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作为战略策划专家,我平时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企业家群体了。这些社会精英除了请教我战略、营销、品牌、管理方面的专业问题,还有一些与经营相关度很高,但身边又不知道该问谁的问题,也会打电话征询我的看法。
尽管不是业务上的,我还是凭借自己对社会各方面的了解,尽可能做出解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把近期问的比较多问题,隐去与客户商业机密有关的内容,整理成这篇文章。
如果你是一位企业家,或者是企业的中高管理层,我问你几个问题,不管能否一口气答得上来,这些问题都值得你去深刻思考:
1、当下与未来,我们中国在世界上将扮演什么角色,作为大国之大民,我们将何去何从?
2、当下的时局,有哪些值得警惕的乐观与值得坦然的悲观?
3、为什么说,我们要的是高手对胜利的热忱,而非义和团般对敌意的一腔热血?
4、未来,我们个人该报以怎样的心态和行动的转变?
5、在今后乘势国运的关键十年,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才能在人海茫茫中出类拔萃?
壹、是谁在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历史的车轮巨大无比,乃至于后辈都会惊叹为什么那些当事人,没有一个能意识到时代的变动呢?其实,历史的车轮却又大象无形,乃至于当下的人,根本不可能从各自片段化的角度,予以真正的解读。
一个基本的道理,海面上偶尔掀起一丝波澜,我们可以将其解读为正常的起伏;但当海面上突然集中地、密集地、且明确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浪潮,我们无需深思也能料到,水面下一定有明确针对我们的“异相”出现。
这股子异相,或许是那些被英美余孽刻意煽动的民意,或许是某些宵小之辈恶毒的谣言,亦或是境外资本与机构对我们的明确攻击。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深切明白,这份“敌意”已然成型, 并准备随时向我们发起冲击。
浮出水面的敌意,之所以能够在今天形成浪潮 ,绝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拍脑袋掀起的,他背后必然有无数海外“仇华群体”和“反华势力”的支持和推波助澜。且这一切都仅仅只是开始,远远没有结束。
这不禁让我感到担心,疫情过去后,在这个无数“仇华势力”滋生的世界,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和如何妥善处理这些横生的难题?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需要明白,即:
到底是世界需要中国,还是中国需要世界?
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想必思维逻辑正常的人都能够回答,如果是一位具备战略思维的企业家,他也能脱口而出:
我们彼此需要。
要知道,今天中国的崛起与繁荣,固然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勤劳奋斗与忘我拼搏。但是,能够换来如今的丰富物质生活和各种民生改变,也同样离不开国家在国际市场上争取到的机会。
这份机会是我们从最开始的轻纺业,一针一线换回的外汇。随后以轻工业换来飞机、大船的技术。最后我们终于发展出具有自主产权的重工业和高水准工科业,今天我们终于有能力向海外销售属于我们的各种电子产品与日常百货。
尽管这一切,是我们自身努力拼搏的结果。同时,也正因为全球市场的蛋糕足够大,我们的拼搏才有意义。然而今天,你却能莫名感觉到时代的风向和空气中的味道有了变化。
人们依然在勤劳工作,生意也依然在恢复当中,好像什么都和过去别无二致。但是,突然间,你意识到了 原来真正的变化,是那隐藏在风中的 “戾气”在横生和加剧。这股戾气,并不直接爆发在彼此管理层和精英之间,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明白如今的世界谁也离不开谁。
这股子戾气,真正的爆发点是那些借 “爱国之名”实际行义和团之言的群体。
这股子戾气,真正的爆发点更是那些“借自由之名”实际在竭力排华仇华的群体。
它们的一切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竭尽全力的 让我们群体中那些比较弱小的一份子,找到“梦寐以求的归属感”,随后以“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代表中国表示我们不需要你们这帮洋人!”的态度,来宣泄与世界的敌意。
这是一股把我们引向不利的狂热。假如某一天因为一些特殊事件,在极端情况下,我们真的和世界展开了切割,那请问这样的举动的后果是什么?是以无数的企业、无数的岗位、无数的生计和日常生活完全沦陷为代价。
某些领头羊级别的企业开始宣布因为市场因素,裁员上万人。这些被裁撤的人,在我们的14亿人口基数看来只是沧海一粟,但却是上万个活生生的家庭,他们的生计与生活,乃至起码的衣食住行都遭到了实实在在的打击。
我特别讨厌那些铁血战狼文,这些文字的始作俑者,各个都是借着爱国之名行伤国之实。好在精英层已经把“热血上头的感性”抛弃了,一切都处在 “值得警惕,但不值得害怕”的状态。
就拿近年来日韩提议的 “搬出中国计划”来说, 真的是可以一笑了之。就像别人对你说,付你搬家费出去一样,正常人都知道,搬家的真正损失根本不是那杯水车薪的搬家费。真正的损失是失去了对应的市场机会、产业配套与实实在在的利润。
作为最快最快走出疫情 并予以了妥善控制的我华,也一定是第一时间重新恢复“全面的系统性正常”的。 有损失么?有造成经济杀伤么?一定有。但只要我们是最快恢复的,那就不要紧。
资本本身是趋利避害的, 随着世界局势越来越混乱,对他们的打击会越来越大。资本必然会选择相比较下更安全稳定的平台落户,这也是为何我华要大张旗鼓地要全力推进外资与金融领域的改革的重要原因。这一次,看的不是谁的拳头硬,而是看谁能够更快恢复稳定。
我期待RCEP的逐步正式生效,能让我华尽快和整个世界,促成一个比之前 “WTO”更加有利的贸易与经济等全方面的合作方案。 然而必须承认,美方是一个很值得尊敬也很值得警惕的对手,也可以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这一点 不管每个人对美方领导人的意见如何,但他在这点上看得很透,包括他不断地表示与中国关系的重要性和与我方管理层的友好。只不过,颇为矛盾的是,未来十年里大方向一定是“相爱相斗”的局面。即,彼此都会努力的去争夺各自的利益,可却又明知道这份利益不能真的脱离了对方。
贰、理性的声音,才是进步的旋律
再聊聊近年来甚嚣尘上的战狼式文章,都以披着义和团式的表皮,而成功渲染了很多人群。以绝大部分人的认知和对世界格局的理解,他们是听不懂所谓的“双边关系”和“共同利益”等词语的。所以,与其让他们胡思乱想,不如直接热血上头即可。
但作为精英,我们应该明白的是:遇到一些摩擦,就立刻怒气冲冲地表示老子天下第一,敢与美欧争雌雄,是非常愚蠢的行为。要争么?当然要,早晚要,但不是现在就要。
正如人类历史无数次的历史演变一样,所有的力量与权势转换,除了自身的势力起伏变化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准外部的时机。美国能够崛起,其转折点就在于二战。这次战争对美国的真正益处,不在于单纯的倒卖军火以及成为战胜国,而是彻底借此用“全球化模式”替代了原本属于英法的“殖民地”模式。
同样,我们什么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能够喘口气说:“咱们憋了这么久,就为了这一天?”别急,现在还不能亮剑,得把剑铸好、磨利才行。《孙子兵法》讲:“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翻译为白话的意思是:未战之前就能预料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条件充分;未开战而估计取胜把握小,是具备取胜的条件少。条件充分则取胜几率就大,而准备不充分,就会失败。何况一点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根据这些来观察战争,胜败也就清楚了。
要达到前文说的那样“出一口气”的战果,我们必须满足以下几项胜利条件的大多数,方有“一战而定”的胜算:
1、我方海军实力具备在太平洋上与蓝方对峙抗衡,以达成战略均势乃至优势。(这意味着,我方起码得拥有6个航空母舰编队。)
2、我方拥有50个以上能够“走出去”的世界级企业和领先品牌,而非目前只能盘踞于国内的地产和银行业。国内这些“割韭菜”和“窝里斗”的所谓互联网企业,哪怕他们的品牌营销做得再好,市值再高也很难提高真正的国家商业层面的竞争力。(这意味着我们的科研实力、科研人数、院校基础配备,要达到蓝方的70%以上才行。)
3、我方与整个东南亚、东亚以及俄方多边形成包括战略、贸易、经济、文化上的紧密合作与协调,并且明确能和蓝方及其党羽展开均势博弈。(这意味着我们的地域影响力彻底冲出封锁,且综合实力几近成熟。)
试问,你觉得条件成熟了吗?没有,远远没有,我们还需要继续韬光养晦,培养我们那包裹在落后皮肤里,却竭力发展的大国雄心。这,才是我们泱泱五千年大国文明之下,才有的底蕴和城府。
而而不是像腐朽的大清那样提及海外,就抚掌大笑、谓之蛮夷也。这才刚吃饱饭、站稳脚跟几年呢,就跟一个初经人事的少年一样鄙夷天下群雄了?需知,就算是博弈中的那些比较简单的形式,比如足球与拳击。在真正展开对峙前,双方都要对彼此对敌手的低估,恰恰就是对自己的侮辱。
你以为的美国是什么?美国拥有的仅仅是3.3亿人口、50个州和美金、美军、美系企业吗?美国,是一个体系,背后是日韩的无奈参与,是欧洲的貌合神离,却依然基本站在一起的合作,是目前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操盘手。对于这样的体系,我们必须慎之又慎,随后再慢慢伺机而动。
迄今为止,放眼神州有哪一家我们奉之为国之栋梁的企业,有哪家企业能凭借自己的品牌走出去,大把大把的收割美金的吗?人民币盈利能力固然重要,但远不及外汇的重要性。我们的征途还很遥远,远远还不到现在能靠目前成绩骄傲自满的程度。
叁、任凭风浪起,拿着战略锦囊的你稳坐钓鱼船
毋庸置疑,你未来的人生与生活会发生巨大的转变。不出意外,未来十年里,我们本来只能在历史上看见的各种经济上的波动起伏、国际之间的角力博弈、以及很多本来以为只有书本上才会发生的事, 一件件都将会发生。这是成就我们自身的必经之路,我们不能再一味地追求岁月静好,而应踏实负重前行。具体的建议有3个,如下:
1、准备好自己所处行业将要面临的剧烈变化,坦然冷静处理,而不是成为被一波浪涛击垮的软弱者。
在七八十年代,所有人都以为“铁饭碗“是事业的终极答案。
在八九十年代,所有人都觉得“下海”才是人生拼搏的出路。
在两千年以后,所有人都认为黑领及公务员方能永世不变。
(卖个关子,你知道什么是黑领吗?见文末彩蛋)
而在过去十年,外资企业、四大会所、管理咨询、互联网行业各个轮番表现。但事实的真相是,没有一个产业和岗位,能够永远满足你的野心,也没有一份单纯的事业,能够永远给你不思进取的安宁。
如果你三十而立,那在未来直到你退休的几十年里,你将面临起码三到四次,以每十年为一个更替的经济周期。每一次,都是优胜劣汰、去芜存菁、胜者为王。每一次,都是把你曾经骄傲的成绩彻底丢进垃圾桶,随后进入全新的状态里展开博弈。自傲会是你最大的敌人,审时度势的谦卑与灵动,方能成为你事业上最核心的战略思想。
2、你的资金资产会沉浮数次,如果你没有清晰的战略思维和投资逻辑,终将被市场洗刷干净。不妨观察一下那些排行榜上有名的富豪们最近在做什么,别管他人怎么评价,你都不用在乎。你应该深思的,是为什么他们这么做?
个人的资产配置方面,尽可能地多把自己的手上的资金,转换为房产和物业。如今天下有两件事是浩浩荡荡不可违逆的,一者是农民变市民的进程。未来几年,这个进程和这个进程所代表的“价值”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二者就是即将开放的水闸,这作为板上钉钉的事或许会造成各种成效,但一定有一个不会避开的“果”, 即物业的价值 不会被稀释。人的本性,就是永远追求更干净的住宅、更良好的配套、更便捷的交通,也就是更体面的生活。
扎根超一线的年轻人可能做不到,但是对于扎根准一线和强二线的年轻人来说,却易如反掌。有的人喜欢重庆、沈阳,但我觉得成都和武汉也非常不错,当然核心逻辑就是: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但凡能拥有十套房及以上,哪怕这些物业本身价值不高,都已经足够给你打下 “造新业”的基础了。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只要你拥有十套 二十套房子,哪怕就是老破小, 你也不可能被打回 “穷人”段位。(要达成这个目标,真的不难,区区两千万足矣。)所以,有位资本大佬就把当年的二级市场盈利全部转换为了物业。其逻辑很简单, 赌的不是物业价格 而是赌通货的膨胀。
3、如果你还喜欢更刺激的游戏,可以在可控范围里,参与国内工科业的投资。
在未来的10年里,不管我们能够完成我之前所列的几大“一战而定的条件”的哪一项,我们都能够通过参与工科业项目的一二级市场而得以趁浪升水。人们很快会意识到 “地产、金融”等传统领域的上限是取决于“实业”基础的道理。
接下来的实业发展,一定又是建立在工科业的脊梁上。现在疫情之下,不要急着出手,接下去的三年里,你的“现金弹药量”极为重要。否则,你会失去人生中 财富翻番和增值速度最快的一次机遇。
结语
企业家不光要考虑品牌营销、市场推广、商务运营、日常管理这些战术动作,更要具备一定的战略思维,把握大的矛盾关系!如果你眼下的事业已经陷入了困顿,那应该毫不犹豫的当机立断做两件事:
其一 是尽可能把破败事业中的所有资源给转出并安放到自己新成立的平台里去。
其二 果断、干脆、体面地把所有的负债和包袱放在老平台里,让它们彻底与你隔离,千万别妄想什么奇迹发生。
生意人、企业家这个群体,很少是因为某个决策失误而导致的万劫不复。更多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一手创立的丰功伟业已无回天之力,却依然竭力去拯救,这就会造成无止尽的消耗与败亡。
如果你致力于成为一个顶级的牌手或棋手,那就一定要明白适时弃牌、弃子的重要性。无论未来的世界如何,人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因素!
有眼光的企业家,能在新一轮的洪流中觅得晋身之机;
有决心的企业家,能在新一轮的舞台上成为全场焦点;
有意志力的企业家,依然能坚持在产生长期复利的事业赛道。
唯独那些不敢直面沧海桑田的巨变,舍不得沉没成本而苦捏一手烂牌,弃之无胆,打之无能的“小老板”,将会为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吃尽苦果。
文末彩蛋
问:什么是黑领?
答:黑领(black collar)是对就职于政府部门或国有垄断企业,且具有较高经济和政治地位的人的称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