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白岩松老师的阅读演讲,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整个过程都是一种严肃而又卑及的状态,哪怕中间有过一段是玩笑话,有或许我知道答案,但我沉默不语,仅此留作心中的秘密,听到某些触动泪点,都会感性的落下自己似懂非懂的泪滴,当他讲到他的大学生活求知若渴,通宵达旦排队购买新书的时候,他说因为在那个饥渴年代,好书不多,让你好不容易能拿到的一本好书不多,人也只有在饿的时候,吃饭才是最香,之所以当代人觉得吃饭不香,试问一下,你有多久没饿过了?那个年代读书也一样,让你津津有味的阅读太少,所以每每听到有新作品出版的时候,书店都是排很长队伍,我的思绪好像瞬间空白了一回,我在想,这样的举止也许是我这辈子都触不可及的人生经历,或许是我这个年代给予我们太多的便利了,所以感觉不到的饥渴,当他讲到阅读不能太功利性的时候,我又重新的审视自己,回忆2016年以前的自己,从来都没有真正的认知阅读的重要性,偶尔翻翻书籍都是带着功利的目的性去翻阅:《网店运营专才》,又或者是当自己处于百无聊赖需要力量的时候的一本《正能量》,也有可能是带着无知去求知励志的目的《既要成功,也要成仁》,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自以为很高大上的长大成人了,需要更多的去了解世界读一本《和鲁迅谈谈这个世界》;……可是对不起,我都没有好好的真正走进书中,有选择性的去过滤了我不想看内容,我没有真正的去理解去读懂,就像白岩松老师讲的,很多时候书翻完了,我们以为就是看完了,所以就置之不理了,以为看完了就觉得自己懂了,是真的 看完了吗?生活中,很多问题是经不住第二句再问的。就如同偶尔的一句想我了,是真的 想我了吗?接下来就只剩沉默了。
当他被人问到“你读了这么多本书,对你影响最大的书是哪一本”他说他永远都有的标准答案是 新华字典,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每一本书都有他的神圣之处,每一本书都有能有所获取,他不能准确的说出最喜欢的书籍,又或者是最有作用的书籍,所以唯有 新华字典以此作答,因为也确实是新华字典才让他认识那么多字读那么多书,因为有新华字典他才能一遍又一遍的读懂读通书中内容,这是我至今以来听过最棒的答案,我也通常会很被动的被问到“对你最有影响的人是谁?”我也是持着一个很标准的答案,对我最有影响的人是我“奶奶(这个实质应该唤为外婆的人)”因为我真的罗列不出在我的人生中,有多少人曾经重要过,有多少人给予我太多,又有多少人影响了我,我需要感恩的太多太多了,但是,我想,如果一定要有一个标准答案的话,我义不容辞的回答这个人是我“奶奶”,因为是她将我滋养成人,因为是她让我真正意义上的去理解善良,因为是她让我学会如何善良与包容,因为是她让我懂得如何知足常乐,因为是她教会我要感恩,这一切从来都没有她的言传过,是这么多年在她身边看她默默无闻做的每一件事情,是这么多年她以身作则的去感恩那么多事情,是这么多年她无私的去完成过那么多事情,是这么多年她总是无所怨语的去乐于助人那么多事情,是这么多年做过的点点滴滴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原来这些都是我意会的,没有错,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平常的年迈老人家,脸上有着别人一样年轮皱纹的老人,她没有读过书,印象中她是那种有印章的人,没有多高大上仅仅是因为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老人,可能正因为如此,在她那个年代的单纯,在她身上至今都没有丢舍过,哪怕世道很窄,但她总有一种世界很宽的心态,对,她是没什么高人一等的 文化,可是无私,善良,在她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往后的生活里,我都会暗暗思量,她就是我要学习的榜样,当今太多文人学者是否能做到她那般简单而伟大呢?偶尔身边也有过说她傻的声音,每每听到这样的形容词,我内心是无比巨痛的,如果善良无私都要被理解成愚蠢的话,那么我宁愿自己永远也学不来聪明,回忆起来的岁月,奶奶的一辈子没有过的口角之争,更多的是她那默默无私为家人操劳和热心帮助他人的身影,我自认为我是个有修养的人,更多的感悟是来源于她,我仿佛又记起刘德华说过的一句话:赚到的要给人,学到的要教人,后来我在这两句话后面加了两个词:赚到的要给人,这是恩,学到的要教人,这是德。所以当白岩松说到山海经里面的无私为大私的时候,第一个片刻停留就是奶奶的那些有所作为,她用一生诠释了平凡最美。
当又有人问到白岩松老师:“在大学阶段,是行万里路更重要还是读万卷书更重要?”他的回答是:这个问题太学院派了,因为当你在大学的这四年时间里,明确 说想要行万里路你做不到的,不光是物质条件的问题,还有一个是学习生涯的问题,那么就读万卷书吧?但这并非是正确的,因为,在他认为,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不算是最重要的,而是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读这万卷书,用什么态度去行这万里路,在老子当年写《道德经》的时候,他一定是没有行万里路,更没有读万卷书的,但是今天又有几本书超过了老子的这几千字的《道德经》呢?那是什么让老子在没有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的情况下阐述了未来相当多人们内心的困惑,到今天不仅不过时依然散发这巨大的光芒。具体是什么,我想我理解的是一种沉淀后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旱斯具舟,热斯具裘的远见。有些书应当在适合的年龄去阅读,因为有的时候有的书在你不合适的年纪去读,你就会以为自己读过了,其实是错过了,因为当你在太年轻的时候有些书的味道你是读不出来的,但是你以为你读过了,那么就错过了再到那个你需要这本书的年龄的时候与它相逢,这是件很遗憾的事情。我们有的时候喜欢阅读是为了证明自己,去寻找一种共鸣和共振,尽可能让自己与书中人物处于同一个频率,以此达到自己的满足感,但是,请不要以偏爱或排斥的心态去择书,偶尔去试着读一些你觉得反对反感又或者说看不懂的作品,兴许真正的用处在这些书本上。
一本名著的伟大从来不是因为它的主题,伟大的作品,都有一个共性的特点,是因为拥有太多 人人心中有,处处笔下无的伟大细节,诠释了那些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名著绝不是因为它的主题伟大,而是那些一个接着一个看是无关联的细节,不要太功利性的去阅读,阅读是一种生命方式,不应该是功利的事业,名著伟大的不是中心思想,而是细节。有的书很薄其实它很厚,而有的书很厚其实很薄,这是不一样的理解,读书需要直觉,当你开始真正的学会阅读时,你会舍不得翻完,那些年你翻一页,风翻一页的时光已经仅存回忆了,留下的是你沉淀后的思想走进书中细细品味,读所有书的最终目的是读到你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自己在读鲁迅,在读舒婷,在读曾国藩,其实都不是,真正的阅读走到更舒服的愉快的境地是在每一本书里你都在找寻你自己,都在塑造你自己,人终究会走向越来越孤单的岁月,当你拥有了阅读的习惯的时候,你永远不会孤单,在往后时常别离的日子里,相比起他人的陪伴,阅读或许让我更踏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