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启蒙与此时5:资本主义的本质

启蒙与此时5:资本主义的本质

作者: 李成__北京 | 来源:发表于2024-12-02 10:18 被阅读0次

启蒙与此时5:资本主义的本质

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是很多因素放在一起共同促成的一个现象。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涌现”现象。参与者只是在做自己的事,哲学家也只提出某一方面的思想,没有人通盘设计过资本主义这个概念,结果却是产生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这么一个社会形态。

哪怕资本主义出来以后,学者们也没搞明白它到底是什么。过去的学者 —— 比如马克思·韦伯 —— 对资本主义有过各种不同的解释。

韦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人物。他们当时看资本主义,可能看得没有那么清楚。这就好像看人不能只看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得等他成熟以后再看。

现在资本主义已经成熟了。从历史大视角回过头来看,有些东西也许能看得更清楚一点。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呢?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有它就叫资本主义,没有它就不叫资本主义呢?

传统的理解,这个东西是“资本”。

1.资本主义与资本

马克思·韦伯认为,之所以出现资本主义,关键在于有资本。

资本主义的早期,当时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很差,其实平心而论,按照现代学者的考证,当时工人的生活条件已经大大好于资本主义出现之前农民的生活。韦伯之前的学者们就形成了一个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只认利润。

今天的人通常把资本家称为“企业家”,我们会说企业家要搞管理和创新,企业家得承担风险。

今天的人认为凡创新都要冒险,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值得赞赏 —— 但是韦伯的前辈,英国人邓宁格说“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今天的企业家听到这句话,不知会作何感想。

马克思·韦伯出生于1864年。韦伯见到的资本主义要好看得多。韦伯对资本是另外一种态度。

韦伯1905年出了一本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认为资本家 —— 这里应该叫“企业家”了 —— 聚集资本靠的是……勤俭持家。传统基督教鄙视赚钱,而新教鼓励赚钱。新教伦理要求你勤奋工作努力赚钱,但是赚钱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为了把事业做大。如果你赚很多钱,那就说明你是一个成功的人,也说明上帝对你的认可。

韦伯描写了一个勤俭创业的精神,美国历史上有很多人就是这样的精神,中国今天的很多企业家也是这样的精神。韦伯赞赏这个精神,认为新教伦理 —— 而不是剥削 —— 才是资本主义的真正精神。

2.资本的作用

韦伯前辈学者讲资本家剥削工人,韦伯讲过企业家勤俭奋斗获得的过量资本,他们说的其实都是资本决定了资本主义。说白了,他们都特别看重金钱。

人的传统思维,对金钱有一种复杂的情绪。人是既喜欢又反感钱。但不管你是喜欢还是反感,你总是首先想到钱。戈德堡认为,这个复杂的情绪,高估了资本的作用。

勤俭持家就能带来资本主义吗?任何时期都有只图赚钱不顾享受的有钱人。中国的地主,一有钱就去买更多的土地,或者也开店铺经商,他们的故事至今还在电视剧里流传,那中国怎么就没发明资本主义呢?

韦伯可能有点过度美化新教了。历史上的新教非常反科学的,搞过很多极端的事情,比如猎杀女巫。这哪里符合启蒙精神了?

当然,如果资本家不剥削工人,就不会那么容易积累资本。如果没有新教精神,资本家也的确不会把赚钱搞得那么光明正大。

这个要点在于,现代西方研究者认为,资本也只是产生资本主义的诸多因素之一。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不是资本,而是别的东西。

现代学者怎么理解资本主义。

3.对创新的态度

伊利诺伊大学经济学教授戴尔得丽·麦克洛斯基(Deirdre McCloskey)对资本主义有一个全新的研究。她在2016年发表著作提出,是人的观念和想法,而不是资本或者政府机构,带来了资本主义和世界的繁荣。戈德堡接受了这个观点。

麦克洛斯基说,资本主义的真正标志,是人们对市场、企业和创新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

所谓对市场和企业的态度发生转变,说白了就是人们对赚钱这件事儿的态度发生了转变。韦伯强调的是资本的作用,麦克洛斯基强调的则是态度。关键不在于积累了多少金钱做资本,关键在于对金钱的态度。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的“果”,态度转变才是资本主义的“因”。

传统思维都是鄙视赚钱的,学者看不起商人,连商人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特别是“以钱生钱” — 也就是放高利贷这个做法,在各国和各个宗教眼中都是坏事。

举个中国的例子。王安石变法的重要一项是“青苗法”,其实就是在灾年给农民提供贷款。这个贷款的年利率是20%,按今天标准是太高了,但是在当时,已经远远低于农民从地主那里借高利贷的利息。

这本来是一个惠民利民的政策,可是受到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猛烈攻击。士大夫说你这是与民争利,这是官府在放高利贷挣农民的钱,简直太丑恶了!

古代政治是静止土匪的政治,但是土匪也得讲意识形态。皇帝和贵族当然希望国家收入越高越好,但是士大夫集团作为儒教意识形态的捍卫者,得制约皇权。就连“富国”这个提法,今天来说是天经地义的,国家要有钱才能做事 —— 但在儒教看来,国家赚钱本身就不对!司马光鄙视王安石,正如孔子鄙视管仲。

韦伯推崇新教伦理,可是别忘了创立新教的马丁·路德本人,也痛恨以钱生钱。鄙视赚钱,才是正常的。

更重要的是对创新的态度。今天一说创新都是好事,孩子有好奇心是重大优点。可是在历史上,“好奇心”从来都不是什么好词。中国人说西方那些东西是奇技淫巧,而西方的正统思想也认为搞创新是异端。好奇心从来都是不被鼓励,而是被禁止的东西。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正常的国家里,利益集团赚钱从来都不是靠创新。正统的赚钱方法是贵族、官员、行会、宗教这几个集团联起手来,直接控制稀缺资源,垄断赚钱的业务。

比如大清的盐商。盐商赚钱难道是因为他们发明了更好更便宜的盐吗?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被官方指定掌握了盐的垄断销售网络。

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要搞创新,说我发明了更好更便宜的盐,我要开公司,你说政府能允许吗?

有个词叫“颠覆式创新”,如果一项创新要颠覆别人的赚钱方法,那它就会遭到抵制。历史上人们对创新的态度一直都是抵制。佛罗伦萨曾经禁止使用阿拉伯数字记账。德国一个城市的议会曾经下令杀死了一个纺织机的发明人。欧洲多个国家曾经禁止印刷术。禁止创新,才是正常的。

然而从启蒙运动开启以后的某个时刻开始,西方世界从官方到民间,人们对赚钱和创新的态度完全就变了。突然之间,人们就觉得资本家赚钱挺好的,很多人想当资本家。突然之间,人们觉得新东西比旧东西好,觉得技术应该进步,社会应该进步,好奇心是个好东西。

这个观念的转变,才代表资本主义真的到来了。

可能跟新教有关,也可能没关系。可能哲学家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可能作用没有那么大。总而言之,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人们的观念说变就变了。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多次描写过这样的观念转变,有时候简直是一夜之间所有人的态度就能全变。

观念变了,世界才变。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套政治和经济制度,更是人的观念。

但是请注意,资本主义这个观念可不一定是永久的。

启蒙与此时6:美国宪法厉害在哪

先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国家利益”这个词儿经常听说,那到底什么叫“国家利益”呢?

布鲁斯·布恩诺·德·梅斯奎塔的一本讲博弈论的书,叫《预测师的博弈论》,其中就说的很有意思。国家,只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想象出来的东西没有利益,只有人才有利益。国家中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利益,各个利益集团有各自的利益,“国家”没有利益。当有人说国家利益的时候,他实际上是有意或者无意地打着国家的幌子,在为某个利益集团谋取利益。

比如说,美国政府宣布,要大幅度提高针对德国进口汽车的关税,请问这体现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吗?进口汽车关税保护的是美国汽车厂商的利益,而同时伤害了美国汽车消费者的利益。

那所谓“美国的国家利益”,到底是谁的利益呢?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吗?如果大多数人的利益就是国家利益,难道少数人就活该被侵犯利益吗?

现在对“国家”有一个新的思考角度。追溯历史,“正常国家”的本质,是一群静止土匪用来压迫人民的工具。那要这么说的话国家当然有利益 —— 所谓国家利益就是静止土匪的利益。

资本主义跟正常国家最根本的一个区别,是资本主义讲创新,而正常国家的土匪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必须禁止别人创新。

资本主义是一个比较脆弱的状态。国家,会反击。

1.威尼斯往事

中世纪时期的威尼斯共和国,曾经是个商业非常发达的民主国家,它的权力掌握在人民代表的手里。1171年成立的“威尼斯大议会”是它的最高权力机关。大议会有100个席位,当然里面没有穷人,有贵族,有官员 —— 但是,也有商人。

事实证明能有商人就算不错了。威尼斯的政治民主商业发达。当时的威尼斯就有私人合同法和公司破产法这些东西,还出现了一系列的金融创新,简直是有点现代化的意思,经济自然是高速增长。

各路新贵不断地加入大议会。可能某人原本出身一般,创业开公司,股票一上市有钱了,就能够加入大议会。但有人搞颠覆式创新,就得有人被颠覆 —— 新贵要加入大议会,旧贵族就得退出,旧贵族的利益就要受损。威尼斯贵族,就觉得日子不应该这么过。

于是在1286年,贵族们决定不能再给新人机会了。这是一次政变式的政治改革,要求从此以后大议会的席位都世袭。贵族们弄了一本“黄金名册”,名册上的家庭自动获得一个大议会的席位。而如果你家不在名册上,那对不起,你再有钱再努力都进不了大议会。

1314年,大议会宣布把最重要的贸易线路国有化。特别是远程贸易,规定只有贵族才能从事。你要不是贵族,不但吃不上肉,哪怕想做点小规模的贸易喝汤,也得交很重的税。从此最赚钱的生意就被贵族集团垄断了。这是威尼斯经济衰落的开始。

威尼斯共和国,变成了一个正常国家。

从民主共和国变成帝国,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发生过好几次,古罗马是最显眼的例子。这就是为什么说“正常国家”是“正常”的,因为这是人的本性趋势所在。

真正的人人平等是个神话。小团队还可以讲平等,一旦人数过多就必然有分工有等级 —— 那也就意味着有精英。精英集团掌权之后不会老老实实等着别人来竞争,他们一定会想办法让统治对自己有利。他们就算原本不是土匪,最后也会变成土匪。他们一定会防止别人搞颠覆式创新。

这个问题,在美国建国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美国的建国者考虑到了罗马共和国是怎么失败的,也考虑到了威尼斯共和国的前车之鉴。

美国人想了几个办法。

2.美国有何不同

有精英其实没问题,只要有人群就有精英。问题在于当精英把持权力以后,怎么防止他们用权力给自己谋取利益。

美国的建国者之一、也是第四任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提出一个思想。他说要解决精英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把权力的圈子扩大 —— 只要圈子足够大,任何一个势力就都不能形成多数,而精英和精英也不容易联合起来。

美国真的很大,麦迪逊的思想真实现了。

整个19世纪是美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美国的人口扩大了五倍,人均GDP扩大了三倍,充分体现了自由市场的好处和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正常国家中的权贵和穷人是对立的,而美国的资本家们参与市场竞争结果却是对穷人有好处。

当时有个作家就写道,范德比尔特是个资本家,他赚了很多钱,你买的每一桶面粉,他都从中赚取了0.14美元 —— 可是因为范德比尔特这个人的存在,每桶面粉的价格被降低了2.75美元!他让你省了2.75美元,他自己才赚0.14美元,你对他还能有什么不满呢?你应该感谢他才对!这就是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的精神。

后来有人分析,说为什么世界各地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各种闹革命,而美国没有呢?是因为美国对人民的压迫从来没有那么严重 —— 关键就在于,美国,有权的人,和有钱的人,是分开的。

资本家没有权力,政客没有钱,他们并没有形成一个贵族集团联起手来压迫人民,人民永远都有希望,所以美国的工人运动从来都没成气候。

戈德堡总结,十九世纪美国资本主义的成功,有五方面的原因。

第一,美国的经济一直在高速增长。经济增长一个好处是,哪怕你是个普通人,你搞个发明创造想开公司,你也很容易得到资本。经济增长,普通人才有上升通道。

第二,美国太大了,而且各个地方很不一样。就算一个地区的几家棉花公司说我们成立一个行会,也垄断不了棉花业务,因为其他地区的棉花公司根本不理你。

第三,美国的文化特别讲企业家精神。这一点今天还能感受到。美国人特别喜欢讲创业,特别推崇白手起家自己开公司的人。这个文化吸引了全世界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到美国来。

第四,美国当时的国家权力不够大。就算有利益集团能把持国家权力,它也做不了什么。

第五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美国宪法非常厉害。

当然现在世界上有好几个国家几乎是全盘复制了美国的宪法,结果运行起来都不是那么回事儿,所以前面四点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你不得不承认,美国宪法有高明的地方。

3.国家和政府

正常国家都是静止土匪建立的,但美国可不是这样。美国的建立是开会开出来的,美国宪法是顶层设计的结果。用当时杰斐逊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半神半人”的会议。美国宪法可以说是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头脑的最先进的思想,是启蒙运动的一个最高成果。

这部宪法的最厉害之处并不在于它讲民主,而是它有一个机制,能避免像威尼斯共和国那样让利益集团劫持国家。

这个机制的关键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思想。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也有不同的派别,洛克和卢梭就有一个本质的分歧。卢梭认为人的权利是国家给的,而洛克认为人的权利不是国家给的,而是上帝给的 —— 也就是所谓“天赋人权”。

如果你假设人权是天赋的,不是国家给的,那么宪法对个人权利就不能有任何限制,只有保护。宪法,只限制政府的权力。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区别一下“政府”和“国家”这两个概念。政府只是一个办事机构,宪法规定政府只能保护人民的自由,而无权侵犯人民的权利。政府根本就不应该有自己的利益。

而国家,是一个比政府更古老的概念,是静止土匪统治人民的暴力机构,它有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建国之初,是只有政府,没有国家。

最初的美国政府是一个非常弱的服务机构,连个人所得税都不收。曾经有人说过,在罗斯福新政之前,普通美国人跟政府打交道的唯一场合是邮局 —— 因为邮局是政府办的 —— 除此之外,政府跟你几乎没关系。当然美国也有军队、有士兵,不过跟普通人关系不大。

但是,国家还是慢慢地在美国出现了。政府越做越大,利益集团开始插手权力 —— 静止土匪出现了。而且这个苗头,早在罗斯福新政之前就已经有了。

而国家出现的名目,当然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这里面就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政治哲学问题:国家到底*应该*干什么?

为此我想请你先自己思考一下。看看下面这句话,你是否认同 ——

“国家应该代表人民的利益,如果人民想要经济增长、想要致富,国家就应该为满足人民的愿望而努力,引导人民走上富裕的道路。”

你认为这句话对吗?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看来,这句话简直是天经地义。可能现在大多数美国人也会觉得这句话没问题,包括很多美国知识分子也这么看。

但是,这句话违反了美国宪法。

相关文章

  • 细说资本(19)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与文明特质的关系(上)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是资本是由谁来控制的。 或者说控制社会核心...

  • 二语习得第一歌

    英语启蒙的本质就是英语语音启蒙,二语习得的本质就是建立英语思维。 ...

  • 理性萌芽的行为后果——大众旅游的产生

    17民族本 简秋丹 2017410225 摘要: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当中,作者想体现的是在随着启蒙思想...

  • 人类的未来

    资本主义如今是很多国家的制度。剥削与被剥削是本质。有资源有能力有技术的人,剥削其他人。资源是有限的,资本主义能很好...

  • 人类的未来

    资本主义如今是很多国家的制度。剥削与被剥削是本质。有资源有能力有技术的人,剥削其他人。资源是有限的,资本主义能很好...

  • 资本主义的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阶...

  • 为什么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

    这个问题就涉及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面了 资本主义的制度设计里就没有财富的的重新分配,资本主义的本质设计就是: 富人越...

  • 《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语文》

    1.教育不可逆,时光不复返2.语文启蒙应当是语言与思维的融合 4.阅读的本质:发展孩子的语言和思维 6.语文启蒙的...

  • 资本主义、金融的本质

    国家强大的本质是生产制造能力,在信息时代则包括信息与能量的集析理用。 股市的本质是资本的自我生长膨胀的法制区域,导...

  • 第27课 资本主义的兴起

    问题导览 1. 资本主义是如何兴起的? 2.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随着美洲大陆的发现,人类的新时代开启了。 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启蒙与此时5:资本主义的本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ws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