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教研】遇见你,在《济南的冬天》

【教学教研】遇见你,在《济南的冬天》

作者: 若水女子2017 | 来源:发表于2021-09-23 22:58 被阅读0次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每听到这句子,心中对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就会多上几分怜爱,又多上几分憧憬。很幸运,聆听了北王力中学陈老师的《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学,随着课堂的逐渐深入,再一次把我的思绪从九月的秋风中拉回那个北中国温情的冬天。

    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本,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陈老师给我们做了示范:积累字词,梳理脉络,品析语言。从教学板块的设计上来看,课堂脉络清晰,重点突出。但细细听来,又觉得缺了点儿味道,缺了老舍的笔墨香味儿?亦或语文的醇厚韵味?也许兼有吧!

    恰逢晚上六点钉钉群听肖培东老师的讲座,两个小时的讲座,肖老师嗓子哑了,他总是这样用心,尽力。听了讲座再来反观陈老师的《济南的冬天》,瞬间似乎明白了什么。

    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要有语文味儿,文本中蕴含的“情”要带领学生去体验。古人云:文以载道。我们的语文教师就是要能够从语言文字中挖掘出“情”来,由文入情,由情入理,在字里行间的体会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洋溢哲思意蕴的情感世界。

    一、搭建平台,给学生一个发现的兴趣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笔端是含情的。“小山特别可爱”“一幅小水墨画儿”“那点儿薄雪仿佛害了羞”这些秒不可言的句子。课堂为什么不拿出来读一读呢?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觉得老舍先生喜欢济南的冬天吗?“喜欢”。从哪里读出来的呢?

    学生会一定发现这些饱满的语句,让学生读一读,如果不理解,就再读一读,老师范读,学生反复读。在朗读中,教师恰好可以利用学生朗读句子,引导他们理解作者感情,体味“停连”在文本中的情感价值。同时,让学生读一读,恰好也可以暴露读音不准确的现象,此时,再来小组讨论,而后PPT展示正确读音,也会成为学生认知的刚需。

    我们纵观余映潮、王崧舟、黄厚江等老一辈语文人,他们教学的共同点即是“书声琅琅”。

    二、巧妙设计,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梯度

    肖培东老师的讲座中谈及教学细节,老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一个点,有效撬动整个课堂。如《紫藤萝瀑布》中的“我在开花”,《美丽的颜色》中的“看那……看那!”《孔乙己》里的室内外。

    在《济南的冬天》里,我们可以发现什么细节呢?不难发现,这篇文章的谋篇布局分外巧妙,从山写到水,从总写到分,从晴天到雪天,不知不觉间老舍对济南的爱就流淌了出来。此刻,我们是不是可以搭建阶梯,创设问题,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机会——同学们,既然老舍先生那么喜欢济南的冬天,他是怎样写出来的呢?(你都发现了哪些写作密钥)。

    这样设问,学生就会关注修辞、写法了。即使说不出来,也完全可以作为教师突破教学重点的一个抓手,沿着学情生发,沿着思维成长,我们的课堂就有了质地。这样的设计让课堂有弹性,让学生的思维有扩展,让课堂成为了思维碰撞的场所,语文不再单调。

    讲座最后,肖老师强调坚守,面对项目化学习、情境教学、大单元教学各种说法,教师要有思考力,有辨别力,不要盲目跟风。一切从“语文”出发,审视你的课堂是不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阵地,是不是学生思维成长的阵地。

    于我们普通教师而言,每节课有清晰的教学目标,这是必要的,而教学实施过程绝不是简单的教学目标的罗列,也不是为了高效而高效,为了合作而合作,而需要转换提问角度,选择最佳发问点,激荡学生情感,架好言语活动的支点。

    一花一世界,一课一乾坤。感谢第三联盟体的此次活动,也感谢陈老师的课,朴实的课堂让我遇见了山水,遇见了济南的冬天,也再一起遇见了自己。我们总擅长在别人的课上发现不足,殊不知,这正是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路修行教语文,努力着,无悔着。

                          ——2021年9月24  凌晨3点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教研】遇见你,在《济南的冬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da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