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婚姻育儿1每日输出_用...
《爱和自由》带读十七章从爱走向独立 十八 十九章

《爱和自由》带读十七章从爱走向独立 十八 十九章

作者: 唐雯婷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10:19 被阅读3次

    十七章从爱走向独立 十八 十九章

    今天的带读我想以一段话开始,无条件的服从外来意志,放弃自己的意志和责任是一种最轻松的处事方式,放弃愿望总比调节愿望容易,放弃个性也比发展个性容易,用这段话做开始是一个提醒。我们这里所提到的顺从和服从是两个概念,那么顺从的来源是什么,我们怎样保护孩子的意志力,形成他的品格 ,最终维护他的独立感。我们在这一张都会提到

    十七和十八章我们讨论的都是顺从,意志力,顺从他是从哪里来的呢,书中说顺从是孩子从爱中决定顺从,从意志力中决定顺从,这里也有一个区分,我们这里所说的顺从是遵守准则与纪律而不是遵守惩罚。如果惩罚和压制太大,孩子没有办法感知的话,他就走向麻木,长此以往的压制,在失去约束后,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破坏和无法无天,

    如果联系到蒙氏教育理念,我们会发现这和精神胚胎的感觉相当吻合,感觉是认知的基础,也是良善的启蒙,也是发现的一个智慧,满足自己的感觉之后,他才能有能力洞察和体验到周边的环境和周围的气场,所以这是我们顺从的一个要素就是环境

    我们再说到,顺从的来源,顺从有一个重要的来源也是意志力决定的。他的第一步就是意志力是理想的表现。

    意志力的另一个表现是深入和专注。这里联系到蒙特梭利理论就是关于认知,

    我们提到过认知的发展是从孩童的兴趣开始的,兴趣之后自由选择发展到意志

    所以如果一个孩童有机会去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他就有机会发展意志

    意志力的第三个要素,什么代表意志力,我们在这里是向上,向善的肯定的意志。而不是说这个人一直在做坏事,这是意志力嘛,不是。这里我们同样说道精神胚胎的代表,精神或信念。意志力是有建设性的行为,而不是满足欲望的作恶。这不是意志力,在十九章会说到的品格,大家可以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一般来说,环境压力越大,生存条件越差,人就更容易往恶的地方发展,而对于我们来说,为孩子创造一个有爱的向善的,能够去锻炼他,发展一个自己的意志力,如果有天,孩子问你,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那你真的可以给他点一个赞,因为他的出发点,因为他的出发点已经具备,善,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这些品质。

    在这一章节里,我们也提到成人可以做什么,孙老师提出意志力的发展是很缓慢的过程,通过和环境的持续活动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很容易遭到破坏

    蒙特索力说道过去的教育中,老师是按照一种逻辑的方式进行推理的,他认为要教育别人,我必须是很好,很完善的,

    孩子要模仿我,服从我,一切就会令人满意。但这一切都是以服从为出发点。这种服从,就会使成年人和教师的教育变的很容易,甚至会令人自豪,因为他认为自己是重塑或建造了一个人。但是我们往往忽略陪同孩子建设他的创造力和意志力是多么重要。所以成人要去维护孩子的独立,那孩子的独立包括,第一是身体的独立和生活的自立。孩子他要达到自己的独立,他可能就会出现敏感期的动作,吃手,吃脚,抓东西,扔东西他要培养自己身体的独立和分离,唤醒他的手,再去认知这个世界。这就是身体独立的第一步,这就是我们说到的会走路的孩子哪里都要走,等到他真正会走路了,他就要抱抱了。因为他要满足另一块的需要。

    那么第二个,我们要允许孩子自由的选择和意志的独立,书中提到,费斯泰洛奇,他最早提出孩子心理发展顺序,重视能力的获得,从实物到抽象的教育,从数数到概念的教育和爱和自由不同的是 他强调威严感,除了给爱,我们还要给威严,但威严一给多了,可能就会趋向压制。所有我们这里说到,蒙特梭利出来的孩子,他是有自由选择的机会,比如我们把孩子带到一个音乐会,我们去告诉他我们的纪律是什么,这里的规则是什么,在对于环境的尊重和体察中,他们可能选择安静,如果实在忍受不了,没有办法选择安静,你会平静的告诉他我会把你带开。这部分就是他自由的选择和意志的独立

    独立的维护我们说到第三点,是不受干扰的工作,思想的独立。

    工作这个词,是非常特别,孩子在被允许的空间,他有一个工作毯,自己的地方,自己在上面操作工具,自己在收好,那么在工作毯上操作教具,我们称为工作。

    在家里,如果他形成一个习惯在专注进行建设性行为,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去打扰他,不去干涉他。比如说,有的奶奶,在孩子专心玩玩具比如磁力片,搭积木时,削个苹果,给孩子吃。这块苹果里面有多少营养,重要吗。重要,那此刻孩子的专注重要吗,它也是重要的。一个身体独立的孩子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么,他会知道自己渴不渴。饿不饿,也会对自己的工作有深度需求,一个被粗鲁打断的孩子,很可能会发脾气,就是他有思想的独立。

    如果我们也是一股情绪升腾上来,去压制他的话,那么我们就走到了顺从的反面,所以我们说维护孩子 的独立唯一要去做的 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提供帮助 ,

    所以我们谈论到儿童品格的时候,一是顺从,二是意志,三他的独立得到维护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个孩子,他的行为顺从洋溢着体谅和善良。包括一个端水都不平稳的孩子,他会想到给妈妈倒水。一个孩子愿意把零食分享给其他人,你就会感受到他有的那种体察和善良。

    那么在这个篇章,我想分享尼采的一句话,如果不能服从自己,必然听命他人。

    那么十八章,我们会谈到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简单的概括为自觉,这个自觉是一种自主的服从,他在体验重要程度和其他人需要的时候,也没有忽略掉自己的需要,这个自觉和孩子的冲动是一致的。

    举个例子,一岁多的孩子,看到桌上有一个磨牙棒,他的冲动一定是一把把他抓起来。当天的冲动和命令和指令一致的时候,他就会和偶尔顺从别人。

    他如果看到水塘里有水,他的内心是我要去玩水,那这个时候,妈妈说,你去玩水把,那他相当的服从,因为这个时候心里需求和服从是一致的。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偶尔顺从的。可是很多人想在第一阶段就想让孩子完全服从,为了安全,有效率,不要太吵。这个时候我们会拿出什么武器呢,一种是惩罚性的压制,比如有的幼儿园实施的罚坐,练坐,可能这会适合小学生,但幼儿阶段的孩子还没有控制自己的冲动。第二个是我们成年人会做的示范性的说教,你错了,你做错了

    第二个阶段是和能力匹配的顺从,是孩子掌握了规律与能力的顺从

    比如说如果这个孩子数学成绩很好,你让他在家人面前给你演算三三得九,他会很顺从,如果没有掌握这项能力,他就不会顺从去配合你,。

    如果一个孩子已经进入小学,那么学习成绩重要嘛,能力是不是重要的,还是说所谓放养的概念,真的是放任,不去对成绩的要求,我们可以结合与能力匹配的顺从。与能力匹配的顺从是他能够呈现自己的能力,非常自尊圆满的一个需求,他得到这样的能力,他能展现自己的能力,他也在在这个时候选择了顺从。

    我们接下去说第三个阶段,会非常渴望顺从,这个顺从和崇拜不一样。从优秀的人得到指导和帮助,然后产生了热情,产生了原发点,而不仅仅是崇拜,

    这里我分享一个蒙氏幼儿园的故事,幼儿园的孩子,去音乐博物馆参观,当时里面所有的展品都没有拉红线,进去的时候,馆长就说,不要碰我们的展品,我没有拉红线。在场的两个孩子,是五年级的学生。常常想用手指碰,或者用脸凑的很近,哈一口气,馆长一边在解释,一边把孩子的手拨开。

    这两个孩子就在馆长看不到的地方去碰,这时候其中一个孩子就非常不舒服,并告诉他们不要去碰,他发现一个马头琴,马头的耳朵掉了半片,立即非常伤心,非常难过,后来馆长说那是之前就掉了。

    这个时候他是顺从规则,并且自发想要维护规则,再想到那些大的孩子,他们是怎么形成自己的规则的呢,是不是在第一阶段想要吃糖,想要自己剥,万一大人剥了,他就会大吵大闹,但却收到大人的制止,或许是他灌水瓶,灌了第一次成功了,灌了第二次失败了,他在成功和失败交错的时候,受到了大人的压制和批评呢,这些我们都不知道,我们看到的是他是被管束 的,他不是服从的。

    文章中王老师是顺从的,仔细观察他的时候,发现他的生命状态高于别人,而迁就和照顾他人,而且他也不占用别人的空间和时间,我们非常渴望达到马斯洛自我实现的这个层次,如果一个人实现了自己,他自然而然的帮助他人实现自己,。

    但是如果一个儿童,正在发展他的摸个敏感期,比如他到了触摸的敏感期,他要到处摸,抓,你要让他服从,安静,他是不可能顺从。所以在每时每刻教育的时候想一想,你希望孩子顺从,那他现在到了哪个地部,是冲动和自觉不匹配,还是能力无法匹配呢,还是崇拜真理的地步,你的权威不再他的有效。

    结尾,我们再引用尼采关于智慧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合群时期,他崇拜仿效比自己强的人,第二个阶段是沙漠时期,就是束缚最牢固的时候,但是崇敬之心也时时刻刻会随着你的认知发展破碎,这时自由的精神就茁壮成长,一无牵挂,重新判断一切的价值,到了智慧的第三个阶段创造时期 ,再否定的情况下重新肯定,不是出于高于我之上的权威,不是出于压制,而是出于重新肯定和重新组织,

    再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想要让孩子达到那个阶段,最高阶段肯定是大多人想达到的,他是一条不容易的路,所以我们要有勇气让自己走一条不那么容易,成全他人的路

    接下来是十九章儿童的品格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本章的内容,我想和大家讨论的第一点,什么是品格,品格对于一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品格在百度的释义是品性和性格,是品性和素质,他决定回应人生模式的处境

    在本章开头,这样叙述到,对于一个人来说,还有比品格更重要的嘛。人的品格就是他这个人本身,一名儿童如果在0-6岁形成了健全的品格,向善就是他的内驱力,他一生就是为了这个不断的完善自己,这是生命的本质和力量。这一类人具有坚强的性格和坚定的意志,他们坚定走向完善自己,什么也不能阻止他们前进步伐,正是这些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推进社会走向完善,推动人类走向进步,

    接下来我们讨论的是儿童品格中意志和顺从的形成,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够抵抗诱惑和其他力量的裹挟,而顺从是对真理,对事物客观本质的顺从,也是对真善美的追求,那么儿童的意志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说儿童的品格完全是自己建构和发展,良好的品格并不不依赖成人,是通过儿童工作发展建构发展出来的,我们说一个人的行为是内部结构的外在显现。

    如果一个人内部是混乱的,那他的行为犹豫,矛盾,挣扎的,如果他的内部是恐惧的,那他的行为就表现为退缩或掩饰,如果他的内心是不坚定的,那他就容易被诱惑,被其他力量裹挟。最终偏离自己的方向。

    良好的品格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个是意志力,第二个是他能遵从内心秩序和界限,而这两部分都是儿童也只有有儿童建构发展出来,如果一个人的意志和规则,还有秩序是通过压力建立起来的,那当外部力量不在的时候,,这种意志和秩序也会随之消失。他就不能真正内化成为品质,那一个人的品质不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他是一个人恒定的内部结构,

    儿童的意志力是如何形成的,蒙特梭利说,儿童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意志力,儿童精神胚胎指引儿童去做适应他发展的事情,当儿童拥有身体的自由,选择的自由,思考的自由,他就在精神胚胎的指引下,做他的感兴趣的事,也正因为自由,他能够深入他感兴趣的那部分,这个深入就变成专注,意志就在这个时候形成,而专注本身又是使用意志的过程,通过在工作不断的选择,不断的使用意志,意志被不断地建构起来,

    良好品格另一个特征是顺从,内部秩序和规则的建立,当儿童有时间,空间,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那他就会反复的做这件事,当他感知到事物的规律,并顺应这个规律。

    蒙特梭利说生命的纪律是秩序,智力的纪律是专注,行为的纪律是顺从,儿童感知了事物背后的法则,进而去遵守法则,也能顺从法则和规则,儿童通过感官来获得对物质世界的感性认识,并将其概念化,逻辑化,进而达到精神层面的提升,那这种对规律的认知,体现在生活中就表现孩子能够自觉的遵守规则,逐渐发展为自律。

    最后我也想和大家讨论一个话题,既然良好品格是儿童自己形成的,会有哪些因素阻碍儿童形成良好品格

    第一点是传统教育中,我们一直认为知识和道德是成人给予孩子的,我们不太相信儿童能够自己建构,如果不改变的话,我们就习惯灌输我们的经验如果这样的话,那这个儿童就失去了空间,时间,去建构他的品质

    第二点成人往往会把生存能力误以为是生命的能力,我们会认为儿童掌握了各种知识,技巧,就等同拥有了生命的能力,而这些所谓的生存能力的知识和技巧,往往会随着时代的转化快速的更迭,或者淘汰,而生命的能力不会被更迭和淘汰,他就是身体里的力量,那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趋向克服困难,探索事物本质,最终完善自己的一种力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和自由》带读十七章从爱走向独立 十八 十九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kx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