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拒绝别人才好呢?
玻璃心,讨好的性格若是潜藏在习惯中,会让孩子忘记说"不".
这不,来看一看发生在依依身旁的事情吧!
依依期末考试后独自在家呆了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里家里可热闹了。
她和同学们一起玩,家里玩之后小区玩;两点一线,合成一派。那个欢喜啊,真是玩得通透。
小朋友之间玩到一块去了,总会有忘记回家的情况,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家里舒服,有几个同学呆着就不肯走了。一呆呆一天,还不肯离开;
尴尬的事情时常自然有:
1.准点在小区门口等
2.吃完饭立马往我家里跑
3.最后一直呆在我家不回家啦。
怀着好奇的心情,我打开家里的监控视频,他们在家到底玩什么呢?这样子入迷?
最后发现的是他们在家玩手机,打游戏外加看电视。
更奇怪的是,依依出门上补习班了,居然还有同学留在家里。(在那里玩手机,看电视)俨然觉得这就是他自己家一样。
看到这里,我心里不舒服,有点无法释怀。我反思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回到家,我召集依依爸爸和依开启了家庭会议;询问同学在家这件事情的具体情况。
爸爸说:“依,看到你和好朋友玩得很开心,爸爸也跟着高兴;和好朋友在家里玩是没关系的,但是你出门去上补习班了,把同学留在家里这件事就不可取哦!”
“可,我叫他走,他不走,硬是说要呆在家里,我拿他没办法才让他留家里的。”依有点委屈的说。
“那爸爸问你(如果你的同学在我们家里发生了意外状况,他家里急不急)”
依依低着头,看向我,微微的点了点头~
“你看,你在家爸妈都有点担心,所以才安个监控的,更何况是还有其他人,我们都不在家,他在咱们家,这份责任我们担不起啊。以后这种情况直接跟他说不能呆家里,这是原则。”爸爸语气心长的告诉依依。
依没有说话,安静的离开了。
让孩子学会说不,是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能进一步提高孩子的独立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让她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让孩子敢于说不,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也可以让她远离有恶习的同伴;
要鼓励孩子说不,让孩子摒弃从众心理的误区,找到正确的和朋友沟通的方式方法。
对于说“不”,我们父母应该监督孩子朝着一个阳光友爱的方向勇敢前进。
我是荔枝,记录生活,浅谈亲子
——来自我和依的日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