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碍了沟通?
原创 梁建交 子夜的老鼠 4天前
在家里,我总是被孩子的妈妈批评说,她说过的话我从来都不听。事实上,不是我不听,而是记不得那么全、那么准确了,因此,到头来执行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偏差。比如,让我下班回来的路上买三样东西,结果只买了两样回来。或者,让我把阳台上已经放了一天的一袋鸡蛋拿给我妈,结果,我却把冰箱里冷藏着的鸡蛋拿走了,等等。
工作中,这类沟通问题就更普遍了。就比如,受领导委托,我刚刚做了一个方案,尽管事先和领导有过几次沟通(包括方案的提纲),领导的意图我也有记录,方案也是在沟通的框架下进行准备的,但从今天交付的情况看,第一版显然没有达到领导的预期。
之所以出现这类情况,是因为有“沟通漏斗”的存在。
“沟通漏斗”说的是:受表达者能力的制约或精力、情绪的影响,人们平均只能表达出80%的意愿,对方能够听到并观察到的大约为60%,真正能够理解并接受的大约只有40%,等到执行的时候,可能就只有20%了。
上述比例的具体数值是不是符合每一个沟通实例的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这个“漏斗”的存在。
为什么会存在“沟通漏斗”呢?可能有很多原因,以下是最主要的三个原因:
1)说的人在表达逻辑上存在漏洞,让人产生了误解。
2)听的人过滤掉了一些信息,扭曲了说者表达的意图。
3)听的人再转述或执行的时候,又弄丢了一部分信息。
这些因素阻碍了沟通。那么,如何预防呢?
从说者的角度,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1)把话说准确,不要模棱两可。
包括措词准确、逻辑清晰、要点完整。不要想当然认为听者很聪明,你说上半句,他就知道下半句。当然,我相信工作的伙伴中,一定有这样的默契合作者。只是,大多数情况下,要尽可能把话说准确,免得事后麻烦。
2)甄选沟通内容,放大沟通效果。
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捞干货”,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有的人喜欢长篇大论,喜欢侃侃而谈,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上,听的人最后肯定会不堪重负,影响到对关键信息的解读、记忆和吸收。
3)选择沟通对象,不做无效交流。
如果选错了沟通对象,前面说的60%可能就变了50%、40%,40%就变成了30%、20%,或者更少。也就是说,沟通效果又多打了折扣,最后通过漏斗底部的将会更少。因此,沟通的层次越多,信息传递的效果越不好。
从听者的角度,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1)确认说者的意图。
对重要的信息一定要和说者确认。可以通过追问的方式来确认,比如:“就这样就可以了是吗?”也可以通过复述的方式来确认,比如:“您说的意思是……,我理解的对吗?”
2)做好记录。
永远记住“好脑筋不如烂笔头”,重要的沟通一定需要做记录,文字或者录音,或者两者兼有,特别是那些沟通完并不是马上要执行的情况。隔了几天之后,脑袋里的记忆可能已经消退了,这时候就特别需要翻开记录再看一下。录音的好处是可以还原整个沟通的上下文,包括语气、声调,也能够帮助你找回漏掉的某些关键信息,缺点是不容易快速定位(我相信按照现在的技术,很快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3)过程反馈和修正。
无论如何,过程反馈都是需要的。因为,即便是沟通双方都做了最大的努力,沟通漏斗依然会存在,只是通过率的大与小的问题。说者永远不可能用语言把想要的事物表达得完美无缺,听者也永远不可能100%理解说者的意图。只有通过及时的反馈、沟通,然后修正,再反馈,再沟通,逐渐逼近听者心里面想要的那个东西。
正因为,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沟通漏斗”都会存在,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你想要的和别人给你的,总会有一些差距。我们能够做的,是尽可能缩小这个差距。
当然,也会有一些时候,别人给你的是比你当初想的还要好的东西,超越了你的期待,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记点“在看”或者转发朋友圈)
前文:
美食美酒美景,都值得期待,但……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