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三胎开放了,大家都追着年龄的尾巴生二胎。家长圈里流行一句话:“现在萌化你的心,长大气炸你的肺。”
我想经历过孩子青春期的家长深有感触,大多数生二胎的家庭可能老大还没有到青春期,所以勇气可嘉。
维尼老师在初中生、高中生群体中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百分之六十的孩子在父母声音高一些的时候就会生气;百分之二十一的孩子在父母发脾气后会生气;百分之十六的孩子在被骂以后会生气,只有百分之三的孩子被骂后不会生气。
“成年人的世界不容易,成年家长的世界更不容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家长最不容易。”
这是家长会时我送给家长们的一句话,很多家长听完,点头后又摇头。
那么青春期为哈那么可怕呢?作为家长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很多父母会说是在没办法的时候只能顺应孩子了,又这样想法的家长,我很佩服。因为他们已经触到了顺应心理的门了,只需要在多一些指导就能帮助孩子轻松度过青春期。
随着家庭教育需求的增加,维尼老师把顺应心理学的精华结合实际案例为我们呈现了《顺应心理:轻松度过青春期》。里面有他二十多年的家庭教育经验,近百个案例分析和策略方案。对于我们了解青春期、理解青春期、度过青春期都有明确的指导价值。
全书共有十章内容,但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更新我们的认知,因为时代不同,同样的问题就意味着不同的解决办法,我们不能像婆婆带孩子一样因循守旧。
第二个部分是亲子相处原则,那些我们都不能突破的底线就是我们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有原则才有规矩。
第三个部分是方法策略,维尼老师的方法策略全在那些鲜活的案例里。一个简单的聊天记录,维尼老师也能给我们分析清楚,给出针对性意见。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近百个案例,就有近百个实用的方法。
那么青春期为哈那么可怕呢?作为家长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01.到底什么是青春期?
我们经常认为青春期就是孩子出现了生理特征的发育,心理需求的变化,注重自我价值的表现等等。这些名词除了让我们抓耳挠腮,似乎就只剩烦恼了。
那么,青春期到底是什么呢?维尼老师认为,青春期是孩子本能发出的一种信号。
青春期,就是一种本能,一种信号。就像我们肚子饿的时候,大脑就会发出吃东西的信号。这样看来,青春期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为什么用上“可怕”这个词呢?我跟学生牵绊了近十年,跟家长也纠缠了近十年。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叫做“叛逆”。
几乎每年到了初二,跟家长沟通的次数和时长都会呈现直线上升。我们开口闭口都在说:这会孩子叛逆期到了。
随着问题越来越多,叛逆成了“流行病”。就连找学生了解情况时,他们都会说:某某某叛逆了。听起来好笑又无奈,我一直在想叛逆难道就像渡劫一样,必须经历么?它就不能像身高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么?
当然可以,只是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再有一些有效的技巧加持,就能应对。
02.了解青春期的孩子
当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跟我们说:“妈妈,你多陪陪我。”我们会觉得好笑,会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抱起他,或者亲亲他。
但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跟我们说:“妈妈,请你尊重我。”这时,我们也许不会说:“这都是为了你好。”但心里就是这么认为。
孩子在成长,我们的相处方式却没有太多转变,这就是很多孩子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源头。
我们不难发现,社会在进步,家长也在进步。很多家长都觉得对于一些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先接纳。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我们还是要分门别类的对待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
正如维尼老师分析的那样,首先,要有耐心追根溯源。其次,要有了解青春期孩子想法的能力。再次,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最后,关注孩子的学习压力,掌握其精神状况。
现在的青春期孩子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容易与父母对抗并占上风。长此以往得不到改善,亲子关系容易破裂,孩子更加逆反。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
03.破除逆反壁垒
为什么有些孩子好像没有青春期一样呢?他们好像是来报恩一样。
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亲子关系很融洽。融洽到孩子都不好意思逆反,家长都不好意思怒目而视。
可以说没有融洽的亲子关系,一切策略都免谈。
维尼老师总结了九个家庭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把问题细化、拆分,很适合我们闲暇时候拿来品读,也可以直接借鉴。
明确原则以后,便可以“对症下药”了。
比如说家长最在乎的成绩,有一个案例是这样的。一位高中生孩子的妈妈说她女儿成绩不错,可是经常在家里哭闹、发脾气。后来回家就报复性打游戏、聊天、唱歌等等,反正跟学习有关的事情是一点不做。
维尼老师给的建议是理解她、接纳她,甚至鼓励她去放松调节。按照维尼老师的建议,这位妈妈真的就改变了孩子的逆反情绪,最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数都在中学阶段,学习压力是影响心理的关键因素。因此维尼老师用了三小节来教我们如何应对孩子的学习压力。
你是否还在烦恼明明很理解孩子了,还是的不到孩子的理解?明明已经很小心了,孩子还是不定时就发脾气。为了孩子,你是否还在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节奏,最后还是无法改变什么……
爱之深,责之切。作为家长,调节自己的情绪最重要。二八原则我们都不陌生,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用这个原则。维尼老师称之为“百分之八十”满意原则。遵循这个原则,我们也许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具体的方法,我们可以参考本书,希望这本青春指导手册能给我们更多启发。
网友评论