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朋友送孩子和姥姥回老家住了一段时间,趁机把亲妈的东西往老家运一波儿回去,可让家里清静清静。
与妈妈生活了这么些年,妈妈什么东西都不舍得扔,东西多得让她在家一分钟都不想多待!和妈妈的关系也可想而知。
与老人同住的家庭,很容易发生因为囤积东西而产生的冲突。
无论是火爆脾气的,还是走温柔路线的,基本上靠“说”是没有用的。
老人要么正面对抗,要么非暴力不合作,总之无人能撼动他们自己认定的观念。
在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或许,真的是我们自己没有用对方法呢?
多说“我”,少说“你”,聚焦自己的改变
一个人有了整理物品的需求时,千万不要试图去说服其他家庭成员,特别是对老人。
如果直接指出他们囤积的问题,用”你的东西太多了”,“你能不能别再留这些没用的东西了“,”跟你说了多少次,这些对身体不好“等等这类的语言,只能激化你们之间的矛盾,甚至是加剧老人想要囤积的冲动。
当你只专心整理自己的东西,时常表达“我想我需要清理不需要的东西了”,“我现在看自己觉得太浪费了,买了很多东西都用不上”,“我觉得还是减少一些东西,留出空间,空气更流通,身体更健康”……最初往往会引起家里老人强烈的反对,认为你糟蹋东西,甚至是冷嘲热讽。
但只要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坚定地对自己的物品进行彻底整理,继续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反对的声音变弱了,或许还能看到他们也在扔东西了。
哪怕是扔一些脏乱破旧的垃圾袋,几只单个的旧袜子,也许他们嘴上还是不承认,但是行动已经出卖了他们,那就是他们的潜意识已经对你的观念有些认同了。
一位整理师朋友,就因为扔东西和爸妈闹翻后,两年不理会他们的东西,专心把自己的私人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
两年之后,妈妈突然主动要求女儿作为整理师,给他们按照专业的标准做一次整理,要求就是“要整得像你的房间一样整洁!”
网络图片多感谢,少说教,老人要的是关心,不是对错
像我朋友那样,长期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和老人怄气几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说起来她也特别心疼妈妈,这么大年纪了,不能在老家安心养老,还要过来受累帮忙带孩子。
平时给妈妈买的吃的穿的,也都是希望她能生活得舒坦一点,可是老人总是把东西收起来,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等到放坏了、放旧了,又变成垃圾,影响健康。
其实,对老人的付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有所感悟,有所表达,却都被一句“可是”淹没了。
一旦“可是”后面的话说出来,前面所有的心疼和感激都变成了铺垫。
旁人听来,重点就是抱怨,作为当事人的老人家听起来,就是赤裸裸的指责。
与其只图个说得痛快,却适得其反,不如我们忍耐下“可是”的内容,更多地强调前面感激的部分,让老人感受到我们时刻的关怀和理解,让家庭氛围从敌对变得舒缓和善。
就算没用的东西囤积多了确实对身体健康有损,但这毕竟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能解决的问题。
家人之间的和谐关爱才是全家身心健康最好的良药。
网络图片谁痛苦谁改变,谁改变谁受益
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在《谁在我家》一书中提出了心理学的黄金法则,即在关系当中,谁痛苦谁改变,谁改变谁受益。
言传大于身教。
小时候,无论是家庭价值观还是行为模式,我们真正有效的习得方式,是父母的言谈举止。
那如今,老去的父母与我们相比,必定处于知识、观念的弱势地位。
如果我们非常确定他们的行为和思想确实不适于当下,或者对家庭关系无益,甚至有损全家的身心健康,那么我们只有选择改变自己,在行为中放大实实在在的“正面益处”,才能让老人像小时候的我们一样,在日耳濡目染中,主动做一个被影响的人,从而改变他们的所想所为。
这样,最终受益的除了你自己,还有我们始终愿意“为你好”的,老去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