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2-外国名作家日记-《中国行日记》

62-外国名作家日记-《中国行日记》

作者: 学习博物馆馆长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12:24 被阅读8次

    01—作者其人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大致划分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是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02—日记介绍

    有温度的历史,有态度的观察,纪录片镜头一样的素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外国学者眼里的七十年代中国。

    1974年春天,正处“批林批孔”运动中的中国大地,迎来了一个包括学者罗兰·巴尔特、克里斯蒂娃和作家索莱尔斯在内的五人代表团。他们在20多天中访问了北京、上海、南京、洛阳和西安等城市,参观了各地的重点景物、历史古迹以及学校、医院、人民公社、工厂。

    在这段充满神秘色彩的旅程中,罗兰·巴尔特写了三本日记,详细地记录了他在中国所见到的人和事,并加入了较为个人化的评价。

    03—日记展示

    4月17日,星期三

    上海

    天气晴朗。

    小结:有效机制(在需求方面)是无可争议的,在(欲望)价值方面仍然是一个谜。在这里,各种价值还只是一些手段。

    常设的工业展览。加里拉宫式的展馆。【巴黎的加里拉宫(Galliera),最初是展览时装和物品的,1977年成为服饰与时尚博物馆。】

    展厅:军工风格,很激励人。半身像,红旗,串串灯泡,闪光的红色文字。斯大林式的色彩。

    展厅里,是谁在讲话?致欢迎词。数字。

    我们从高处观看一个摆满机器的大厅,机器都很干净,在那里空转。远处,是毛泽东披着大衣站立的全身石膏塑像,周围是红旗。

    一位扎着辫子的矮小女孩口头介绍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

    [远处,总是有四位日耳曼人和俄国人的肖像【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的对面是毛泽东。]

    生产螺丝的机器。一个小伙子为我们开动了机器,他不停地看着我们。他的指甲修剪得很好。

    生产钢笔卡子的冲压机。

    赵向导:您懂机器吗?——不懂,但我在学习。——那很好,每天都在学习。

    参观,等等。机器,介绍,年轻的女孩。

    一队欧洲人,都很丑,他们紧跟着我们。这种越来越明显的相互拥挤的状况,使主任有点着急,他推着我们,喊着我们向前走,他像教堂管理人员带领人参观教堂那样使劲晃动着手臂。57我在每一台机器那里都只听到:在“文化大革命”之前……

    主任是位矮个子的男人,长得有点像弗朗西斯·布朗什弗朗西斯·布朗什【(Francis Blanche,1921—1974),法国幽默表演艺术家。——译者注】……

    轮船模型。

    轿车、卡车、拖拉机展厅。

    “上海牌”小轿车(我们的出租车就是上海牌轿车),仿伏尔加轿车【伏尔加轿车,出厂于1956年,是苏维埃时代最大的轿车。】每小时130公里。100公里耗油12升。好漂亮的接待轿车。它中间的座位很高,一压按钮,就可以变成后仰靠背。我让人为我和朱丽娅拍了合影。

    我们参观纺织品(院子里阳光明媚。10点15分)。主任先是让我们对纺织品展台产生渴望,但却是在那组(很凶的)巴伐利亚人参观之后,才带我们来到了纺织品展台,从而成功地分开了两组人。

    在一种类似咖啡厅的地方休息。藤椅,茶,香烟,通风。中间有一个花坛。

    还是弗朗西斯·布朗什的讲话。

    [茶水,味很淡,是温茶。]

    在人们介绍“文化大革命”之前与之后机器发展状况的讲话过程中,我正看着墙上一幅横向的放大了的毛泽东书法,整体上非常漂亮(草书【“草书”风格或潦草风格,是中国书法的风格之一。】):潦草、急促而富有空间感。我在思考“边框”问题。我自己的绘画:也有些书法板块上的安排,不是画面被切割了,而是板块在移动。

    围绕着两张放有茶水的桌子,开起了小型的研讨会;他们很快就讨论起来了(关于政治方面的问题)。

    结论便是,他们不停地被苏联人侮辱着,因为苏联人任何58时刻都对他们说这样的话:你们只能制造玩具式的轿车,等等。但是,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武装……(大跃进)【在毛泽东的主张之下,“大跃进”(1958—1961)试图通过一种新的自愿的经济政策,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以与苏联对抗:动员群众,制订大型工程计划,扩大集体化和创立规模更大的人民公社。这一运动的失败带来的是一场严重的饥荒。】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被发动起来的工人们的首创。

    [不管怎样,这个国家在彩色领袖肖像旁边放置了大量毛泽东的书法:他的书法具有千载难得的优美、诗意和个人形式。这是与绝对的平庸性对立的。]

    有几个展厅,都是手工艺品。

    玉石块(湖南):三吨。雕塑作品:红旗位于最高处,玛瑙质的。12位手艺人,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一些登山者爬上了喜马拉雅山。[但是,玉石为什么会吸引中国人呢?硅。]

    人工花卉。

    糯米粉制作的奶瓶。

    [这些都很丑陋,就像应该如此。]

    木雕作品:平庸,群体作品。

    放大镜下,正雕刻着毛泽东的一首诗,45个汉字放在一块很小的晶体块上。

    医疗。针灸针。

    其他作品,都与电有关。

    模型:一只老鼠在针刺的作用下躺着。

    人的耳朵上几乎有着人体上的所有穴位。

    (罐子里盛着)传统药性植物,药品就是用这些植物制作的。

    大模型:原子结构。胰岛素的结构(1965)。

    热水壶,缝纫机,剪刀,钟表,饼干,罐头,照片,乐器,打字机,2100个按照部首分类的汉字,体育器具,乒乓球。

    另一个展厅(11点45分)。电影。短片:杂技,五弦音乐。

    收音机,电影机。

    医疗器械。向导们在催促我们,矮个子讲解员非常失望(每一个厅有一个讲解员)。

    纺织品展厅。

    平台钢琴,竖琴,手风琴。一个小伙子非常出色地弹着钢琴,激情洋溢,技巧娴熟。有点儿像流行音乐!

    雕塑作品。群体雕像。穿着长袍的毛泽东,工人,士兵,农民。完全像是在山上传经布道。

    毛泽东的书法,很多,越来越漂亮。只有这些书法是唯一的艺术作品。

    12点,参观结束。

    乘小车返回(阳光灿烂,温和,已是春天):沿途,人群如墙。人们在等待观看由市政府接待的400位日本人的到来(乘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2-外国名作家日记-《中国行日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aw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