真的只有七秒钟的记忆吗?强大的批判性思维开始燃烧,促使我赶紧打开百度去搜索,得到一个答案:“鱼并非只有七秒的记忆,而是最少一个月以上,金鱼的记忆时长在3个月以上。”
戳穿了一个谎言,我得意地笑了,果然不能偏听偏信呀。在某种方面,鱼的记忆比我厉害多了,最近我常常转个身就忘了一些事,比如忘了回电话,忘了处理报价单,比如……该死,我本来是要写稿的,苍天啊,瞧瞧我都干了啥?
就这样不断地重复着“原始任务——干扰——原始任务”的模式,来到了最终截稿日期。这个时候怎么办,摆烂吗?做为有责任心的写手,还是要硬着头皮上,但仓促之下质量如何保证?两难。
回想起那些自带“截止日期”的任务,惊愕地发现90%的任务都被我拖到截止日期附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是如何一步一步“沉沦”至此的?
有一个词可以解释,设置了截止日,往往容易直到最后时刻才开始着手准备,这种现象叫“死线效应”,出自克里斯托弗·考克斯的新书《死线效应》。死线就是dead-line(截止线),书中认为“死线效应”有正负两面,它既可以是一种促使人们完成任务的有效激励因素,不至于无限期拖延;也可以生产像我这样的拖稿型选手,自以为时间充裕,不到最后一刻不出手,结果导致焦虑情绪产生、任务完成效果不尽人意。
《死线效应》这种负面效应的事件俯拾皆是。
比如我同事也是个拖稿型选手,上周客户缺货,催得着急,我跟她说:“今天一定要发货到该客户手上,这个事比较急,优先处理。”她跟我抱怨:“又是急急急,就不能让客户提前下订单吗,我手头还有好多工作没完成呢。”我只好提醒她:“这个事情在三天前就已经交代过你了。”我给她设定了“三天死线”,本意是让她有更充裕的时间高质量完成任务,结果适得其反,她还是拖到了最后一刻。
想让“死线”发挥出正向效应,确保工作如期完成,书中介绍了7种方法,比如把截止日定早一点、从截止日倒推出每项工作的时间表、始终聚集于最重要的事,等等。但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不是这些方法,而是“死线效应”引发出的关于时间的思考。
我们常说时间管理,试问时间怎么管理?你能让时间发生一点点改变吗?你能管理的,只有你对时间的认知以及你的行为。
书中有一段话:
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力是不一致的,我们更偏爱当下。也就是说,面向未来的时间越长,我们越倾向于低估未来的成本和收益。
这段话可谓切中要害,内涵丰富,它揭示了人们急功近利、更关注眼前利益得失的本性,换句话说,就是缺乏长线思维。
比如我有个朋友炒股被套了,十分苦恼,时不时打开手机看看行情,心情随之起伏不定,有一天跑来问我怎么办,我说:“如果换成我,我会立刻止损。”他说:“舍不得割肉呀,再等等吧,搞不好会涨回来呢?”我说:“当然,未来涨跌,谁都说不准,你只看到当下割肉的痛苦,但别忘了,你的资金被占用,时间和精力被分散,情绪受影响,这些都是未来你要付出的成本。”这就是所谓低估未来的成本。
他还是决定再拿一段时间,最终以多亏40%割肉出局。后来我推荐他去买定投基金:“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他尝试着买了一支基金,每周定投200元,天天盯着看行情,没过多久就开始吐槽:“这也太慢了吧,啥时候能挣钱啊,要不我再多买点?”我哭笑不得:“买基金要放长线钓大鱼,你天天盯个什么劲儿,有啥好看的,先拿个十年八年再说。”他顿时惊呼:“十年八年,这太久了吧,你看这年收益率,还不如做股票。”这是低估了未来时间复利的收益。
更严重的,不是低估未来的成本和收益,而是高估了时间的余量。
“还早,着什么急。”
“你还年轻,有大把的时间。”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
“总有一天,我会实现梦想的,现在只是过渡阶段,暂时蛰伏。”
就这样,总认为时间还长,总把重要的事、有难度的事放到以后再去做,一日复一日,等到生命的尽头,你会发现这和拖稿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只是份量更重,你拖的是生命之稿,而且无法改稿,那条“死线”才是真正的死线。
所以,对时间的感知要一致,对当下与未来不要厚此薄彼,“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不要仅当成一句玩笑话。
以上,是对时间的认知,而你的行为要靠你自己了,不妨没事儿就问自己,如果只有一天的生命,你会做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