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上了九秋老师的课和风吟老师的课,受益匪浅,今天先整理九秋老师的。
昨天老师主要讲了长篇小说的开篇,虽然我知道自己的斤两,短期内还没有写长篇小说的能力,但是多学点总归是好的。
对于一个长篇小说,它的开头重要到什么程度呢?九秋老师觉得它甚至能够决定一本书的生死。实际上,不同题材的小说,它开篇的创作方法和操作方法都是不一样的。现在小说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我们读者的总量,我们如何让我们自己的作品能够吸引读者读下去,让它变得更有价值,那就需要有很好的开篇。不管你是写IP文儿,新媒体文,还是传统文学的小说啊,在写的时候,开篇的时候,都特别重要。
因为长篇小说很考验一个读者的耐力,耐心,能不能在几秒钟把他吸引住。所以我们的开头就要开门见山,至少现在的小说里面,要讲这些。以前的很多是先有庞大的文字去作为铺垫,讲背景,讲很多很多,包括梁老师的人世间,前面很多也是讲那个五六十年代的哈尔滨的背景。但是现在很多读者时间比较碎片化,以前的很多并不适用于现在。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要考虑市场,考虑读者需求。小说就像我们自己的一个孩子一样,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大家欣赏的。
当然,所谓的哪种方式更好也不是固定的,就是说悬疑要什么样的开头,情感的要什么样的开头,历史小说什么样的开头,它都不是一样的,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那么我们在选择开篇的时候,就要根据自己所写的题材去选择最好的开头,也最适合自己创作的方式。
比如开头可能是写景啊,比如说大海,山川,河流,近景,远景等,这样大胆的描写。这是一个方面,或者说是交代小说的创作背景,就像梁老师的人世间那个小说就是这样的。如果专门看的影视里面可能体现不出来,交代背景小说是有的。当然这些流水葬式的叙事,这是传统小说创作的一些方式,但是在现代快速阅读的这个年轻的读者群和社会里面,这样的开头,它就不太符合大部分读者的阅读习惯。
开篇要以故事形式存在
九秋老师觉得一个合格的长篇小说的开篇,它不是闲言碎语,也不是碎片化的,而应该是一个有完整的因果关系的故事,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起、承、转、合。这四个部分就说不管后续的故事怎么变化,长篇小说的这个基本框架它不会改变的,就包括新媒体小说,IP文儿,传统文。就像我们盖房子要挖一个地基一样,不管我们选的材料是木材还是石头,这个骨架它是不会改变的。
另外在起承转合当中,转折就是高潮部分。我们要写大纲的那个转折的就是它的高潮部分,它是决定一个小说是否好看的关键,也就是小说的灵魂之处。
九秋老师用自己的文章举例说明了几种。第一种是采用引言的这种方式;第二种开篇的就是弄一种镜头似的方法去推进情节,也就是由景到人,由远到近,用镜头式的方法推进故事的发展。
学会归纳素材,多阅读。
九秋老师说了她的读书经历,她看了很多书,包括国外的那资本论,富国论,那些经济方面的,还医学历史经济。当我们什么书都看的时候,就像我们吃东西,我们不挑食,那么我们身体获得的营养就很丰富。我们读书,我们不挑书的时候,对我们的创作也很有好处。我们一定要多阅读,输入比输出更重要。当然要有选择的读,要多读那些优秀的作品,能引起思考的。
最后老师又强调了开篇它肯定的是一段故事,它不是让我们去抒情,也不是旁白,也不是心理活动或者单纯的情景描写。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些,开篇可以有景描写,但是景描写一定要把那个故事给带出来,不能单纯的描写情景的,一定要有故事的形式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