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过后发现学生作文写得极差,作文内容言之无物,句子都是语法错误,句式过于简单,逻辑思维混乱,不具有思想性。遇到问题总要解决,不能一筹莫展啊,不能放弃听之任之啊。不会写复杂的就写简单的,至少先能把话说明白。写什么?怎么写?现成的容易获取话题和素材的就是我们的教科书。以前欣赏范文时,总是羡慕范文中有课外学习的痕迹,总认为是我们扩展不够多,于是盲目总结一堆套话,告诉学生生搬硬套。意欲借助套话换取高分。后来在统考中批阅作文时,发现了一些运用我们现行教材里的词,短语,句子结构所写的作文,一样精彩,毫不逊色于有课外拓展词汇的作文。经过反思,我明确,普通话语能写出真情实感,让人引起共鸣。作文质量高低取决于写作者的思路,及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得体恰当,思路清晰,适当升华,就能生成一片好文章。语言可以依托书本,可是怎样才能有思路呢?并不是每篇作文,或每个孩子都有写作思路的。灵感是怎么产生的?这就又要回到教材这个话题。通过实践,我认为还是要回归教材,让教材作为引领。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会有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阅读文章。对于自己没有思路的孩子,不妨利用思维导图先提炼文章中相关话题的信息及写作需要的词汇,先从模仿课文开始写作。哪怕此时没有自己的思想,但能以课文为模版写出一篇文章对写作困难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鼓舞。想有进步信心是第一位的。在根据课文内容提炼信息的写作过程中,并非所有学生都在机械模仿,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有部分学生开始开动脑筋,自己构思了。也就说有些学生有了自己的灵感。面对同一张思维导图,没有开动脑筋的同学就是机械按顺序完成,而开动脑筋的同学,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学会将信息进行整合加工,成为自己的原创。在批阅作文中,让我有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感觉。学生的思路由点及面,越来越宽。这让批改作文的我也有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兴趣。思路是打开了,但其实写完的文章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思路是我能观察出来的,但是学生的表达依然存在语法错误,逻辑思维不够严谨,主题没有升华等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没有关系,将批改过后的作文面对面为学生讲解,将优秀,可圈可点的句子,将具有思想性的作文,通过照片呈现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发现使用简单句和复合句对文章审美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如何将思想性融合到作文中。演示完毕后,要求学生二次修改作文。基础差的孩子,几乎每次呈现的作文都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基础好的学生,不断为其修改句式,加强语句表达能力。一篇作文反复修改几次,每次都查缺补漏。能把一篇文章改好,才可以进行下一篇作文练习。这个时间不难把握,因为一个单元一篇作文,一个单元要讲一周或一周半。所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练习。道理听起来不错,但实际在每次修改时,总有同学原封不动交上来。这是典型不动脑的表现。这样的修改没有任何意义。我要求学生每次修改,必须要有改动。哪怕你原来的句子没有任何错误,你也要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说法,书中提供的信息是否都被合理应用到你的作文中,尤其是那些字数不够的同学。所以修改其实是再次生成的过程,不是只把语法错误改正。修改的目标应该是朝着更精进的方向努力,不止语言运用,还有思想提升。指导学生写作需要教师自己见多识广,思路清晰。所以前期的备课尤为重要,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具有引导能力。作文写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多积累,多观察,多动脑,勤练笔,当然更重要的是,不能风格突变,要持之以恒,既然发现教材是有利于写作的工具,就坚持发掘教材,让教材里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实现英语课标的总目标: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