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因工作需要,频繁的接触到文案写作的工作,因基础技能欠缺,对文案写作完全门外汉,八窍通了七窍,一窍不通,借助着自己仅有的语文水平,在胡拼八凑,结果,一篇文案稿被领导批的体无完肤,于是乎,开始从网上找些资源学习,恶补短板,但写作(创作)这种能力,岂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收效甚微。
感叹之余,发现商业文案这东西还真是复杂,除了要写的美,写的朗朗上口,还得写到用户心坎里去,不能创造商业价值的文案,顶多算是一篇命题作文,一段煽情的话。本着这样的思路,我研究了不同风格的文案,从文案高手江小白,杜蕾斯,999……到街边小摊位,可谓收获颇多,更加感叹隔行如隔山。
作为一名非专业人士,要想有突破,除了不断学习,还得不断总结,更需要不断应用,也需要同行不断指点,今天,我就来聊一聊前一段看到的一篇文案写作技巧,既作为知识,也作为总结,提炼一下,与各位朋友共享,欢迎各位大神指教。
文章是关于文案用词的技巧,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
1.多用名词,动词,少用形容词
关于词汇的属性,本身不太专业,就不再讨论这个专业话题了,但就这些不同属性的词表达的效果,从受众角度上讲,确实名词和动词要比形容词效果好。有一个例子: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通篇诗文里面,几乎没有出现形容词,全是名词动词结合,但给人一种非常直观的画面,但假如通篇出现形容词,你会发现很难有清晰的画面,读过之后都是满脑子华丽的辞藻,至于动词,动词传递图像的速度总是比形容词快,对比这两句话,一切就一目了然:(1)纸上的一个锋利的、参差不齐的口子是被刀划出来的。(2)刀划破了纸。”很显然,“刀划破了纸”在传递信息和图像方面,快速并且有力。通过这个简单分析,也不难看出,不同词语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名词、动词的表现力会更好,会给用户留下很大的瞎想空间,画面感也会更清晰,更直观。

2.适当使用意识形态及专业领域词汇
关于意识形态的词汇,或者这篇文章作者提到的哲学词汇,我理解为就是很抽象的词汇,往往一句文案中有一两个哲学词汇,会让人的眼球不由自主的定格在这些词汇上,除了能营造一种博学、专业的效果,也更能让读者回味,关于专业领域词汇,效果是相同的,但是,关于这些词汇,只能是适当使用,而不是堆砌,不然就整成了专业领域的论文了,只有你自己懂,用户一头雾水。

3.巧用宏伟词汇
关于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我们中国人确实经常会说到天下、世界、宏宇、山河等等词汇,尤其是在描述某种场景的时候,特别喜欢运用这样的词汇,以显示大格局,大视野,所以宏伟词汇被商业文案中广泛使用,大情怀、大气魄会让人感觉到更开阔,比如凯迪拉克:从不预测未来,我们创造未来,“未来”这样宏伟的词汇,会一下子提升格局,文案的比格自然提升了。

4.善用矛盾属性词汇
矛盾属性的词汇,通俗来说就是反义词,比如大、小,黑、白等,为什么要用矛盾的词汇,关键就在于矛盾的创造,相反词义的两个词汇之间,有很大的空间,而这个空间,恰恰容纳了读者的思维,举个例子,驴得水的文案: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哭和笑之间的矛盾反差,为留下一个很大的空间,极大扩大句子的张力,很容易让读者记住。

以上四点,作为小白学习,个人觉得是个很不错的帮助,文案的写作,在于日积月累,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有启发,多去练习,自然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